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探索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回顾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历程,可以发现有两种成熟的学校一家庭协同教育模式,即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中国教育曾出现过数次转向,苏联和美国的教育都曾经是中国教育模仿和借鉴的对象,遗憾的是,在学校一家庭协同教育问题上,中国教育似乎并米深得其中精髓。那么,重新梳理这两种模式内在的发展理路,揭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行动主体及其出发点的比较
苏联家校协同的教育问题导向。苏联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极端重视教育的传承,教育工作者对前辈的自觉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以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教育家,都是教育一线的教师,在大量的教育实践和卓越的理论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些教育实践都源自于教师将教育事业视为崇高使命,也源自于对教育问题的主动探索。苏联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模式形成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一致性”理论和实践为代表,在后苏霍姆林斯基时代,由各地教育统筹领导部门加以推广。因此,苏联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主体呈现出由一线教师提出并实践的理念,经由教育主管部门向各校推广。这种模式要求一线教师和校方作为家校协同教育的行动主体,具体落实家校间的沟通和协同工作,家校协同从纯粹的教育木质和教师的天然使命出发。
美国家校合作的社会问题导向。美国是移民国家,文化、人种和民族差异巨大,由政府主导的公立教育并米能向所有家庭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这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潜在力量。社会的有识之士开始为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而奔走呼号。 1897年,由部分有远见的女士号召召开“全母亲大会”( National Congress of Mothers ),后来更名为“全国家长教师协会”( PTA ) , PTA的早期目标是进行家长教育并鼓励家长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然而,以PTA为代表的早期家校合作推动组织,并没有在学校层面开展有效工作,更多是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试图从推动教育外部环境的改善进而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公共关系运动和形式上的家长咨询服务中心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家长并不总被视为同事,而常被当作监督人员,这或许能够使学校对家长更加认真负责,但它同时在学校与家长之间设置了障碍。
美国家校合作的另一个传统始于二十世纪六匕年代,并在八九年代形成高潮。随着1960年美国民权运动的开展和美国政府发动的“向贫困开战”,从社会呼声到政治利益团体都关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学业成绩状况,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背景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一方面,是政策、法律制定者需要制定法律政策的依据,因而开始委托专家团队进行摸底调研,成立专业委员会、设立专项基金,并制定国家一级的法律政策;另一方面,是委托专业开展项目化实践和研究,在取得成功后加以推广。国家主导的基金项目与社会团体是美国家校合作的推手,他们互为补充、互相支持,并委托相关领域的专家承担具体项目的运作,选择试点学校参与这些专、!卜化项目使其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因此,美国家校协同的行动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到专家团队,再到校方和家庭,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种家校合作模式的出发点植根于社会的变迁,自下而上的推动,从学校外围给教育改革提供动力。
二、家校合作的行动路线差异
苏联家校协同的整体性路线。1970一1980年苏联列宁格勒州加特齐纳地区教育局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地区学校与家庭有效协同的措施,即将家长和家庭教育纳人教育的中心环节来。他们在马卡连柯思想的指引下开展工作,这些被广泛采纳的措施与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所运用的措施高度一致。其他地区和学校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在学校中普遍建立了家长委员会等社会团体,作为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有力助手。苏联各地也都办起了家长大学。如在列宁纳巴德州就有将近400所家长大学,听课的人有3.4万人之多。苏联模式的家校协同教育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即由早期教育家如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等人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措施,被完整地继承,并通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推广,使得家校联合的工作模式趋同。
美国的多样化专业化家校合作项目。在经历了早期家校合作的公共关系阶段之后,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匕十年代开始,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给予美国教育系统有家校合作崭新的面貌,各种理论和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谓遍地开花,实践模式中最具代表性当数学校发展项目(SDP) , MagaSkill项目、TIPS-NNPS项目。
