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论述。自此,我国学术界,包括体育学术界,进人了对公共服务研究的高潮,公共服务购买研究是其中一领域。
1. 1研究理论意义
1. 1. 1基于体育社团的微观视角,丰富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贝匆买理论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安排,是提高公共支出质量与创新公共服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这正被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探索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就是其中之一。
体育公共服务购买理论的形成还在起步之中,它既有公共服务购买理论的共性,还有体育个性。本研究从“谁参与购买”的微观视角出发,论证城市体育社团参与购买过程中的角色身份,参与购买服务的程序,参与购买服务的类型,参与购买服务时机等,丰富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购买理论。
1. 1.2聚焦体育公共服务购买实践,夯实城市体育社团实体化理论探索
当前,我国城市体育社团存有两种类型,一是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有业务主管部门;二是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民间体育组织。前者有很多是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由政府体育部门剥离出来的,或者是在市场转型中,政府体育部门所设立的中介组织,它们和特定政府体育部门形成了无法割裂的关系;后者属于没有登记注册的草根组织,也没有主管部门,自然就很少获得政府资助,但对城市体育发展贡献巨大。社团实体化既是上述社团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社团发展的终极追求。
城市体育社团实体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城市新的治理举措—体育公共服务购买实践的开启,为城市体育社团实体化展开了又一研究视野。制约体育社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以及所能获取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前者决定了体育社团的可能生存空间,后者则是体育社团的生命之源。新公共服务管理就是当今及以后我国城市体育社团所在的制度环境,第一类体育社团可以凭借多年积累起来的自身资源,真正脱离政府,走上实体化;第二类体育社团可能要形成枢纽型体育组织,走上实体化。参与体育公共服务购买就是城市体育社团获取政府资源的主要途径,两类体育社团要培育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公共服务,走上实体化。
总之,有很多理论探索需要进行,这也夯实了社团实体化的理论研究。
1.2研究实际意义
1. 2. 1厘清城市体育社团在公共服务购买中与政府角色关系,提高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购买质量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包括公共文化体育)要“建立多元供给机制”,“在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土地出让协议配建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将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创新供给模式”。
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进而改变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将城市政府从体育公共服务的微观生产领域解脱出来,使政府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城市体育社团是参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购买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加强城市体育社团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购买中的角色研究,明确体育社团与政府建立关系的逻辑起点,并厘清体育社团的服务类型,让城市政府做到有的放矢,能极大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购买质量,进而提高服务水平。1.2.2明晰城市体育社团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角色身份,开辟城市体育社团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我国体育类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增长迅速,据统计,全国体育类社会组织共23590个,占社会组织总量的5% o其中,社会团体1505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490个,基金会41个。同时,还有大量有备案或没有备案的社区基层体育组织。城市体育社团是其主要部分。但数量增长没有相应的提高组织质量,并造成了良蔫不齐的组织乱象。这给城市政府管理带来困难,也给市民参加健身活动增加纷扰,社团与城市政府角色关系不顺是其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已成为评判城市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城市政府与体育社团形成新兴的合作关系势在必行,政府向城市体育社团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就是此合作关系的标志。以往,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过的城市体育社团,其发展强烈依赖政府,政府对其实现控制,它们就是政府体育部门的附属机构,体育社团难于形成独立而自主的角色地位;而数量庞大、散落在城市公园、空闲地的社区基层体育组织,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其角色身份式微。在新兴合作关系建立过程中,体育社团迎来了重塑角色的利好机会,也就此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城市体育社团就能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消除组织乱象,成为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的坚实力量。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
本课题提出体育社团角色,是三位一体的角色综合:城市体育社团在参与公共服务购买中,相对于购买方—城市政府,形成一角色;与其他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群众社团的竞争与非竞争关系,形成一角色;群众体育社团能够提供的有特色的体育服务,形成一角色。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内容包括:城市体育社团所涵盖对象的界定。以民政部最新修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精神出发,结合本研究具体实际,界定城市体育社团的属性以及范围。 在参与公共服务购买中,城市体育社团角色身份确定的理论研究。包括角色身份确定的论证,以及角色身份包括的具体内容。
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根据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搜集到的文献材料,对城市体育社团在参与公共服务购买进行调查,最终完成对众多城市体育社团进行角色分类。
3研究思路
从总体安排上看,本课题理论研究在先,实证研究在后。作此安排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城市体育社团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只有先在理论上形成结论,形成视角,才能对众多体育社团进行有效观察和解析;二是本课题研究领域较新,在进行了实证研究之后,可以对逻辑在先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微调,以便形成较好的理论架构,指导城市体育社团更好的开展体育公共服务实践。
城市体育社团角色身份理论确定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借鉴王名教授的研究成果,即他有关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模式结论。他从民间组织的独立性以及购买程序的竞争性两个维度进行过购买模式建构。本研究这两个维度出发,形成城市体育社团的角色地位理论。
二是从Feioc;k与Andrew建立的有关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非营利组织角色研究成果出发,确立城市体育社团角色地位理论。
城市体育社团在参与公共服务购买中与政府的身份关系,是确立体育社团角色身份的一个基点;体育社团与其他社团的身份关系,是确立体育社团角色身份的另一个基点;城市体育社团所能提供的体育专业化服务,是确立体育社团身份角色的第三个基点。
实证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从理论研究成果出发,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二是将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众多城市体育社团进行角色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