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结合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既受到光、热、水、土等自然要素的直接影响,又受到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水平、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的综合影响。因此,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农业区划本质上是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综合分析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关系、地区主体功能与人地关系地域特点基础上,按照农业地域系统演化机制与分异规律进行分区划片的综合技术过程。它是优化国土空间利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农业区划既反映了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一定时期的农业生产特征及其空间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出农业转型发展与国土空间利用的未来趋向,为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依据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需求,中国农业区划研究经历了认识逐步加深、理论不断发展、技术方法创新的历史过程,大致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1)开创阶段。1936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开创了中国农业区划研究的先河,在其《中国之农业区域》一文中,根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首次将全国划分为东北松辽区、黄河下游区、长江下游区、东南丘陵区、西南高地区、黄土高原区、漠南草地区、蒙新宁干燥区、青康藏高原区等9个农业区[f41,揭示了气候、地形界线与农作物空间分布的关系,为指导不同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区划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开启了农业区划综合研究。以邓静中、吴传钧等老一辈地理学家为代表,推进了农业地理调查、农业生产摸底和农业地域类型研究,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编制了中国农业区划草案,初步开展了江苏、甘肃等地方性农业区划工作。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经过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生产等曲折过程,致使农业生产十分不稳定,多灾低产地区占有很大比例,农业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很低,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受到“文革”等因素干扰,导致该项工作未能持续开展。
(3)深化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任务的要求和带动下,由周立三院士主持,历时3年完成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编制。该区划方案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阐述了各农业区的特点和条件、布局现状,以及农业发展方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布局与建设途径等方面,奠定了中国国土空间的基本认知与国土开发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制定国家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推进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国际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的中国区域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4)转型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步入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新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4%增长至2016年的57.4%,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进入减增速、调结构、优布局的“新常态”阶段。中国农业在地域格局、生产功能、形成机制和发展方式上开始转型。农业结构逐步由以粮食生产为核心转向以多样化、市场化、优质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结构,经营方式也由粗放式向集约、低碳、绿色发展转变,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优势区、产业带显现,传统意义的农业地域功能PJ}待重新定义。
本文着眼于中国农业发展环境与格局变化分析,立足于新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变化、农业经营机制转化与农业地域功能演化的综合视角,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区划研究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并以全国县域为基本单元,研制中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为分区、分类推进中国现代农业转型和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结论与讨论
(1)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提升背景下,全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快速流动,并发生要素重组和空间重构,导致农业地域功能的转型与转变,成为现代农业区划分异的内在动力。本文构建了“四化”协调发展背景下农业区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农业自然要素与农业地域功能祸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定性评判综合方法,研制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2) 现代农业区划方案将中国划分为15个农业一级区、53个二级区。与《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相比,在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政策与工程建设、主导地域功能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农业区空间范围发生改变,如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北界北移,黄土高原区、华南区空间缩小等,二级区的空间变化更为显著,体现了农业地域分异机制的复杂性。农业区的空间调整既反映气候要素的空间变化,也反映了区域城乡发展转型的新态势,归根到底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地业融合关系的区际变化。
(3) 现代农业区划既表征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也预示现代农业的区域发展趋势,为国土空间合理化、高效化、生态化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农业地域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高风险性,因而在现代农业空间格局分异认知与分区的基础上,仍需深入解析农业地域分异内生动力、农业与乡村地域类型,观测研究农业地理工程与设施农业的经济、生态、气候综合效应,梳理总结农业地域模式与区域转型格局,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复合系统“状态一压力一响应”预警机制,为加快补齐“四化”协同的农业发展短板,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