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形成性评价(Fonu alive assessu ent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在1967年提出,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测评并及时反馈教与学的评价信息的同时,指导和改进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系统全而的评价进程。医患沟通教育改革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我国当前日益增加的医患矛盾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举措团。本文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在我国医学院对于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及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结合前期本课题组成员在国内率先撰写了人文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在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中开设了医患沟通教育理论课程的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形成性评价更有效地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进而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能,并作出其展望。    

一、形成性评价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 形成性评价在我国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在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推动下,以培养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高等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改方向和教学思维模式。总结性评价(Sum m alive assessu ent)是对医学生某个阶段内的学习成效的总结,在历年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得到重视,与其相比较,形成性评价是重视评价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强调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相互反馈,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在国内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目前形成性评价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科理论及临床实习教学、护理基础、生理学教学、临床技能教学等多个医学专业知识教学中。我国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作为评价者根据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课程要求设计并提出问题,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回答教师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反馈给老师及同学,共同讨论、评价并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学习及教学的效果。    

2. 形成性评价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医患沟通教育作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之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是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关键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医学院校将形成性评价有效地应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项目,大部分医学院校主要在于完成医患沟通教育的教学课程任务,尚未认识到医学生培养医患沟通理念的重要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而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将其应用到医患沟通教育中,能有效地评价、反馈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信息,促使医学生修正学习信息及促进教师完善教学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内医学院要将医患沟通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作为同等重要的培养项目的同时,将形成性评价更有效地应用到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课程及教学计划中,可深入提高医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医患沟通教育中的途径探讨    

在前期的课题工作中,本课题组成员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的编著及医患沟通的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医学教育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本课程仍遵循传统的理论授课、总结性评价理念,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且课程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在医患沟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使医患沟通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如何将形成性评价更有效地应用到医患沟通教育中是现阶段需探讨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总结课题组前期的经验及教训,现作出如下总结:   

1.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医患沟通课程的质量。随着国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医患沟通课程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其课程质量亦需得到保证。这要求教师在运用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 B L)、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 Based Learning,CBL)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au-Based Leaning, PBL)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 ,PBL联合SP教学法、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同时,将内容丰富、灵活的形成性评价应用到课程教学评价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获得学习成效及教学质量的反馈,进而全方位提高医患沟通课程教学的质量。    

2.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及学生的互动评价。目前国外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医患沟通教育模式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在不断自我分析及认识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互相沟通并完善学习方式及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该模式值得被广泛推崇,因主动学习、创新及评价的能力是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学生所欠缺的,而该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的同时互动评价以共同进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变成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改变,故可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控学习过程,而在与教师互动评价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提高学习的成效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分析及反馈制度,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不同,前者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而后者仅仅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医患沟通教育属于医学人文教育的范畴,仅仅依靠总结性评价往往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故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医患沟通的教育模式中,因重视每一次形成性考核,教师科学分析学生考核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学生得知后自我分析并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总结并确定以后的教学进程,完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成效、教学水平及考核质量相互促进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科学运用形成性评价,保证医患沟通教学质量。因形成性评价作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强调一边教学一边评价,科学地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教与学双方都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评价需通过考核来呈现,过度使用形成性考核在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里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性评价应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贯穿整个医患沟通教学过程中,而且形成性考核不能流于形式,需正确反馈学习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修正的对策,及时修正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故在医患沟通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形成性评价活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医患沟通教学的质量。   

三、形成性评价在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展望    

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医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技能,调整学习方法;有利于医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对医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管理。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医师,是我国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的能力尤为重要。将形成性评价有效地应用到医患沟通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促进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医患沟通技能,提高自身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刺激医学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实践不断改良和完善,使形成性评价更系统、合理地应用到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逐步应用到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扩大其医学教育界影响力,有效地提高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医学生,才能有效避免医生与患者之间因为沟通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与纠纷,才能在根本意义上改善医患关系。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