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属农业生态系统范畴,是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漯河市在稳粮增收高产日园区城市绿色农业创建中,涌现出一批较好的农、林、牧立体种、养组合模式。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立体农业理论,开展探究性评述。
一、以粮食为主的组合模式
小麦一玉米一大豆3种3收按3m一带打畦,畦内种8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160an,留空档140cm。第2年4月在空档内种2行玉米,株距15cm, 3 000株/667 m2。麦收后种3行大豆。小麦收获450kg/667 m2;玉米收获400kg/667 m2;大豆收获150kg/667 m2;总产量1 OOOkg/667m2。
以粮食为主的组合模式,还有小麦一玉米一玉米、小麦一玉米一红薯(或马铃薯)或小麦一玉米一谷子等,增收稳收粮食,是较合理的组合模式。充分利用了时间差、高低差和边行优势,及地下部冠层和地下部根层层次差,大豆为豆科,直根系,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需磷、钾肥的C3植物,地下地下因素都得到互补又充分利用了玉米的边行优势,改善玉米、小麦的通风透光状况,合理利用土壤中养分。而红薯或马铃薯株低,地下块茎,需磷、钾肥多,并且马铃薯较耐阴喜凉,间作薯类地下空间和地下因素可以得到更好的互补。谷子在较旱地区是抗灾稳产的典型,产值高。因地选择物种搭配,产量、产值都超过单作。
二、以粮食作物和经济油料作物为主组合模式
小麦一棉花一花生3种3收按2m一带种植5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80cm,留空档120cm。第2年4月下旬在空档内移植2行棉花,行距70cm,3000株/667 m2。5月下旬,小麦行间套种2行花生,花生穴距15cm,每穴3粒种子。小麦收获300kg/667 m2,棉花收获(皮棉)70kg/667m,花生收获150kg/667 m2。
此外,还有小麦一西瓜一棉花、小麦一烟叶一红薯组合模式,能实现高效、立体种植良比循环。地下部冠层和地下部根层不同层次的充分利用,改善日间小气候,充分利用光能发挥各个边行优势。既减少了病虫危害,又提高了产品品质。
三、以粮菜为主搭配模式
小麦一白菜一大蒜3种3收小麦收获后精细整地,6月下旬栽种白菜,定植时按行距40cm ,株距30cm留苗。8月中旬白菜收获后,播种大蒜,行距20cm,株距10cm。小麦收获400kg/667m,白菜收获2 500kg/667 m2,大蒜产值1000元/667 m2合计产值3140元/667 m2。
这种模式还有小麦一菠菜一西瓜一玉米一白菜,延长生育期30-40,填补了瓜菜生产的空档。每667 m2增加收人600700元,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如光、热、水、气、土等功能要素,最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类模式更适合城镇郊区创建绿色农业。
四、以林果为主的组合模式
(一)粮林、粮果间种(适于生幼果园)
实行麦薯、麦豆一年两熟,或麦瓜棉一年三熟及麦瓜菜一年四熟。林树是宽窄行者,在窄行内选具有越冬性、耐阴性、浅根性、矮生性的蔬菜、药材、食用菌等。
(二)林油、林菜间种(适于生幼林地)
在林地宽行内实行油菜一花生,油菜一棉花,油菜一早花矮秆向日葵及油菜一胡萝卜及洋葱、土豆、大蒜、魔芋间套种。
(三)林、草、牧、沼复合经营(适宜各类林地)
在林地宽行内种植紫花首猪、籽粒觉、鲁梅克斯菜高产优质牧草,窄行内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等耐阴牧草、于林地适宜部位建造畜禽圈舍和沼气池。该模式起到以林养草、以草养牧和畜禽粪便产沼气、沼肥养树的生物链良性循环。实现清洁、节约、生态绿色化,高效益。
林果园实行科学合理的农、牧、草、药、菌间作套种,畜禽养殖、立体种养不仅是充分利用地下、地下空间和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林果园综合效益,而且能熟化改良林果园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间作套种的作物应选择矮生性、耐阴性、越冬性、抗逆性与林果树共生互补,及生育期较短,不与林果树争肥水,没有共生病虫害,具有杀灭性、趋避性、引诱性和具有招引保护天敌的植物等。
漯河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749-845.7mm ,稳定通过。0℃活动积温5100-5345C,无霜期216-225d日照2187-2359h,年平均气温度40C。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明显,适宜多种物种生长发育,立体农业在漂河地区已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一批科学发展立体农业的范例,已经由河南日报及漯河电台报道。绿色产业带动生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定增长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的目标,实现了立体农业最大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