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老年人因生理性退变、反应力低下同时合并骨质疏松等多重原因,是我国发生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高龄患者生存期不足1年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髓关节骨折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快速患者骨折造成的剧烈疼痛和相对迅速的恢复髓关节功能,和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信心。手术后如持续低热、疼痛肿胀、渗出物较多症状等往往困扰着患者。髓关节功能恢复和出院后并发症更是两大关键性难题,直接决定着手术目的是否成功及患者满意度高低。中医护理指在中医疗法参与下而进行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模式。为了探讨对髓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护理效果,我科对6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行髓关节置换术,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9岁,平均(65.3士5.1)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1岁,平均(66.9士6. 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纳入标准
人组病例均为因以下原因而无法保守治疗患者[4]:①年龄在50岁以上股骨头部或颈部,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反复脱位,难以愈合的老年患者;②脑血管疾患、精神异常、中重度帕金森等患者,因医从性极差而使骨折无法恢复的患者;③因各种原因无法满意复位及牢固固定的骨折患者;④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有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患者;⑤患者自己主观要求行髓关节置换术。
3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的心脏疾患及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②严重的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③髓关节结核已不适合行该术的患者;④骨髓炎、败血症及髓关节关节炎的患者;⑤髓关节明显退化或髓臼破坏严重的患者;⑥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护理方法4.1对照组按髓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如为患者体位护理、饮食习惯指导、预防并发症、术后7日开始恢复髓关节活动度,做有限髓关节活动,屈曲小于600,外展小于450。2周后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训练等。
4.2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具体如下。
4.2.1艾灸疗法选取患侧环跳、风市、牌关,将清艾条点燃后,在距穴位皮肤约3cm处,以稍热为度,每穴灸治15 min,每日1次。4.2.2特定电磁波热疗可以使局部加热,改善微循环以排出疲血,减轻疼痛不适,促进术口愈合。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术口,每次约巧min,每日1次。
4.2.3中药熏洗用中药包(红花、艾叶、伸筋草、独活、续断等药材)用水浸泡l Omin后大火煮沸,取出置于患肢的大腿与小腿处进行局部熏蒸,待药包的温度降低于40℃时,可将药包直接敷在术口处,待药包凉后撤下,每日1次。
4.2.4耳穴埋籽取髓、坐骨神经、臀、皮质下、神门穴位,每次配5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一块面积为O.Scm x O.Scm的胶布中间,并贴压耳穴上。当天按压,同时指导与教会患者用拇指和食指进行自行按压,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直至有酸胀痛为宜。每穴每次按压30秒左右,一日三次,两耳交替进行。
5疗效判定
5.1术后各种不适症状恢复情况①术后体温降回正常所需天数,或者说低热持续天数;②术后伤口明显渗出物持续天数;③术后局部肿胀消失时间;④术后疼痛消失时间。
5.2术后功能恢复评定①痊愈:髓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局部疼痛和纵向叩击痛消失,疼痛消失,局部无肿胀,无明显畸形,骨痴形成与复位时没有出现移位,并可下床进行功能锻炼;②良好:髓关节功能活动久则稍感疼痛,局部疼痛和纵向叩击痛基本消失,不影响功能;③可:髓关节活动久则感到疼痛,局部疼痛和纵向叩击疼基本消失;④无效:肢体不能活动,骨折不愈合,没有骨痴生长,肿胀、疼痛未消失。[5]5.3疼痛视觉评分观察48h内2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的疼痛情况,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分[6]。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