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2000年春,我国开始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力的推动了课程管理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开发、实施和管理课程的权力。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而语言与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点之一。语言康复是自闭症儿童整个康复工程的中心环节,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交流与沟通障碍,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及他们的生活质量。
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原来是一所单纯的聋哑学校,2010年开始有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现在正处在转型中,由原来的单纯聋校向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原本使用的是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培智教材并不能适应自闭症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这一情况下,学校需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及自闭症儿童的实际特点,展开了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的生成与管理。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的水平决定着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开发的成败,只有提高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的水平,才能使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开发更有意义。
2 研究现状
(1)国外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课程开发的研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巅峰时期,八十年代后期时逐渐走向平稳,课程开发也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而且,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影响,各个国家在具体的课程开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特殊教育方面,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的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澳大利亚联邦在1992年颁布了《联邦残疾反歧视法案》(简称DDA)新南威尔士州在此法案的基础上颁布了《残疾教育标准》,制定这一教育标准的目的是使特殊儿童可以全部接受与正常儿童相同的教育。新南威尔士州的特殊教育内容与普通教育在文化课上完全相同,所有学生统一进行考试,但为特殊学生的考试提供便利条件,不降低考试难度。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委员会制定特殊教育补充教材,学校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要组织教学。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特殊教育主张零拒绝和非歧视原则,即让每一个身心发展障碍的儿童不被排除在教育之外,尽可能的回归主流社会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课程开发理念在美国教育史上最初并没有形成思潮。
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前后共发生了两次教育改革,这直接推动了课程开发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颁布,这一法案指出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对其施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要符合儿童目前表现的教育水平,并要保证家长参与及其权利,这些规定为特教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可能。
(2)国内现状
较之西方的一些国家,我国在课程开发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关于课程开发的研究日渐增加。但是,起初的课程开发相关研究仍然集中于普通教育领域。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开始逐渐从普通教育领域延伸至特殊教育领域,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调查结果显示,至2006年,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开始积极的进行课程开发方面的尝试。
但是主要集中在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上,北京及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培智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市海淀培智中心学校设计开发生活适应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智力障碍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课程理念,设计开发出一套以中重度智障学生为主要对象、以生活适应为主要目标、以自助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学生自助学习为操作策略的自助教育课程体系。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的课程开发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成为“社会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开发相关问题。刘先强(2011)认为残障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是特殊教育学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从四川省苍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开发”入手,介绍了该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实效。宋烨(2014)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施流程等方面,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认为,学校通过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更合理有效的课程及其教育模式,让特殊学生学会学习。但是还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开发及管理方面的相关论述。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在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经验,从中发现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2)研究意义
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水平是决定着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提高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水平,有利于促成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实施的成功。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理论;同时,对学校课程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的管理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各种问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研究方法
A.文献法:利用网络和图书馆广泛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成果,更好的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B.问卷调查法:以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所需数据,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果和结论。定性分析
C.访谈法:采用个别访谈形式进行。对校长、康复组组长以及教师进行访谈,试图通过访谈对我校课程管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定性分析
D.统计分析法:利用统计学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定量分析
5 主要概念界定
(1)“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的定义
自闭症一词最早出现在1911年,一位德国精神医师布鲁勒(Bleuler,1908)用来解释曾经是普通人却突然无法再与他人和外界沟通且具有极端孤立的成人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我国谢明教授将之定义为由大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语言、行为和动作等诸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一方面是指自闭症儿童的年龄方面,即3-6岁的学前阶段;另一方面是指在关键的年龄期要注重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语言障碍。
语言康复是指对失去语言技能或语言技能损失者进行的教育;又被称为“语言干预”,指的是对因为不同原因存在语言技能问题甚至丧失语言技能的人群进行的语言评估和语言训练的过程。又称语言再教育,是指对失去语言技能或者语言技能损失者进行的康复训练和教育,对象一般是听觉障碍儿童或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者,意在使失去或受损的语言技能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本文中的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是指对3-6岁语言关键期的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的语言评估和训练,用以提高其语言水平的过程。
(2)“课程”的定义
教育家们对课程有各种不同的论述,最早“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国外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理解和认知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种认为课程即教材,这是对课程概念最传统的理解和认知,;第二种认为课程即预期的学习成果;第三种认为课程即活动,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辨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转化成为课程目标,再把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重点是学生做了什么:第四种认为课程即社会改造,包含了改造社会的知识、文化结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体现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课程。
国内对课程的研究中,最早见于唐代,其既涵盖了教学科目(学科),又包括了学科的教学顺序和时间。课程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不仅涵盖了学校老师所教授的所有学科,还包括一切为实现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教育活动。而狭义课程财仅指教学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指某一门具体学科。本文提到的课程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对语训相关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安排等,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则是指通过将医学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功能进行改善的教育活动。
(3)课程管理
什么是“课程管理”,最简洁的定义是: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的管理。课程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定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管理是指对课程编订、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种认为课程管理是系统地协调处理课程编制和人、物条件的相互关系,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加以组织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第三种认为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还有一种认为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前提下,课程管理者对课程系统中的人、财、物、课程信息等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之达到课程系统预期目标的活动。
结合上述论述,课程管理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是课程管理包括了从课程开发、实施一直到评价的管理;一种认为课程管理仅仅是对课程开发的管理;还有一种则认为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实施的管理。本文研究的自闭症儿童语言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管理是对语训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