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霆天气频繁出现,物质能源逐渐减少,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除了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原有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方式已与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新世纪发展力求在最低消耗和最低污染下的最高收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政策,为农业农村改革指出了新方向。因此,新形势下要积极寻找“低碳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探索从“高碳”到“低碳”的转变方式,用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来培育发展新动能,找到新的契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1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可减少农业碳排放,更好地保护环境。口前,大部分国家低碳农业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部分省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通过农业碳排放量了解低碳农业的发展情况川。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选取化肥、农药、农膜、农业灌溉、柴油、翻耕等指标,利用已有的碳排放系数,建立如下模型: C=}C=}s·a式中,C表示农业碳排放量;s表示各自碳源的使用量;a表示各自的碳排放系数,综合各要素碳排放量得到最终的农业碳排放量。该研究选定指标的碳排放系数。
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局网,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
从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来看,我国2005-2014年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各有特点。
(1)就排放量的大小而言,河南省和山东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居于31省份前列(图1),由于二者都是农业大省,所以数值较高;北京、天津、上海、西藏、青海的碳排放总量较少,考虑北京、天津、上海是经济核心区,而西藏、青海受环境因素制约,所以农业发展较弱。农业大省要重视低碳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质量,减少碳排放。
(2)就2010-2014年增长趋势而言,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负增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增长率是负值,近年其农业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有一定成效;二是低速增长,河北、江西、湖北等碳排放量增长较慢,近年其变化不大;三是高速增长,贵州、云南、甘肃、西藏等增长较快,粗放的农业生产和缺乏低碳农业意识是其增长较快的原因。由此可见,低碳农业在部分省份已经小有成效,但大部分省份效果还较微弱。
1.2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 2.1技术动力不足。2005-2014年我国部分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大,数值依然较高。我国农业种植以家庭经营为主,耕作土地较为细碎,在此基础上发展低碳农业,做到技术低碳很重要,技术水平创新,可以帮助开拓一条新的低碳道路,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我国的相关技术投入长期不到o. a%,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重心主要放到了低碳项口上,而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资金投入较少叫。口前我国的低碳技术发展较缓慢,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1.2.2市场引导力度不足。买方需求会影响卖方,所以市场的需求力度对于生产影响较大。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消费者对于低碳农产品缺乏系统的了解,较多局限于原来的绿色产品概念,不了解具体的生产过程,对低碳农产品的需求不够强,无法有力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是生产中的生态、有机、低害、节能、循环等农业,让消费者吃得健康、放心,消费者同时也要有主人翁意识,为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建立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
1.2.3渠道方式单一。低碳农业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或书面告知方式等,与农民的连接程度低。传统媒体的及时性低,受众信息获取方式单一,无法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书面告知缺乏全面性,关心国家政策动向的人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但缺乏这方面意识的人就会错过重要信息。从这方面来看,单一的传播渠道限制了低碳农业信息的传播,制约了推广。另一方面,低碳农业的实时数据获取主要是人工记录或者进行测量为主,加大了人工成本,延长了观测周期,反馈也不够及时,所以要探索更便捷的新方式,提高效率,为低碳农业发展服务。
1.2.4对低碳农业认识低。口前低碳农业新技术主要是由农业学者示范开展,如果要发挥低碳效用,需要将低碳农业技术传到农民手中,实现规模性低碳。然而,口前推广存在一定阻力,农村的青少年倾向于到城市打工,剩下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其学习新技术能力较低,农民对低碳农业的了解有限,成为低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之一。
1.2.5低碳农业政策力度较弱。由近10年各省农业碳排放量可知,我国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很大差距。国家虽然制定了鼓励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其体系不健全,全面性有待提高。对于不同地区政策趋同是不明智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政策;口前财政政策主要是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投入要规范、有价值,不能自一口进行。
2低碳农业现有发展模式
2.1有机循环模式有些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已初具规模,现行的低碳农业模式之一是有机循环模式。该模式是将农业的种植、养殖、废物循环利用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利用各个环节的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种植的优质农作物可以供销售获利,剩余的可以用来作为养殖饲料,天然安全,降低投入成本。剩余的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可以放入沼气池发酵,生成日常燃气,发酵后的废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循环各个环节的资源,做到最优利用。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为框架结构的各种模式。
2. 2节水型农业模式农业种植对灌溉水的要求较高,但口前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器械老旧、供需矛盾等问题依然存在。现阶段实行的农业节水模式主要是喷灌农业节水模式,辅以常规的灌溉节水模式,利用有效的农业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修整土地耕种时灌溉的进水渠道,改变原先地面漫灌的粗放方式。在此过程中水资源节水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要将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共同作用于节水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