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自《义务教育法》( 1986)颁布算起,我国用了25年时间普及了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各方面差距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择校、乱收费等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将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意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意见明确要求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上好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三个重要决策,体现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义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纲要》还指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努力实现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
目前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显著提高,但在我们看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经费投入等方面依旧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如今,乡镇义务教育非均衡的状况如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又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了解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更好的促进当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研究动态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
纪秋成(2007)以教育生态学、教育政策学等为理论基础,对延边地区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和非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地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归因,阐明了该地区在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存在“经费政策不能缩小各县市之间教育经费的差距”、“教育经费政策不能保证其所占GDP的比例逐年上涨”、“义务教育机构建设标准政策缺失”等问题。建议从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制定政策执行措施、建立教育政策执行监控体系等方面来构建延边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该研究以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来作为促进该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切实保障,符合该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水平,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上的理论研究。
崔红菊(2009)以政策分析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实际,分别从法制建设、人事制度、财政政策等方面,比照了英、法、美、日、韩等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认为:“在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探索的基础上,从切实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实施积极差别政策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该研究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实际出发,比照了国外的政策措施,力图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找寻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解决办法。
崔庆玲(2012)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这一角度,分析了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的困境和政策失灵的原因。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政策自身条件的制约”、“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政策失衡”等。并借鉴了英美两国的政策执行经验,提出了“转变教育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并能促使其有效的实施;政策的有效执行要有财力来支撑;完善我国的教育监督评价体系。”的相应建议。
阮成武(2013)将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内在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运用了发生学取向、过程取向、目的取向以及政策话语等多个分析模式,认为:“在义务教育从非均衡、非均衡向均衡过渡和均衡发展的演进的过程中,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过程、政策话语等核心要素及其关系的演变,相互藕合和关联,既有外在的社会制约性,也体现出政策演进自身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并且推测政策的未来走向:“将以新型非均衡发展为动力机制,以“发展平衡”促进“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以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均等享有良好教育为过程保障,以尊重和引导教育民意为文化规则,从而将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的政策框架。”可以说,对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历程的演绎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宏观角度上对政策未来的发展走向给予了理据夯实的把握。
综上,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着眼于财政政策及政策执行等方面,今后应对构建和完善整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给予更多关注和深入探讨。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潘海生(2006)在对拉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中指出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教学硬件及教学软件上的差距,教学软件又包括教学管理和师资素质,而这两方面的差距又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教学质量上的差距,这些差距促进了拉萨市义务教育的非均衡。
杨新华(2007)在其研究中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县域义务教育主要存在(1)乡村学校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2)办学条件差:(3)经费不足:(4)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他认为虽然这些问题虽然在城镇学校也普遍存在,但在县域乡村学校更为突出。
金香花(2009)指出了延边地区义务教育存在四个“不均衡”:(1)城乡学校教学设施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均衡;(2)城乡学校教育机会不均衡;(3)城乡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4)城乡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不均衡;并将原因归结为城乡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两个因素。
钟祯祥(2010)总结了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艰难、地域间和学校间的差距客观存在、择校现象严重、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问题突出、教师的待遇差距一系列问题。建议从加大广州市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陈防,高宏赋(2011)对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该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梳理了基本经验和做法。但在成绩值得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重办学条件改善轻素质教育推进;(2)教师培训没有收到应有成效,城乡师资依然存在差距;(3)重统一督导轻因地制宜,很多学校缺乏办学特色。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喜龙(2011)以吉林省农安县义务教育实际发展状况为例,列举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表现在“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硬件不足”、“村小规模趋小”、“农村师资后继乏人”等。并从地域经济、政策、学校管理和教师流动等方面的原因上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
翟洪江,朱志猛(2012)通过调查得出2005-2010年黑龙江省农村小学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总体师生比上都远低于城镇小学,在学校、教师及学生数量上呈现下降趋势,且小升初的学生比例明显低于城镇学校;农村初中在学校规模、学校数、学生数上比照全省份额呈缩减趋势。该研究指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学校规模小、布局分散、学校硬件条件差、师资质量低等突出问题。12该研究作为少数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研究之一,所关注的问题和建议值得借鉴,但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历程的呈现还不够完整深入。
黄军(2013)指出南昌市为促进该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了改善办学水平、调整网点布局、建设教师队伍、校际共建共享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教育投入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生源结构不均衡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结合该地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综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研究针对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较多,针对乡镇、农村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在此多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于月萍(2003)在2001年我国刚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背景下,指出了许多地区还处于低水平的“普九”阶段,想要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就要加快改造薄弱学校的脚步、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用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师资队伍优化机制、促进生源质量均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现在来看,该研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走向和把握无疑是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是较早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之一,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曲铁华,马艳芬(2005)在该研究中表示想要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一定要面对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问题。针对当前义务教育师资的无序流动和师资质量的良荞不齐导致义务教育师资的非均衡发展问题,该研究给出了“抑制师资的无序流动”,同时“建立健全师资质量的保障机制”的对策,以此来实现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
徐剑波(2006)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教育投入和师资差距的非均衡问题,提出了(1)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3)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和选拔任用机制;(4)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监督机制。该研究以沿海发达地区实际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出发,从教育经费保障、教育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考核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李文英,史景轩(2010)在研究中梳理了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了日本在义务教育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整理出了日本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日本在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和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国外先进经验的整理和借鉴,有助于帮助我国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有助于提出切实有效的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郝志文(2010)在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认识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调整学校整体布局结构等方面。该研究中并未过多呈现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刘芳(2012)认为要想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面对“衡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和“把握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是要研究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
张新海(2012)在调查中发现中原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郑面临着包括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缺少社会性支持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这种实际状况,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把义务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确保国家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0%;优化农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和评估制度。”该研究从政府主导性的角度对中原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慧勤,刘虹(2012)通过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师生比等九个指标对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教育投入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并提出了调整结构、增加资源、强化师资、定期检测的相关对策来解决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
综上,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给予了充分关注,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义务教育非均衡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积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构建、制度完善、政策执行还是在教育投入、师资建设、评估监督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步伐,促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了解乡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状态,发现不均衡问题,分析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乡镇义务教育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解决策略。
2 研究意义
通过对汪清县D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研究,可以丰富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成果;探索适合当地教育生态环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为更好的推进当地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四、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首先,搜集D镇9所相关学校的发展历史,了解D镇相关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其次,查摆问题,分析当地教育生态环境,找出D镇相关学校义务教育非均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当地教育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 研究方法
文献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理论及内涵界定;搜集当地相关义务教育数据和资料,了解相关学校的历史发展阶段;查找省、州或县里出台的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政策。
调查法:主要通过对学校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义务教育均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困难和原因。
比较法:将D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与城里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依据当地教育生态环境提出解决办法。
五、主要概念界定
1 均衡发展
《辞海》中对“均衡”的解释为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均衡”一次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但综合来说,“各领域‘均衡’的共性在于描述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一种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均衡发展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中的均衡发展是指乡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图书资料、仪器配备、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2 教育生态
生态一词,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教育系统虽然不是一个生物系统,但教育系统的主导因素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完美的人,周围环境因素可通过影响人而作用于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也通过培养人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且教育系统本身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教育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就具有了生态学的意义。”简而言之,教育生态就是在人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环境因素与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