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爱”的哲学及其当代启示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2日

庄子文本中多次出现“爱”字,共计36次,这说明《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的哲学,我们有必要对其给子足够的重视。庄子的“爱”包含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指“私爱”,在大部分时候,幻L子》中的“爱”都是指“私爱”,这种“爱”是“道”失落之后的产物,以自我为中心是其主要特征,庄子给子“私爱”以激烈的批判;另一个层面是“不为爱大’,“不为爱人”是对“道”的回归,能够“顺物自然”,从而实现一种彼此互不干扰的自由之氨《庄子》中“爱”的哲学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其一,警示我们要努力破除自己的“私爱”,避免出现“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结局;其二,要求我们要做到“顺人而不失己’,‘顺人”就是对他人要具有包容精神,而“不失己”就是我们自己要做到自尊自爱。    

‘私爱”的自我中心   

庄子中所讲的“爱”在大多时候都是指一种“私爱”,是“道”失落之后的产物。这种“私爱”最主要的特征便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儒家所讲的“仁爱”有着一致之处。庄子对这种“私爱”是持批判态度的,并认为这种“私爱”是一种低境界,是不足取的。    

庄子明确地指出,人间之“爱”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道”的失落:“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郭象对“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这样注解:“道亏则情有所偏而爱有所成,未能忘爱释私,玄同彼我也。在这里,郭象将“爱”与“私”联系起来,显然庄子这里讲的“爱”就是一种“私爱”,是“道亏则情有所偏”的结果。杨国荣认为:“‘道’一旦被片面化,基十个人偏爱的观点(一偏之见)就随之出现,这也就是所谓‘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刘笑敢认为:“道体亏损,思想失去均衡,则会产生爱恶之情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陈引驰认为:“‘爱’乃是有所偏侧、有倾向性的情感,故可谓偏爱、私爱;有了‘是非’之别,自然肯定‘是’而否定‘非’,这是‘爱’的成,同时也是‘道’的‘亏’。由此可见“道”失落之后产生的“爱”注定是一种“私爱”,这种“爱”最根本的特征便是以自我为中心。     

庄子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提出了质疑:“夫爱马者一,以筐盛矢,以蚕盛溺。适有蚊蛇仆缘,而柑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庄子·人间世》)爱马者一对马精心照料,却因不了解马的喜好而徒然丢掉了性命,其实这就是因为爱马者一从自我中心的“爱”出发,而马则不理解这种“爱”所造成的结恳《庄子》之所以主张“齐物”,就是要破除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私爱,,‘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   

在《庄子》看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爱”之所以存在问题,就在十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以一种事物的标准去衡量其他事物。个体之间的喜好往往是不一致的:“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拘惧,暖猴然乎哉?三者一孰知正处民食当豢,糜鹿食荐,螂蛆甘带,氏鸟鸦鼠,四者一孰知正味?猿骗狙以为雌,糜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一孰知天下之正色胡”(《庄子·齐物论》由此可见,以自身为出发点的喜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爱”也注定是一种“偏爱”和“私爱”。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庄子》会对儒家的“仁爱”抱有如此大的成见,因为儒家的“仁爱”正是一种最大的“私爱”,是建立在以“己”为出发点的基础之上的。《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口:‘爱人。”’在这里,孔子明确表示“爱”就是一种“仁”,也就是所谓的“仁爱”。韦政通也讲:“孔子的仁,最基本的意义,是在确立人的道德主体,它直接的表现就是爱。然而如何去实现“仁爱”呢?孔子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夫仁者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很显然,孔子的“仁爱”是以“己”作为出发点的。许建良就认为“己”是儒家道德坐标的原点确实如此,我们同样可以在孟子那里看到这种以“己”推“人”的表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练ep《孟子·梁惠王上》)在庄子看来,这种以“己”为出发点的“爱”,本质上就是一种“私爱”。    

如果沉浸在这种“私爱”之中,会有怎样的危害呢?庄子认为必然充满了是非与争扛场《庄子·齐物论》中讲:“道隐十小成,言隐十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其中,成玄英对“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疏解口:“天下莫不自以为是,以彼为非,彼亦与汝为非,自以为是。故各用己是是彼非,各用己非非彼是。很显然,‘私爱”就是一种“自以为是”,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的,而不是从对方立场出发,这样的“爱”一旦付诸实施,必然会产生是非与争执。从根本上来讲“私爱”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成nvn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一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庄子·齐物论》)所谓的“成心”就是充满着是非分别之心,成玄英口:“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一,谓之‘成心’。”林云铭口:“‘成心’,谓人心之所至,便有成见在胸中,牢不可破,无知愚皆然。”王阎运口:“成心,己是之见。“成心”就是包含着是非分别之心,而“私爱”恰恰是从“成心”出发的,也就必然充满着是非与纷r“庄子认为人类在‘文明’的状态下,会违背本性出现虚伪的情况,这种虚伪就体现为充满是非的“私爱”。其实,从本质上讲“私爱”与“是非”是同时发生的,“成心”就是“是非”之心,就是“私爱”,王夫之口:“护其成心,爱而不舍。在庄子那里,“爱”就是一种囿十“成心”的“私爱”。    

总之,在庄子看来“私爱”的产生正是“道”失落后产生的结果‘道”的失落使人们有了“成心”,产生了种种的是非分别,这便是“私爱”的本质。庄子之所以极力主张“齐物”,就是要破除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私爱”,回归十原本属十“道”的自由之境。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