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文化史上,从陶器出现之日起,数字便存在于陶生产及其工艺技术的演变过程中,尽管还处于一种隐现状态。
1.宏观形式的数字
在陶瓷领域,数字首先是以宏观状态展示的。在陶瓷生产发展过程中,从矿石采掘到材料配制、练泥、成型,以及装饰和烧成等,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工艺流程。对之,人们通常用“七十二道工序”来概括制作陶瓷器的工艺过程。同样,各地窑场采用多种材料配制陶瓷坯料、釉料及其他装饰材料,使得陶瓷制品的材料构成由单一走向丰富,不仅丰富了陶瓷制品品种,也提升了陶瓷制品的质量。例如,进入元代,景德镇制瓷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制”配方,显然比单一性配方更好。在陶瓷烧成工艺方面,陶瓷工匠发现:采用二次烧成,可以提高陶瓷产品的成品率,于是,二次烧成也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工艺技术。另外,早在唐代,陶瓷工匠就开始利用多种发色剂,使釉料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唐三彩便是这种技术的体现,代表了唐代制陶水平,也是中国古代陶器发展的里程碑。所谓唐三彩,“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里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釉灰作助溶剂,经过约800℃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呈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储、褐等多种色彩。人们称为唐三彩,其实是一种多彩陶器。”在此,唐三彩还同样具有特定的烧成温度及烧成次数,这也是由具体数字展示与构成的。
另外,在中国传统陶瓷的生产技术构成、产品贸易,以及陶瓷文化传播中,也存在着用数字来表形达意的俗语,例如,“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高度概括景德镇瓷器制作技术是由各地制瓷工艺技术凝聚而成,它所生产的陶瓷产品总是以商品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输出。
总之,与诸多其他事物一样,在陶瓷生产、管理、经销及消费中,存在着许多与数字相关的信息,这些数字信息既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折射着深刻的文化语义。
2.微观形式的数字
陶瓷材料及烧成工艺中的数字,因量的多少决定着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外观形象,决定着陶瓷产品的价值。
经过科学考古及化学测定可知,古人使用各种载土、瓷土等硅酸盐矿物制作传统陶瓷。例如,科学检测商周时期原始瓷胎的化学组成可知,其中二氧化硅占76.38% ,氧化铝占14.91 % ,氧化铁占2.27% ,氧化钦占0.91 % ,氧化钙占0.67% ,氧化镁占0.67% ,氧化钾占2.06% ,氧化钠占0.79% ,氧化锌占0.09%。所有陶瓷器采用的硅酸盐矿物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并决定着陶瓷器的物理性质。此外,材料转化成陶瓷器,传达出与烧成温度相关的数字信息,“新石器时代的穴窑只能烧到800-1000℃,这类窑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沿用了近五千年之久。一直到新石器晚期和商代早期改进了窑炉结构,烧成温度才能达到1200℃,这个温度是根据瓷片的烧成温度测定出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高温窑,即使采用瓷石制胎,也不可能达到致密化。如果没有这样的窑,原始瓷釉的发明在当时也不可能实现。”显然,烧成温度,在陶瓷生产中成为必要的条件,十分明确地说,任何陶瓷产品都有自身特定的烧成温度。
陶瓷材料中某些决定陶瓷基质的因素亦值得重视及研究,其中包含着一定的数字信息。例如,宋代建窑黑瓷的铁含量及其烧成温度,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油滴、兔毫盏的质。“兔毫盏的胎中氧化铁含量高达9%以上,在高温时胎中部分铁质会熔入釉中,这对兔毫的形成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换言之,胎中氧化铁含量高,足可以弥补釉中氧化铁含量的不足。
因此,在陶瓷工艺中,这些数字是确定的,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陶瓷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毋庸讳言,材料的化学组成与陶瓷烧成温度,在数量上的变化直接决定着陶瓷制品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