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4日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优化课程结构,在基本保持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将各学科知识相互综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学知识框架。本文对14所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结构进行梳理分析,并从中找出共性和差异,希望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1  14所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比较   

选取由教育部发函批准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14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14所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二类:一类是由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有11所医学院校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由课程模块组成,如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见表1。浙江大学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与其他学校都不一样,前4年本科培养阶段依托竺可祯学院的培养平台,以理工和人文社科课程以及医学院规定的医预课程为主,后四年进行医学专业学习。   

14所医学院校各阶段课程设置学分所占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通识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北京大学医学部(43. 00 0 o)与浙江大学医学部(43. 00 0 o)并列第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42. 5000)紧随其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武汉大学医学部(30.5000)、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7. 5000)、第三军医大学(26. 3000)。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36. 7000)、第二军医大学(31. 00 0 o )、浙江大学医学部(30.9000)0   

通识教育阶段。在时间安排上,最长的为第三军医大学,学程时间为3年,其次是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学程时间均为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前4年在竺可祯学院的学习阶段被称为医学前教育,但其真正通识教育阶段的时间是前2年,后2年实行专业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并必须完成医学院规定的医预课程。此阶段时间最短的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学程时间为1年,其次是武汉大学医学部,学程时间为1.5;其他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阶段时间为2年或2.5年。在学分要求上,北京大学医学部课程学分最高(217学分),其次是中山大学中山医院(213学分)。课程学分最少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50学分)   

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时间安排上,有5所学校为2年,分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部。4所学校为1. 5年,5所学校为1年。在学分要求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课程学分最高(124. 5学分),其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95. 5学分)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94学分),学分最低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部(43学分)。大部门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还是以学科为基础,但是己经出现了较多的整合课程或课程模块,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在时间安排上。14所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时间安排上,时间最长是第二军医大学,有6年时间,有4所学校是5年,大多数都是4年和4.5年。在学分要求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课程学分最高(134学分),其次是浙江大学医学院(123学分),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医学部(38. 5学分)。四川大学与武汉大学在此学习教育阶段学分相差如此之大,主要因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开设了很多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而武汉大学是以临床医学学科课程为主,比较单一。   

2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结构设置的思考    通过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课程结构分布中,各教育阶段课程学分设置差距较大。研究结果显示,通识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为13.7000^43.0000,均值为29. 90 0 o;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为10.8000^30.5000,均值为21. 3000;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学分所占比例为13.8000^36.7000,均值为21. 30 0 o;临床实践阶段学分所占比例为15. 0000 ^'33. 7000,均值为21. 30 0 o 0在通识教育阶段,虽然各校都承认“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培养”的必须性,但通识教育阶段相差3倍的课程学分设置,说明各校对通识教育持有不同态度。此阶段学分最低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与学分最高的浙江大学医学院,代表了通识教育的两个不同极端,但是通识教育究竟能够在医学生未来的医生职业发展中发挥多大的作用,目前尚存争议。   

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冲击,对师资队伍也提出新的考验。研究提示,应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规范化系统培训,健全教师保障奖励和晋升机制,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整合模式。在临床教育阶段,虽然临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加起来的总学分比值较高,但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却十分有限,这可能因为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如临床实践时间较短、临床实践机会较少、八年制学生无执业资格不能单独进行诊疗操作等,随着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将改变这一现状,也必将推动我国医学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3启示   

3. 1突出核心课程建设   

八年制院校间课程体系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当前尚未建立统一的八年制教育标准有关。医学教育核心课程设置可参照美国的方法,将核心课程分为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两类,没有明确的目录,但在执行上是强制的,国家制定医学课程指导大纲,详细界定各级培养目标,并规定评价考核标准川。核心课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奠定广博的医学基础,并为专业发展提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川。在建好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建好各校的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   

3.2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也是博雅教育,是世界观、理念、思路和做人的教育,在八年制医学教育预科阶段,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外语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使其树立作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坚定信念,围绕这一目标,综合性大学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在加强理工科基础教育的同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叫。建议不要过多的开课,要多开设讲座,多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的、交叉的、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拓展他们的知识而,提升对医学学科的兴趣。   

3. 3拓宽选修课的渠道   

目前,各高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层而均开设了名目繁多的选修课,课程设置量大,门类交叉复杂,所以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可在正式选择课程前制定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公开在学校网页,让学生能充分了解课程的各项具体情况,包括课程学习内容、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考书籍、负责教师等,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川。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差异和其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构建有利于其全而发展的知识结构。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