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
1 农业现代化连设是我国现代化连设的重要内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无疑在农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四化同步"的关键一环,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要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15年李克强提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増收为核也,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一系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2 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78—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从1397.0亿元増加到102226.1亿元,粮食产量从30476.5万吨増加到60702.6万吨,农民人均收入从133.6元增至9892.0元。然而,农业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劳动生产率又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截止到200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水平低10%。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和小麦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却仅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只有美国的1/161。中国农业发展表现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即粮食单产(王地生产率)高,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2%的人曰: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用近1/3的劳动力养活了其他的劳动者。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滞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王地生产率的不均衡发展,成为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拂战。
3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面临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
1978年改革开放yx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巨大释放,农业劳动力开始了明显流动。农业劳动力流动从最初的向乡镇企业流动的"离土不离乡"模式,到后来发展为大规模"候鸟式""钟摆式"跨区域流动。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流出,导致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化生产,主要以王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现在农村出现了以留守妇女、儿童与老人为主的群体,农民作业方式也由专业为主变为兼业为主。传统农业对农业资本化的要求不高,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农业劳动力变得更加稀缺,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替代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强烈。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是否能够适应农业资本深化的要求,对农业劳动力的提高存在哪些挑战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研究意义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无非有两个路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美日分别在这两条路径上做出了成功的示范。在我国"农民工"不断非农化的背景下,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由"无限供给"向"有限过剩"的状态过度,劳动力使用成本升高,这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更依赖农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女性化""兼业化"等都会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变化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挑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农业劳动力结构变迁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于我国更好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将农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发展阶段和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并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这有利于后研巧者从历史韩度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有较为全面的把握,为后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其次,本文进行了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进而对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四重分解,分别分析了这四部分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多数文献多只对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某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忽略了劳动力结构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则对主要的劳动力结构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归纳。
然而本文还存在更深入研巧的可能,比如将本文实证分析的指标进行更加细化与准确的分析。在衡量农民"兼业化"程度送一指标时,本文粗略的用农民工资收入占,當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还不够精确,因为目前官方尚没有关于"兼业化"这一指标的直接数据统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这一指标根据劳动为老龄化的定义一般指45岁UiL三64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然而还是由于各省并没有详细的关于农业劳动为年龄结构的统计,因此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原因,本文采用了大多数文献研巧采用的把65岁及以上人口的农业劳动为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作为"老龄化"指标的这一研巧习惯。所以经常看到众多文献对于同一问题的实证研巧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样,送往往是他们所选择的指标和研巧方法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农业研巧更加需要第一手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送也是众多学者在研巧农业问题时进行实地调研与跟踪观察的原因。
三、 研舰路与技术巧线
本文研巧的出发点是中科院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中提出的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的现状,根据这一现状首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阶段与当时中园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相结合,分析出每一阶段特征的原因。在分析劳动生产率时将农业劳动为人数变化结合起来,展现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由劳动力、止地等要素驱动向资本与技术驱动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劳动为的流动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方式,比如我国经历了"离止不离乡""候鸟式转移"等不同的转移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对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与说明。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流动必然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除了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这一直接影响外,还有伴随农业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结构的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与效率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研巧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 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本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劳动力流动及所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变化进行了简单的图表分析和数据说明,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说明,特别对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2)比较分析法。首先,按照历史演进的方式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在对农业劳动为结构变化中,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兼业化"等现象与国外进行了比较分析,特别在分析农业"兼业化"现象时将我国的兼业化现状与日本农业相应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日本当时的整体经济背景与环境找出了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并根据这些不同点提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最后,在实证分析部分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四重分解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东中西部农业劳动生产率各自的演进特征。
(3)实证研究。关于农业生产率的实证研巧方法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传统的生产函数法(如C-D函数)。这种方法的假定之一是农业生产在前沿面进行,不存在技术效率的损失,只反映投入要素与平均产出的关系,又称平均生产函数。第二种为非参数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设定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而且也不用考虑技术非效率性的存在。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个体样本数据,对于算法要求较高,而且无法对影咱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第兰种方法为前沿分析。其中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被广泛采用。DEA是一种确定性前沿方法,忽略了测量误差、气候变化和随机因素对生产率和效率的影响,将影响产出的因素归结为一个单侧的误差中,本身对奇异值也相当敏感P-S,相比之下SFA的复合误差项让系统非效率和技术非效率变得清晰,而且在模型设定合理和使用面板数据的前提下,SFA方法要优于DEA方法以。SFA是一种典型的参数方法,需要设定具体的生产函数模型, Y=f(X)exp(v-u),其中巧巧既可^取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也可以取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因此生产函数的选择是SFA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第三种前沿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农业劳动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物质要素巧累与人为资本积累四个方面,考察了这几个方面对劳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