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遗产,鲍家屯传统水利开发模式应考虑遗产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传统的生产知识与技能类遗产虽然直接开发为旅游产品有些难度,但是可以将其生产知识与技能所属系统进行旅游开发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坎儿井、都江堰、长江三峡等都是作为独立的遗产旅游景区来进行开发的,但是这些遗产都具有相当的规模。而鲍家屯相对规模较小,单纯从水利遗产的角度开发很难形成较强的旅游吸引力。
鲍家屯水利遗产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有其必然的自然、文化、历史机理的,即鲍家屯并非仅有单纯的水利遗产,而应该是一个复合的文化载体。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的需求多样性,也决定了只有多元发展的旅游项目才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趋势和方向。所以,以水利遗产为核心,有效融合其他资源类型,形成立体的产业品牌,将成为其水利遗产开发利用的重要路径(图4)。
1.融合文化、农业、旅游形成“旅游+”的合力
目前,有关鲍家屯的信息基本就是其历史文化及水利遗产。从这两方面来看有很高的社会评价,也有学者作了较深的考察研究。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以水利为主的行业内部,极高的科研文化价值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辐射效果,这是局限鲍家屯的旅游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屯田守军”完整概括了屯堡最主要的两种文化:农业文明与军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鲍家屯的乡村自然本底是其屯堡文化的基础,水利遗产是其屯堡文化的重要内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及价值卓然的水利遗产,是鲍家屯区别于周边其他屯堡村庄的显著特征。在“旅游+”的平台上,以水利遗产现有的“荣誉”为载体,深挖梳理文化内涵为核心,以旅游发展思路为引导,以农业文化特色相配套,促成“旅游+”发展合力的形成。
2.整合政府、行业、社区形成“旅游+”的主体
在我国,遗产的规划通常是政府行为,这不仅是简单的政治意义考虑,也是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旅游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厘清和提炼遗产的价值。因此,行业主导,是遗产开发利用,价值有效实现的途径。这里的行业,并非指单纯的旅游行业,还应该包括水利、文化、农业等相关部门。“旅游+”是市场推动的“+”,这一平台更多的是依靠巨大的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为“+”的各方搭建广阔的供需对接平台。如何有效地调适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关系,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利益监管机制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遗产管理者必须想法设法密切联系普通群众”,因为历史是普通民众创造和再创造的。农业水利遗产是当地社区居民创造和延承的结果,社区居民是遗产的构成部分,也是遗产资源的拥有者。因此,不能单纯因为旅游开发的“方便J胜”就粗暴地“割裂”物质载体与其文化本底的血肉联系。社区居民本身也应该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在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中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们的利益及关切。从理论上讲,也会减少旅游发展对目的地文化及社区的负面影响。
3.聚合体验、创意、智慧形成“旅游+”的引擎
旅游是无边界产业。“旅游+”的内容、对象、形式等都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
体验(experience)可以理解为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核心,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不仅满足于简单意义的观赏,而更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和休闲化的旅游经历。鲍家屯和谐的乡野环境、淳朴的民风乡俗、深厚的治水思想,都不是传统观光项目所能表达和展示的。需要有效地利用资源、营造氛围、建构空间,如特色主题民宿、农业水利博物馆、屯堡摊戏演艺、边屯专题展示等,才能更好地形成“旅游+”的体验效应。
创意(Creative)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旅游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鲍家屯而言,单纯依托水利发展旅游则会缺乏活力,单纯依托军屯文化发展旅游则缺乏竞争。因此,必须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引人创新理念,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形式。项目开发方式,不仅深人到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旅游等深层内涵,而且深人到游客及目的地居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Smart)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对各个领域的渗透。随着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旅游信息化”等工作的促进,智慧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农业水利遗产的市场主体具有“个性化、散客化、高端化”等特点,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及行业管理也应该具有“差异化、精细化、智慧化”等要求。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商必须迎合目前住宿预订、交通网购、餐饮团购、娱乐分享等旅游体验热点,借助“大数据”平台,提高产品开发、遗产保护、文化传播等的效率。
4.集合保护、增值、传承形成“旅游+”的目标
“旅游+”不是机械的实现两个产业的合作,而是通过有机融合、创造并放大价值,达到“1+1>2”的效果。首先,农业水利遗产是数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知识技术和结晶,是地方经济文化的代表。“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相关产业对农业型水利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单纯公益性质投人的保护往往是很难可持续的,对于散落于山野的未得到系统财政支持的乡土遗产尤其如此。必须通过旅游的发展,盘活文化资本的市场价值,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升值,才能真正保障遗产保护资金、技术及本底环境上的不断需求;最后,农业水利文化遗产应该是“活态”的,不仅仅是可见的水利工程,更应该包含社区居民的治水智慧。旅游发展带动的区域经济增长并直接辐射到社区居民增收,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自信”及保护利用的“自觉”。五、结论农业水利遗产历经数百年幸运地保留了下来,但是这份坚守能持续多久是令人堪忧的。在大众旅游背景下,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纯粹的“水利”遗产地往往很难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高品质的遗产地也只是“阳春白雪”,难以形成与其价值相匹配的“效益”,遗产的所有者—当地居民也难以在祖祖辈辈为其付出艰辛后有所回报,这样的保护往往是难以长久有效的。
农业水利遗产不仅全面完整地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水利建设状况,更为重要的也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等的重要载体,具有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质,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并非是一个静态尘封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扬弃选择。另一方面,农业水利遗产社会应用性功能的降低,使得投人性保护是难以持久的。必须有效撬动其文化资本的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对接,激活遗产持久生命力。
搭建“旅游+”平台,有效整合农业水利遗产地的各种原生资源,推动遗产保护及开发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无界融合,是探索农业水利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文化产业引导的旅游发展思路将成为水利遗产项目开发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利遗产的核心价值,实现产业融合的无痕对接;同时,要通过合理机制的建立,有效处理好产业、行业及社区之间的关系,适时引人创意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产业融合,有效实现对于农业水利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