由耶鲁大学科默( James P. Comer)主导的学校发展项目始于1968年,该项目首先证实,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只有在特定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下才能实现。SDP代表了一种以引人家长力量为主要特点的技术路线。MagaSkill项目是由多萝西·里奇( Dorothy Rich)主导的一个帮助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12项技能项目,项目始于1988年。在此之前,里奇于1964年建立家校研究会(Home and School Institute ),致力于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家校合作问题。通过研究决定学生获得学业高成就的基木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总结提炼出12种核心技能,通过以不花费或者尽量少花费为原则设计一些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环境中的小活动,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该项目可以概括为一种以学生基础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技术路线。
TIPS(Teachers Involve Parents in Schoolwork)是霍普金斯大学爱泼斯坦(Joyce L. Epstein)根据“重叠影响闽理论”开发的一项以教师和家长联合共同促进儿童学校作业为中心的项目,并提出了六种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类型,1987年开始实施,在家庭和学校的定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对儿童产生交互影响。1996年成立“全国学校合作关系网”( NNPS ),根据学校层次、学区层次和州层次开展相应合作项目。1997年NNPS的六种类型合作模式成为PTA制汀美国《国家家长/家庭参与标准》的依据,并且PTA的学校层面工作也逐渐采纳与SDP类似的NNPS合作伙伴行动小组(APT),PTA与NNPS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美国家校合作的典范。
从SDP到MegaSkill,再TIPS和NNPS,以及以处理公共关系见长的PTA组织,都体现了美国家校合作的专业化和项目化的成功,这种模式通过由教育专家领衔的理论研究或者实践探索,再总结提升并加以推广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家庭和学校的协同教育。政府基金和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是这些项目得以存在和发展重要因素。而支持多样化项目,从实践中再推广到更广阔的实践领域也是美国家校合作的另一个特点。
三、家校协同教育的目标一致性:学生的发展问题
在经历了漫长的教育实践,而且总是被证明是正确的实践之后,苏霍姆林斯基总结道:“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等苏联教育家的观念和教育实践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坚持教育的目标是在教育一致性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发展。
这种学生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述,在美国的各种家校合作项目中也得到印证,或者说美国的家校合作多样性项目最终所证明的也正是这种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发展的目标。不管是科默在SDP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的通过家校合作达到学生发展的目标,还是MegaSkill和TIPS从学生的核心技能或者学业发展,都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教育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美国和苏联的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问题,在根木目标上达成了一致,虽然起点和方法各有差异。
四、结束语
苏联时期的家校协同不仅局限于学校和家庭间,同时把社会资源作为推进教育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力量,要求各企业设立专门的家庭与学校促进委员会,与学校和家庭合作,特别是针对预防违法行为及其他问题学生的工作;美国家校合作也不约而同地将教育合作的触角推广到家庭一学校一社区的广泛合作伙伴关系的促进上,以NNPS为代表的项目就是将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视为教育的合作伙伴,共同为教育提供资源。
从教育系统中家庭的角色来看,美苏两国的家庭都较为被动,虽然美国有法律规定,要求家长必须参与教育,但正如教育家们所指出,家长参与确实能改善教育效果,但家长参与的主要问题在于家长缺乏参与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求家长配合教育首先要进行家长教育,这在美国和苏联的家校合作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
美苏两国教师在家校合作上担负的角色则有区别。美国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在于社会呼声所带动的专业项目化研究,而教师在这些项目的推行过程中始终米能站在第一线,而苏联教育则是教师处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从美国社会结构来看,大部分美国教师来自中产阶级,他们对家庭背景的认知决定教育使命感的缺失,特别是对来自弱势群体或者有缺陷的家庭的学生的认识收到极大的限制,因而缺乏对这样的家庭和学生的教育技巧。苏联社会则经历了早期的革命和二战的洗礼,
苏维埃教育焕发着强烈的活力,这是促进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知识分子、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从而为苏联贡献出众多充满智慧的教育遗产。因而,相比于苏联教育改革来自教育者的自我觉醒,美国教育改革更多的是植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利益博弈。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形成社会呼声的多样性,代表各种利益诉求的社会组织也在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这种社会力量往往形成政策改革、立法修订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在众多的家校合作项目中,起点都是因为教育质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议题之后为了改变教育现状而设立。相较而言,苏联社会的教育推动力量则表现得较为单一,在学校倡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行下,带有较强的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