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的成效分析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一、“智力援疆工程”的相关概述

智力援疆的内涵

新一轮援疆相对于前一轮的援疆形式而言,重点突出的是智力资源的援助,智力援疆是新一轮对口援疆的重要特点,主要包括人才、教育、医疗、科技等多方面。资源、资金和人才是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在自然资源方面,新疆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智力援疆”提供了基础;其次,在资金方面,19 个对口省市的资金援助、央企的投入,再加上中央配套投入及自治区少量的配套投入的资金,已经比较充足;最后,在人才方面,新疆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更加注重智力资源的输入,在推进产业援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教育、人才等智力资源的援助力度,充分发挥新疆自然资源的优势,实现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以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根本目标。

“智力援疆工程”的内涵

工程通常指一个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并以此目标为依据,充分利用组织内外部环境优势,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将某些实体或虚拟体转化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实体人造产品或可以不断增值的虚拟体产品的过程。本研究中的“智力援疆工程”是以新疆为受援方,19 省市为支援方,2010 年以试点项目为开始,2011 年正式大规模开展的以援助人才、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智力资源为主旨,将引进的智力资源转化成可不断增值为新疆所用的资源,转变以往以“输血”为主的援助方式,输入“造血干细胞”以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的一项系统的援助协作活动。

二、“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相关概述

人才培训的内涵

人才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有较强能力,以其优异的综合素质、高效率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一类群体称之为人才,是人力资源中能力较高的劳动者。由于地域资源及社会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才具呈现出一定区域性和层次性,要打破区域性和层次性,相对实现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就要通过培训进行智力资源的交流,最终实现智力资源的不断流动进而增值的目的。培训成为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有些资料和组织将这种开发工具称为训练、开发、培养、发展、继续教育等等,虽然称呼不懂,但是方式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外在需求给员工增加某些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人才培训是对人才进行教育、训练,使其掌握一定的能力,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等。“智力援疆工程”中人才培训是在智力援疆政策下受援地与支援地就人才培训达成协议,援助并启动了多项人才培训项目,通过双向培训的方式为新疆培训一批批紧缺性人才,一方面满足新疆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为“智力援疆工程”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人才。人才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投资,具有收益的长远性,是新疆打破不合理的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具有长远收益的智力投资,是为新疆创造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并且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智力投资。

人才培训的目标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011 年自治区制定了《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援疆的大好时机,依托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的在资金和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通过挂职锻炼、两地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新疆干部人才的培训力度,为新疆培训一批批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骨干人才,解决新疆紧缺人才问题,进一步满足新疆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提高新疆自身人才培训的能力,实现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打造新疆自己的培训师资支队伍。

人才培训的模式

在培训人员选拔方式方面,首先摸底调研,明确培训对象,在进行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参与培训,并结合单位直接选派的方式选出适合培训的人才。在人才培训援助方式方面采取支援方主办与双方联办相结合,“党校+高校”、结对子、建基地、组团式支援方式;人才培训方式上采取长期和短期挂职培训、联合办班交流式培训、知识讲座、远程网络培训和开设提高班集训式培训,根据干部人才的特点还采取了赴疆挂职带教式培训等多种灵活且富有成效的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法上,部分传统的培训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的部分培训内容,因此就要采用现代新技术方法。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直接讲授法、研讨法、实践型培训法、案例分析与实地观察法等;现代新技术方法主要采用了能够灵活控制进度的多媒体培训方法,有时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案例,学员分组讨论分析,使培训内容更加精彩引人。多种培训方法的结合增强了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互动性,促进了内地与新疆人才交流,使培训内容丰富生动,大大提高了人才培训的效果。

