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经济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以来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科技知识的价值不断被强调,科技先导型和信息技术性企业也成为典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解也存在多元化的解读。工业化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为了顺应生产的模式化、批量化等需求。而现今的劳动教育则应坚持与时俱进,认真吸纳各类新思维和新创意,关注创意思维、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个性化定制等现实发展。坚持马克思劳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将知识文化、科学技术和思想道德等与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相结合,培养有个性且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主体,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对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性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把研究的着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使得人们从理论逻辑上难以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把握其思想精髓。作为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常态下的劳动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要更具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综合国力的角逐日益激烈。范先佐先生曾指出,二战以来的新科技革命呈现出增长速度的“爆炸性”、发展过程的“巨变性”、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快速性”的特征。科技在发达国家GNP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马克思早在1848年就指出,科技能在多大程度上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履行诺言”,它就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把对自然科学的征服用于对人的征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作为实现科学体制化和普及物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的作用不断被强调。据相关研究证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合理化建设平均增加,特别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科技人员更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为社会提供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客观的。可见,高等学校作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能大规模的快速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力,是一种融合了未来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特殊活动形式。
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一方面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思路,满足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完善从幼儿教育到中高等教育再到老年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劳动教育思想,弘扬创新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式创新发展的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等频现。新时期,又提出坚持以创新、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教育数据中心,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创客媒介等新型手段构建智慧城市和信息中国。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知识的强权压制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丧失了时空感,造成个人与生活经验的断层,我们必须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优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坚持劳动教育的新方式,使受教育适时地参与生产活动,消除空间虚拟性,注重自我体验,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从而达到通过对现实社会科技成果的合理的批判和反思,进而实现人的解放的教育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知识理性的强烈追求本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依赖理性力量建立起的现代工业体系,没有使人们获得闲暇时光来丰富自我生活和解放身心,相反却使人们陷入一系列的现实生存困境之中。高科技伴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沉沦,自我意识的丧失,主体价值的崩塌,社会生活领域中奢侈浪费、道德失范以及诚信缺失的现象,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建设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身心发展的状况令人堪忧。
可见,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劳动教育归于体力劳动这一具体的实践形式,从而排除科技劳动和管理服务劳动的重要价值;也不能单纯的倡导复杂的科技劳动,忽视必要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商品经济和市场模式使得科技成果能够以物质产品或知识产权的形式在市场上交易与流通,就要求我们相对于单纯的体力劳动和愈加抽象的脑力劳动,更应重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的高科技产业。同时,更要注重劳动的技术化倾向,培养新型科技农民和高职技工,借此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社会转型的整体步伐。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与新的社会要素相结合,让各式各样的劳动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劳动成果和收益。坚持把握劳动教育的思想本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们对科技理性的过度依赖,抵制理性权威对文明价值的腐蚀和侵袭。通过教育的道德性来强化教育的科学性,在劳动中形成正确的理念信仰。毕竟劳动者的责任使命意识越坚定,科技带来的成果越能被运用,科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份惕职业教育的产业化操作
世界历史使得一个国家在接纳别国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21世纪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谋求财富的欲望,教育也被卷入市场化经济大潮中,功利主义的观念盛行。如把职业技术教育当做是满足某种行业和职业的特殊的需要,活动的目的往往被解释为解决人的谋生等某一方面的特定需要。在整个社会领域中,制定出刻板的体制和规章制度,从技术化的培养到量化的评价,将教育的全部过程都纳入到机械化的组织模式中。
虽然在职业教育体制上探索出不同的新样式,但本质上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教育的实质性要求。一方面,职业教育被错误地当做快速高效地培养和生产出大批量的实用产业工人的手段,成为延续功利主义意识的机构和场所。如学者金帝斯和鲍尔斯在《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提到“对应原理”,即资本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对应关系”,教育与职业、劳动力、资源等相联系。另一方面,重视科学知识的权威性,将教育简化为人趋向真理的过程,学校作为“知识工厂”,承担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任务。近代西方社会的合法化危机就是人们对于技术理性的过度依赖,超越了人的现实存在。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在现今社会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使人们面对现实的生活,学会谋生,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现实性特征。因而,以往的许多学者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晚,起点低、人力资源欠缺的问题,提出通过教育的产业化来解决现今教育的问题,将西方的市场化改革视作中国教育改革的模板,主张引入更多的市场因素来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能以西方为范例,中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教育的改革始终与现实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过于激进的功利主义追求,相关制度或监管的缺位,使得我国出现了将教育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和行业来操作的现象。