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是中华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陶瓷门类中一个很独特的艺术品种。在传承和发展的五百多年间,已形成了紫砂壶光货、花货、筋瓤货三类主流品种,在宜兴紫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其中,花货以特有的装饰技法,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视觉美感。
1花货的定义及传承审视
花货,即宜兴紫砂茶具中的花器,行业内俗称花货或花塑器,是一种模拟自然形体造型的紫砂壶。它运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微缩变化或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器皿造型、或者在光货类圆器或方器造型上运用雕、镂、捏、贴、塑等手法,将自然形象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在壶的嘴、把、盖、钮等显见部位作浮雕、半浮雕的花瓣、枝蔓装饰,也有在主体壶身上用捏塑镂空的技巧,饰以瓜果、动物类作品点缀,还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或不同泥色的配合来增强其装饰的象征效果和视觉美感。
紫砂艺术美轮美奥,紫砂文化源远流长。花货在历史的传承和演进中,物以壶传,人以艺彰,涌现了一大批壶史留名的制壶大家。从最早的陶壶鼻祖供春的塑器《树,err壶》开始,到清初陈鸣远的《东陵瓜壶》《松段壶》《束柴三友壶》《梅桩壶》《蚕桑壶》《蟾蛛莲蓬壶》等,被后人誉为雕镂兼长、技艺超群的壶艺大家。清嘉、道年间邵大亨的《龙头八卦一捆竹》《鱼化龙壶》等,无不精妙绝伦,他更被尊奉为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师。首开文人参与紫砂设计创作之风的西怜八家之一陈曼生,曾设计了“曼生十八式”壶型,与宜兴名工杨彭年合作,所制茗壶成为一时经典,对后世影响极大,虽然“十八式”都为光货,以陶刻字画装饰为主,但其文人意韵深厚的形制被借鉴仿制到花货造型的也很多,从而为花货的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又如清晚期至民国年间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江案卿等一批制壶大家,均有许多青史留名的花货传世,为后人膜拜推崇。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公认的七大老艺人中,除任淦庭专事陶刻外,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的作品构思严谨,技艺高超,形神兼备,体现了老一辈制壶大家的执着追求。其中,裴石民、朱可心、蒋蓉为制作花塑器的顶尖高手,作品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壶艺高峰。当代国大师汪寅仙、曹婉芬等一批二十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的艺人,师承前辈,潜心钻研,都创作了传承有序,又不乏创新的花货精品,彰显了现当代花货制作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现今,陶艺家们通过作品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美,讴歌田园风光,颂扬祖国富强,满足了茶人在茶事中对大自然的亲近感。2012年,宜兴评选出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其中有5件为历史上的经典花货,即黄玉麟的《供春壶》、邵大亨的《龙头八卦一捆竹》《鱼化龙》、杨凤年的《风卷葵》、朱可心的《报春壶》,都为花货中百里挑一的经典作品。
简言之,几百年来,紫砂花货与其它品种一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铸就经典,并且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2紫砂《赏月壶》的美学情韵
就紫砂壶艺术形式而言,花货是最能直观地体现作品本身的美学特质及美学情韵,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得益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的优秀中华文化,如文学、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又因紫砂壶在造型与装饰上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性很强,题材十分广泛,为当代紫砂人提供了可鉴、可赏、可品的艺术素材。 《赏月壶》在造型设计、装饰手法上秉持哲理为先,审美为重,个性为要,实用为佳的理念,在相承相异中展现花货的美学情韵和艺术魅力。
《赏月壶》通高8.6厘米,壶身圆径13厘米,容水量360cc。主体壶身呈扁圆形,片状扁圆压盖,显示形制的韵律美,其装饰特点体现在盖滴、壶嘴、壶把三个主要部件,综合反映花货中捏塑、雕镂、堆贴的技法,生动地表达紫砂花货的壶艺语言和灵动韵致。
就泥料而言,好的紫砂泥是制作好壶的前提,历代紫砂陶工、名师巨匠,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都能把握选泥、用泥乃至烧成窑温和时间的控制。因紫砂泥可塑性强,不同泥料在同一温度中收缩的概率不尽相同,掌握得当,成陶后的紫砂壶的色泽还原、肌理质感均可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为此,《赏月壶》选用朱泥、红泥、段泥砂三种经手工调砂而成橙红色,从泥坯到千度成陶,收缩率达到16%。壶体装饰部件用泥选墨绿、段泥黄等色泥为主,体现花货形象与色彩动感的逼真性、可赏性。花货壶类最大的特点体现在装饰这一关键要点,针对设计主题,“画面”布局可简可繁,或密或疏,但有一点,遵循布局的平衡性,视觉的舒适感十分重要,这就是花货壶类的装饰之美。
从壶名上看,《赏月壶》展现的图景,应是以月亮为主题,如果简单地用圆月、上弦月或下弦月来构图定位,显然缺少赏的意境和环境烘托等要素。再者,历代文人雅士对月的描写和推崇,留下了精彩绝伦、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月中霜里斗蝉娟;日月同辉等等。因而,《赏月壶》在橙红色光面壶身的右上处,饰一近似段泥黄的上弦月,壶嘴与圈形壶把相对应,壶底为三鼎足,呈墨绿泥色结节松段,桥形压盖盖钮亦然,嘴、钮凌空的连体松枝、松针、松果贴塑于壶体,上面捏塑有一只活泼灵动的小松鼠栖身松果间,表现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月夜美景。整个画面设计布局简繁得当,装饰点集中于嘴、把的全部、盖面的中部,留出大部分光面位置供品茶赏壶时用手触摸的舒适感、亲近感。赏月是人世间一大乐事,是文人、茶人的一种风雅之举,整个构图中,“月亮”起到点题的作用,更多的是运用不同泥色,通过捏塑、雕镂、堆贴等花货装饰技法,形象生动地表现赏月的静谧夜景,松林中充满生机盎然的生活气息,给人抒发联想,亲近自然。因此,《赏月壶》的装饰具有三度空间,即高、深、宽的实在形体,较之被称为二度空间艺术的绘画所难达到的特殊属性。这件作品曾荣获首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作品专利证书。另一件压盖圈足的《岁寒三友》,高9.5厘米、容水量380cc,通体呈紫红色,壶嘴呈结节松段,壶盖面竹节桥形钮,壶把圈形梅杆,浅浮雕“梅花”塑于壶的背面,选墨绿泥装饰 “竹”和“松针”“松果”,用简洁的装饰,讴歌松之坚韧,竹之风骨,梅之玉洁,喻意人生哲理,折射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3结语
紫砂壶花货装饰托物言志,寄情自然,回归本源,才能使紫砂艺术历久常新。当今在紫砂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紫砂人唯有弘扬工匠精神,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宜兴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必将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