三、“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成效分析

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智力援疆工程”实施以来,对口援疆省市为新疆各地州共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 540329 人,培训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近 3 万人,为兵团培训各类人才 9 万多人次.各支援省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为新疆培训人才方面探索出许多新的路径,如建设人才实训基地等。2012 年新疆选派 146 名双语骨干教师到天津师范大学进行学科教学技能培训,并组织了 300 名教师在受援地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双语教师培训实现了全覆盖。职业技能院校通常采取的培训方式有定向培训、委托培训、定单培训等,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如山东省建立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其支援地培训劳动力近 1 万人次,为当地培训干部3200 多人次,县、乡、村三级干部都有机会接受培训。支援地与受援地采用“1+X”结对、师傅带徒弟培训的模式,为当地培训 2700 多名技术骨干和 2220名农村实用人才。

通过挂职锻炼、赴援疆省市培训、在疆组织培训等途径,为新疆培训了大批人才,充实了新疆人才队伍,新疆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人才培训的范围逐步扩大

“智力援疆”工作以 2010 年试点项目开始,试点项目中人才培训项目非常少,但在此后几年中人才培训项目逐渐增多,人才培训范围逐步扩大。“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范围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 2010 年“智力援疆工程”开始时参与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地厅级、县处级、科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2011 年增加了县、乡、村干部轮训,未就业毕业生赴内地援疆省市培训,部分地州还选派农业人才及优秀的养殖人员参与培训;二是选拔未就业毕业生的范围也在扩大,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放宽学历限制,降低部分要求,为更多的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参与培训的机会。三是根据《2015 年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方案》,培训对象的范围有了较大的突破:将县市、乡镇(街道)公益性岗位上聘用的高校毕业生、“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人员等高校毕业生、2014年县市、乡镇(街道)招录的公务员均纳入培训范围;5%人才储备编制招聘的人员、急需紧缺职业技能人才 500 名也纳入培训范围。“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对象范围逐步扩大,促进了人才队伍的逐步壮大。

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升

通过多种培训模式,经过几个月到三年不等的培训时间,接受培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随着双语教师培训的全覆盖化,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语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1 2012 年组织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赴援疆省市接受培训,参加培训的 2.3万余名学员接受培训后都补充到了基层岗位,学员们把培训中学到的新技能和新理念运用到工作当中,结合内地的先进成功经验解决基层的种种困难,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热情高、观念新、素质全面、有活力,在信息化手段运用、公文处理、开展群众工作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强,不少学员也很快成为基层单位的工作骨干。同时,许多学员已成为当地的“双语通”,成为汉语培训师,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汉语的热情。

人才培训设施逐步完善

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就要具备完善的培训设施,为了增强新疆人才培训的“造血”功能,支援地与受援地通过以结对子、在新疆建立基地、联合办学的模式增强新疆自身人才培训的实力。

2011 年开始援疆省市开始援助新疆建立人才培训设施,新疆各地州人才培训设施建设项目开工 139 个,完工 94 个(部分项目周期较长),开工项目完工率高达 68%,开工项目较多的是喀什地区和伊犁州,分别为 25 个、20 个。到位援助资金达 82465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援助资金 76417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率为 93%,到位援助资金较多的是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分别为 22363 万元,13225万元,分别占 27%16%

大量人才培训设施的援建和援助提升了新疆本地人才培训的硬件实力,如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楼、公寓楼、实训车间等,并为受援地购置了机床、电气焊、微机等实训设备。人才培训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提升了新疆自身培训实力。

人才培训促进就业成效逐步凸显

“智力援疆工程”实施以来加大了人才培训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人才等接受培训后就业率非常高。

受训后的职业技能人才就业率较高。为了加大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各援疆省市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探索多种人才培训的新路径,如为受援地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派遣资深培训师等,山东省就采用这种方式为其受援县培训近 1 万人次劳动力,就业率超过 90%。受训后的职业技能人才科进入企业就业,还可以自主创业,在以后不断接受远程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已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

第一批和第二批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培训后大部分都已到培训前签订的岗位就业。2011 年至 2012 年共组织选派了 2.3 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回疆后被安置在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农村双语幼儿园、乡镇卫生院、农村警务室、乡镇(街道)其他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岗位等。此外还对一些手工艺术人才培训,培训后他们可以自主创业或进入工厂工作,人才培训推进就业成效逐步凸显。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