据报载,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从1975年以来,美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维持在7%以上,我国在2012年实现教育支出占GDP 4%的目标。可见,西方的市场化改革目的是要提升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打破垄断,促进多元化发展。而我国不仅基础性教育尚存在许多的问题,中高等教育也存在着经费的不足,制度的混乱,人才培养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中国的教育的发展可能在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走向极端,因而就要求认清现实的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联性,处理好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劳动教育思想的一种实践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每一个社会个体充分了解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消灭历史形成的种种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应抛弃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职业技术教育观,抛弃“短视”的教育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可享受的职业,作为一种对人的整体生存延续性发展的肯定形式加以强调,这是我国目前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
马克思曾以马萨诸塞州的教育为例来说明教育与现实的契合,并进一步补充道,建立“技术学校”,开设自然科学等科目,到成年人中去学习学校不可能给予的教育。在我国,早在1952年,我国就效仿苏联模式进行了针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专门学院,填补高等工业教育的空白。中央国务院1958年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将生产劳动作为无产阶级教育的重要特征,并据此开展了“大炼钢铁”和“上山下乡”等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从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教育的优先地位开始,党和国家积极倡导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展开。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由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转变为注重综合素养的培育,教育目的由实现就业转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国际上看,二战以来,全球化逐渐由理论话语转变为一种现实态势。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化,迫使教育的发展面向世界、融入全球化的浪潮。资本主义国家试图用世界性的政治、技术和文化抹杀教育的民族国家立场,倡导“全球伦理”和普世教育,造就无国界和无信仰的公民。教育、文化交流和援助成为继经济、政治、军事后的外交政策的第四维。发达国家在控制先进的物质生产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发展面临着在共享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抵御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和无时不在的意识形态攻击。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教育的全球化互动策略的同时,运用文化与相关的技术、法律的手段规范教育活动,在交往中把握主动权。从国内来看,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人才均值高而方差小即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较为有效,但杰出拔尖的高素质人才还较少;且现今的教育也存在着抹杀自由天性和创造性、想象力的嫌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教育与市场进一步“联姻”,市场利益导向和现行法律、制度等的不完善使得劳动教育的负面效应凸显,职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展现出其本质性力量。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源于对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思想,它更多体现出改造社会和修复人性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体现出现代化教育应具备的技术性和创造性等需求。我们应把能创造幸福意义的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加以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彰显国家教育的人民品质和发展的现代性,追求人的素质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坚持从人与世界的建构性关系以及劳动创造人的理论出发,创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既要关注职业技术教育改善社会人力资源状况的作用,也关注教育如何培养社会公民的理想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推动高等教育由综合化、大众化和高水平化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现代化和创业性大学的建设。
据相关学者调查研究,通过投资给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不是义务教育或者高等教育,而是处于中后期的教育,当前中国教育的重要工作即是充实后期的中等教育。以此出发,中央政府从2005年就持续加大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和支持,每投入近百亿来创建实训基地以及职教中心。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到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学校转型,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模式。加大现代学徒制的回归,对职业技术教育实行一年基础加一年专业加一年实习的培养模式。对有实践性要求的中高等教育也实行更为严格的考核制。以医师的培育来说,实行“4+l”或“3+2”的培养模式,即接受医师教育的本、专科生都必须接受一到两年的专业实践锻炼,才能具备行医的资格。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实际上建构一个社会、学校、企业三者联合的实践平台,将教学与生产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引导树立尊重技术、创新、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就提到,我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人力资源的总量和规模都有所提高。可见,劳动教育以一种新的更为完善的形式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一)个性化教育的现实存在
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由于人们在生产方式中结成的关系不同,享有的生产资料不同,就使得人们间的生存方式可能表现出差异性和个性,这是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但马克思不同于西方思想家教育理论的差异在于:通过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的关注,要求教育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的同时,赋予教育者终极关怀。尤其在现今社会,靠科技革新提高生产率的传统经济时代己经过去,处于科技和创新边界的我们对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愈加迫切。教育作为一种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素养的机会和途径,应使尽可能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发展自我的智慧和技能。通过市场竞争尽可能的丰富教育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市场流动和合理配置,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教育需要,这也为个性化的教育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但教育作为一种可以改变自我或提升生活品质的偶然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发展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凸显隐藏在其中的机会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价值。如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等级地位应该是一种在社会评价中典型、有效的要求的特权化。它建立在下述事实上: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方式;身威望或职业威望。”’可见,教育被当作是影响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进而形成“阶层”的一个重要因素。学者舒志定曾说,通过教育中的社会关系和生产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对应”,可以实现年轻一代的社会化。’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其子女可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延续和巩固优势地位。而中下层的受教育者匾乏的条件和资源又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现代教育有可能成为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文化资本力量,成为维持优势地位的手段和秩序。
