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事故致因与行为探究综述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0引言    

在科学研究中影响事故发生的人因因素是很重要的,海因里希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杜邦公司调查结果均说明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原因是占据绝大多数的。不论是事故致因理论还是安全管理都会涉及到人和物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说到底还是人造成的,人是机械设备的主体,而人的语言、行动都受心理活动的支配。生产实践也表明事故的发生以上都是由人的因素导致的,可见解决和研究人的问题才是事故预防的重点所在。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者来说,他的喜怒哀乐都直接影响到本身及他人和设备的安全。人的行为与心理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已经在国内外的事故致因理论中得到了体现。文献指出人的失误或者不安全行为具有重复性、潜在性和不可能完全避免性等特点,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对于理解事故的致因和行为形成具有指导意义。有学者通过建立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表来统计心理因素下的不安全行为规律。目前对于事故致因和行为研究中人的心理学分析较少,在事故预防中以心理学角度进行以人为本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人的行为心理本质进行探究有助于引导个人培植积极心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人的不安全心理干预    

任何时候都不要过于相信人的自觉性,任何时候都不要期望人绝对不犯错误,也永远不要希望人的安全能力与外界风险是完全匹配的。人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必有风险,事故100%的预防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要承认人的天性和本质是不足的,如果人天生完美不会失误怎会有事故这一说呢?人的心理活动对事故的发生从反面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因为心理变化对行为的影响不可绝对量化和规范化。允许人犯错误或者有不安全行为,看似消极实则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于不安全心理的预防,要从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层面系统性地开展。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从小事和细节做起,慢慢强化自身防险抗灾的能力,根植和培育安全观念形成安全意识;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应缺失安全教育,父母自身要掌握防险减灾能力,引导和教育子女养成安全的生活习惯;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时期是三观形成和固化阶段。开设安全和防灾类相关课程,举行安全活动及应急演练,让学生时刻保持安全状态不放松,培养安全的独立生存能力和习惯;企业中员工行为和心理基本定型,依靠扎实细致的安全管理制度来约束形成行为规范,在安全理念形成后依靠安全文化和氛围来保持良好的员工行为和心理状态;政府在监督管理中发挥引导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中人因行为及心理影响机制。通过统计测量、调查研究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及如何调控。说到底,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要靠安全文化来引导和维系。

从心理学与安全行为角度提炼出了安全视17下的心理因素,包括能力、情绪、动机和性格等。这些心理因素对于事故发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人的因素具体来讲就是个性心理和行为因素,因为人的活动或者行为都是受主观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可判定事故的最深层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在不安全心理因素下人的行为也会出现失误或错误。总结出14种心理学效应来解释事故发生的心理本质,从心理学角度诊释事故发生的机理,阐明事故发生的心理学机制:从心理因素和环境到形成心理刺激,再到形成心理学效应进而产生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阐述10种常见个性心理特征,正是在这些心理因素的调控下,员工出现错误操作或习惯性违章就具有立足本源点。人的行为受心理影响,因此掌握积极心理的作用规律,分析消极心理的负面特点对于行为规范意义重大,从不安全行为预防来说,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应该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阶段实施。不安全心理调控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是系统工程,需要内外部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和健康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