地区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4日

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发展的核心内涵。地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江苏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江苏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业绩。但就江苏省内地区经济发展而言,由于自然、历史、客观、主观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非均衡发展所形成的地区差距,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中心部分,是“内生”的,强调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随着江苏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迫切需要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对地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专业学位是高等学校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日趋强烈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明显“职业”特性的学位类型,它和学术学位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普遍被界定为能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在我国主要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其中,硕士专业学位占比最大,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对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人才发展的现状,尤其是硕士专业学位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促进江苏地区经济及地区人才协调发展的思路。

一、江苏地区经济及人才资源现状

江苏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强省。江苏经济发展始终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1874元,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652元,江苏省高出全国人均35222元。结合江苏统计的数据分析,江苏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对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江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等六大创新驱动的影响下,第三产业有超过第二产业的趋势,基本上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双向驱动的发展格局。江苏处于东部沿海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省内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表现在苏南经济居国内前列,而苏中尤其是苏北发展滞后(见表1)。

blob.png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着江苏省经济的整体发展。进人新世纪以来,推进地区均衡发展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苏北和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为了更直接体现三个地区的近五年的发展趋势,我们假设以苏北为1,计算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的比值。2010年,苏北、苏中和苏南的比值为1:0.87:2.82。通过五年的发展,2014年,三个地区之间的比值为1 : 0.84 : 2.57。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转移等措施,逐渐缩小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苏北、苏南和苏中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依然是导致江苏地区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地区技术人才的总量地区分布也存在着南多北少的局面。2014年的《江苏地区人才竞争力报告》指出,江苏省13个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前六均为苏南城市,依次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苏北城市除徐州外,人才综合竞争力还需更大提高。

二、江苏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和教育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就江苏省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现状而言,三个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截止2015年7月,江苏省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了39种学位类别中的38种(除警务硕士)。从学科分布看,专业学位类别主要集中在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艺术、法律和翻译等领域,其中,工程领域以28个授权点占据首位(见表2)。

blob.png

1.江苏省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苏南发达地区。从在校生的规模人数、培养单位数量、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普通高校数分别为106所、22所和28所;2013年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31.02万人、20.71万人和31.32万人,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50万人、1.21万人和1.69万人(见表3),苏南具有绝对优势。江苏现有专业学位培养单位41家,占全国培养单位总数的6.3 %;共有265个授权点,招生专业覆盖了38个专业学位类别。这265个专业学位点的分布为苏南225个,苏北23个,苏中17个。苏南地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占80%以上,授权点占84.8%以上,苏北地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占14.6%以上,授权点占8.7 %;苏中地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占4.8 %,授权点占6.4 % o苏南高校基本覆盖了除警务硕士外的其余38个专业学位类别。为了更客观反映江苏省各市人才总量情况,仅以2014年的研究生分市招生数为例,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研究生招生数比值为1:0.7:11.3。

blob.png

2.江苏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和转型协调性有待加强。随着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江苏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苏北和苏中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这与江苏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应清醒的意识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涉及到地区在经济、社会、制度、体制、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重心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而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重要的影响因素,势必影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领域等。从江苏省硕士专业学位种类分布看,江苏9所部属高校基本上承担了江苏省1/2以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任务,其中,仅中国矿业大学地处苏北,其余均处在苏南地区。江苏省38个专业学位类别中苏南地区全部覆盖。高耀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指出,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竞争力之间具有较高的正向显著相关关系。而江苏省地区经济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也验证了此观点,即研究生教育效益和教育投人与地区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教育机会与经济发展中度相关。苏南地区经济发达,良好的经济条件也为该地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研究生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教育资源的投人也呈现了明显的马太效应,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投人,也导致了江苏的高等教育地区间表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陶爱祥指出,地区经济与地区人才资源之间也存在重要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财务和物力前提,也为人才提供了就业环境;同样,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总量的增加,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数据表明,地区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将提高0.637个百分点。因此,适当扩大适应于苏北、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规模,增加该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投人能够显著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有力地改变目前江苏高层次人才“东南飞”的现象。

3.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培养门槛不利于后发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政策导向是影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政策因素的影响力很难进行量化,但不能忽视政策因素是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先发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研究生教育水平高,在国家对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进行审核时,他们就拥有了先发优势,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资源的择优配置,却明显增加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区性差异,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非常明显。而在地区经济好的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远远达不到后发地区对人才的渴求程度。后发地区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于人才的吸引程度较低,需要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就目前现状看,江苏在针对地区内高等教育投人方面则还呈现马太效应。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根据新增长理论原理,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的经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三、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对策

1.需要大力开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方向,抓好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关键点。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根据江苏三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三大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加大培养符合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该地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按照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组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支持高校承担地区产业研究计划,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等产学研合作组织。例如针对苏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和现代农业的需求,加大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科学布局专业学位授权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当地对于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愿望。

2.建立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增强研究生教育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江苏省在动态调整学位点中,根据地区发展实际需求,引导地区高校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领域结构和地区间学位点布局结构,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管部门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发展布局上,充分考虑江苏地区发展的梯队格局,将均衡布局的长期目标和非均衡的发展手段结合起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灵活地适应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格局,在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同时逐步缩小专业学位教育的差距。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需求的差异较大,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不是可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因此,在布局方面适当倾斜后发地区,增加后发地区的学位授权点数量,增加专项资金以此推动后发地区的人力资源积累,从而推动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

3.结合地区产业需求导向,构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地区经济互动发展中,面向地区需求,走产学研用相结合之路是关键。在专业设置和服务领域方面,与国家需求和地方、行业需求有机结合,关注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领域职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在专业型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充分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行业企业实训实践基地等,充分依托行业企业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聘请校外优秀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兼任实践型导师,导师打破终身制,导师队伍实行团队制,尽可能将学生培养成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建立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体系,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将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认可相结合,促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为精准地服务于地区企业。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