马克思主张的劳动教育是在捍卫无产阶级正当性权利的前提下,唤醒人们的自主意志,成为世俗生活中拥有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的个人。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为价值取向来考察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用批判性的角度来审视人的生存境遇,用科学知识来培育人的理性劳动技能,用道德审美来丰富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而两者兼具的劳动教育就是一条个体摆脱压制、奴役的现实道路。
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提到,我国的消费模式由过去模仿型排浪式的阶段转变为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阶段。这种消费趋势必将使得小微企业成为未来社会主要的生产组织形态。与之相对应,在人人创新和万众创业的社会,流水线式培养人才将不具可行性,我们需要借助劳动教育来培养大批创新型的人才,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成为有着独特优势和价值的劳动力。
(二)保障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使得教育逐渐脱离现实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蕴含人性价值的教育活动被“简单化”为可测量的一种事实和过程。教条式的理解和社会角色的培养,以消融人的思维方式培养出缺乏独立性和主体性的“人”。学者渠敬东指出,“社会发展使个体越来越个体化,但这些个体缺失的不是理性和理智能力,而是没有可供共享的道德感和价值感。”与此相对,把现实的人确定为教育的出发点,关注人的生命活动的马克思劳动教育就是人向自身、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要使个性服从于共性,而是要把人作为有个性的人确立起来。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个性化的保障之一就是要在劳中使共产主义教育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体现。他提出每个人对综合劳动的基础性掌握是实现个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应在多样化、开放性的劳动过程中,培养劳动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用批判性的思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力和道德力,在整个劳动创造活动中促进了智力的充实、完善以及道德情感的渐进、升华。在劳动中丰富和发展个性,使一个人能够尽早的找到一种充分显示自我天赋才能的劳动,并通过这种劳动来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和满足。从儿童早期的体验性的劳动生活到对多样化的劳动活动的积极参与,用劳动的社会性和创造性来鼓励受教育者的精神和兴趣。受教育者明确的体会到了个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都与其参与的个体劳动密不可分,游手好闲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尊重,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正因为劳动者的尊严感和荣辱感是激发劳动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劳动者的需要来倡导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也就是现今的个性化教育。它要求除了完成学校教育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交替活动的任务以外,也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广泛领域中寻找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教育者的使命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享受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活,重拾创造性的劳动带给人们的吸引力和信心。受教育者可在掌握必备的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天赋素养、性格特质等,自主选择多样化的劳动形式,如机械制造、化学实验、生物考察、天文监测等。在相互协作、相互督导的团体劳动中,每个人才能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自身的创造力,迸发出自身独特的能力和品质,从而自觉地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在一个普遍热爱劳动的氛围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被激励着在探索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尝试不同的活动中发掘自我潜力,最终找到一种能够展示出自我优势的形式,达成完美的状态。美国学者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就认为最好的教育“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的教育要求用更为灵活和积极的形式来代替受动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曾说的,“人的生存特性不在于显现其存在的可预设、可注入的东西,而在于凸显其存在的不可预测的创造能力。”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现今社会生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最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活动,我们也坚信每一个劳动着的受教育者都有可能成为其领域内佼佼者。
教育作为人的存在的活动方式,不仅要实现引导人的生存活动和提高生存品质的目标,也要能够为现实的人的活动提供方法和手段。首先,人借助于劳动和世界建立起对象性联系的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发展的过程。教育活动事关人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和水平,也事关人的文化价值要求。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主要意义在于丰富人的意义世界,使人的生存方式在内在层面上获得“理解”的可能。人的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渠道和更高的平台。其次,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够提升人现实的生活品质。人生存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发展和超越,人要在对象性的改造活动中表现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等特征以及获取对自身欣赏的审美性感触。最后,教育不仅是培养受教育者现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的技能,也强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向受教育者传授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信仰,对人类生命价值和生存关怀的认同。
人是有差异的存在,即是历史的现实,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劳动是孩子们的现实的需求。正是在劳动中人们看到了自我的力量,发现了自我的创造力,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能力。对现今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教育既要有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建设,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规格人才的“实用学”任务,也要兼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的“人文学”倾向。正如宗教教育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既照顾到人们的情感需要,又制定出实践性的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劳动教育思想也由外在强制性的附加条件转变为内在主体性的需要。现代劳动教育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价值取向,树立劳动光荣的人生态度,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奋勇争先的工作意志,凝聚人民的力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