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产业部门的专业需求,培养能应对职业领域目前乃至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特定专业人才,重在构建学生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由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会计硕士区别于学术会计硕士,在招生与教育、教学与培养的模式和标准上更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2013 年 3 月,国家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 号文件)在加强课程建设方面,明确要求 “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因此,在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中,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强调理论和实务并重,关注提升学生综分析能力,强化财务会计技能,突出案例教学成为必然。
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质与意义
1、案例教学的基本认识与特征
综合文献我们发现关于案例教学的主流观点主要基于国际上哈佛工商学院对案例教学界定: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对案例教学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在教育学中,认为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此,我们看出案例教学应包括案例开发、教学实施、理论研究,而不是仅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案例。案例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明确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中,首先应设置教学目标,然后从开发制作案例、选择应用案例,到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都应围绕目标去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通常案例教学实施中,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案例,从中建立起有专业特色的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以提高思辨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提高专业素质。第二、客观真实的再现。教学案例开发必须遵循具有客观真实原则,案例所表述的事件与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案例作者只陈述事实的发生,不评论和分析情节和过程,保证教学案例的真实性。从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基于事实进行分析和思考,锻炼实际应用能力。第三、体现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示例而是要提出综合基本理论知识的、体现研究方法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灵活处理不同的问题,从而能够宽视野和深角度的认识理论、应用技术方法。第四、突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赋予了学生真实环境真实角色,使其在发生过的案例中充当角色,运用所学,通过实际实时分析、思考,作出职业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决策,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案例教学推动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实现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塑造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研究生阶段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与本科阶段不同,培养重点应关注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的不确定因素与职业判断,由此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运用理论与规则正确使用研究方法处理变动环境中的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案例教学特征符合了培养目标的特点,成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建立了“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了“讨论性问题”和“分析性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习型”向“探究型”转变,塑造其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3、案例教学充实了关于会计学科发展的教学内容
会计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其发展受到经济变革影响大,呈现变动性强而且变化频繁的特点。会计学内容丰富、动态发展快,复杂性强。通过案例教学,可将当前经济改革的热点问题(例如供给侧改革下的债转股、三去一降的会计处理等)形成教学案例,通过探讨和争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运用理论对实务中不断产生特殊业务或新型经济业务进行实际判断与处理;这一教学过程也是研究过程,可以达到研究的目的。此外,可以通过综合案例教学解决会计学研究对象多样性、复杂性和知识交叉性的问题,以及研究内容多学科知识综合性的问题,尤其是将涉及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理论与方法,受到会计标准的制约等实际问题植入案例中进行研讨分析,以提升学生职业判断、处理复杂交易或事项的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
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案例教学中重应用轻研究
目前在案例教学中大多注重讲授会计在实务领域的应用,忽视案例研究方法的传授,狭义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展现其应用技术,提升实务技能;忽略案例研究作用,没有结合会计学科发展,探讨案例研究对理论建设的作用;诠释案例研究方法的学术作用和科学价值。从而导致案例讲解表面化,案例研究简单化;案例教学形式化,教学案例模式化。
