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相关类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实践探索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都提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完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而刚出炉的“十二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也强调要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政策,健全体制机制,要求卫生计生人才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因此,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医学相关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的模式,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医学相关类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必要性
1.1经济社会发展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多的医药卫生人才来满足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服务。为了实现上海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实施的“5+3+1”工程、二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等民生工程都急需大量护理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如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保持了经济效益年巧%以上的增幅,是国家和上海“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生物医药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
因此,而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以及国际人才竞争的新特点,结合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关调研数据来看,上海乃至全国对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
1.2医学相关类人才培养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均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目前的中职、高职卫生职业教育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中职教育虽然在技能培养方而具有较强优势,但学生综合素养一般、专业知识深度广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高职教育虽然在专业理论知识方而有所加强,但是常规的二年学制难以满足岗位对操作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
中高职贯通的长学制培养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它可以通过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贯通培养实现医学相关类高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医学相关类专业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实践探索
上海健康医学院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同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领导,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体内循环办学,两校校长、法人均为一人,行政管理融合度高,课程体系对接可操作性强,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在建立和落实贯通培养的协调机制上具有绝对优势。两校在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两校充分发挥行业背景雄厚、行业支撑强劲的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行业岗位技术含量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稳定,适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一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医学相关类专业,秉着“就业导向、课程一体化设计、素养培养优先、教学资源整合”的基木原则,以服务上海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需求。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各贯通专业设计了“4+1”的教学组织形式,即4年在校理论、实践学习,第一学期17周在校上课,1周进入集中见习,之后每学期16周在校上课,
1周进入集中综合实训,1周进行在岗践习;最后1年进入毕业实习,让学生早接触专业、早进入岗位。
2.2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在市场调研基础上,以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医学相关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国家相关职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要求为依据,构建“就业导向、任务引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中高职贯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木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
2.3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整合两校和行业企业二方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兼职教师比例要达到或接近40%;为有效促进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共融共通,组建年级教学组,定期开展针对中高职贯通专业建设的教学研讨活动;建立专任教师临床实践锻炼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加强专业教师的国外培训以拓展视野。2.4完善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
两校组建“中高职贯通领导小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建立中高职贯通甄别、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