2、案例教学应用缺乏系统管理教学效果弱化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中普遍应用了案例教学,但教学效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首先案例教学仅仅应用某些课程中的片段式教学,对于解决教材资料不足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有所改进,但没有通过案例教学呈现案例研究方法并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学生在科研创新项目研究和论文写作中难以把握案例研究方法,仅仅是机械生硬的使用。其次经研究人员调查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案例做成了 PPT 讲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讲述,对此,学生只体验到课程讲授生动性,但没有获得深刻的启发与思考。这种以案例资料代替教材的单一讲授方法,只是教学资料丰富了,但教学方法依然是单一的传统教学。再次,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也存有粗陋之处,尽管案例资料扩展了实务因素,但案例资料所体现的研究问题过于了宽泛缺乏针对性,有效教学内容少,有些案例资料的时滞性,反而影响学习理解,由于教学考核导向,教学案例片面追求综合性,不分教学对象一律使,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3、案例教学实施中难以把控教学质量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大量是跨专业学习,形成学生中部分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会计课程,有的只学过初级会计课程,而有的则是完整系统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那么同一课堂就会形成初学、浅学、深学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使用同一教学案例时,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和专业水平的差异,很可能导致学生只关注案例讨论的形式,而不是讨论的内容与过程,没有达到案例教学培养提升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预期标准,只是形式上分析了案例资料,实质上没有从案例中系统出观点,达到提升理论认识,形成专业思想的目标。
4、教学案例缺乏质量标准案例研究过于随意
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源于严谨的案例研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教学案例研究与管理不同于科研管理,在案例建设上凸显随意性,研究缺乏规范性,没有建立案例评价质量标准,未实施科学的研究程序,案例数据收集和分析存有不规范性,以普通编写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模式代替研究,使案例表述的结论缺乏坚实的论据支撑,影响案例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案例写作出现模糊语句、武断及语义不清,引发在教学应用中产生歧义,在用的教学案例质量差异较大,致使案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实施的改进
1、案例教学全过程实施
案例教学全过程实施是指在会计硕士校内学习期间的课程学习、科研创新项目研究、学位论文写作中贯穿案例教学,不仅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而且引导学生编写案例,并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在学生课程学习阶段,案例教学不能就应用讲应用,应该案例研究方法引领应用技术培养。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将书本理论与实践案例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相关概念,能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加深对会计理论理解,提升对技术方法的运用;同时,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明确理论指导对会计实践的作用,缺乏理论指导,技术方法应用无的放矢。在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实践业务,发现问题,形成研究对策,编写研究案例。在学生学位论文写作阶段,以构建理论为目标,指导学生按规范的案例研究要求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发现研究问题,明确研究内容,提出研究重点,写出较高质量的硕士论文。
2、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与选择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设计与选择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教学案例的应用。在课程案例教学中应依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教学中需使用的各种案例。比如会计准则系列课程的案例教学,应依据是课程研究问题的实践特征及独特性,分层选择案例。对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效但不完全一致的现状,教学中可以首先选用与国际惯例相关的西方经典案例讲授全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问题;其次选用与本土化问题相关的案例讲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还可以运用分析拓展性案例发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及实践对理论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中,选择的案例需要体现案例研究方法、具有研究价值,案例应具有信度和外部效度,即同步骤、同标准下有同结论,个案例或多例的研究结论可推广。第二教学案例的编写。通常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应由案例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案例的相关事件的具体内容、案例的结论部分构成,并分层次自上而下写明研究主题、核心假设、研究范围、数据来源、案例研究过程、得出的研究结论
3、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案例的优化
案例教学是从探讨现实中会计实务问题入手,以专业理论体系为基础,将传统讲授转变为启发性研讨,进而培养具有理论功底、实务操作能力、良好职业判断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优化教学案例提升案例质量至关重要。第一、应丰富案例研究工具加强本土化案例研究。案例应系统分析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相关文献、理论基础,恰当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统计法;说明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并借鉴国内企业典型实例,积极开发本土化案例。第二、挖掘案例资料,奠定研究基础。多源性信息与数据资料可以提升案例研究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是多渠道、多来源搜集案例资料,可以选择访谈资料、文档资料、直接资料、间接资料,并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对比等方法,进行专业判断、筛选与分析,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与教学相匹配的高质量案例。
4、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组织实施有效性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组织主要有课下与课上两个步骤。第一、课下步骤包括课前准备与课后报告。课前准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材料、研究问题;教师应说明案例线索和资料,提供研讨专题的理论文献与相关法规;提出挑战性、开放性、递进性问题,切实引导学生思考。课后报告是要求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第二、课上步骤是指启发、引导与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者的角色,组织讨论、激发思辨,鼓励发表见解;对案例研讨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应综述学生见解,评价学生研讨结果,并给出真实案例的结论,同时进行比对分析,指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解决案例中问题的过程,形成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