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毕业论文——物理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2日

   
  
1、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现象扑朔迷离、千姿百态,从茫茫星空到辽阔大地,从高耸雪峰到澎湃江河、神奇无处不在。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中,无处不存在着物理现象,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原理和知识,是一部具体、形象、生动、可感的百科全书。学生生来就对大自然有好奇心,他们在与大自然沟通融洽的同时,总想知其所以然,探索其真理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选用学生熟知的一些自然现象,创设特定的情景,通过猜想与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论证等科学研究方法,达到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掌握物理知识原理的目标。如:“电闪雷鸣”——光速与声速;“黄河咆哮”——冰的能量;“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乐音、声音与振动原理;海市蜃楼与彩虹——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原理;苹果从树上落下与牛顿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从云、雨、雪、露、雾、霜等自然气象现象可领悟到物质之态、物态变化的规律;“流星”则可理解摩擦生热的道理等等。大自然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热爱自然、感知自然,获取丰富的物理知识。例如:漳浦地处沿海,有山有水,教师可通过学生外出旅游到海边的亲身经历。如:帆船——风的能量、风力发电与新能源的开发、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从惊涛骇浪中领悟到涨潮与落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来发电,而且无污染,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物理现象变化万千,将学生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自然现象与特定的课程环境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且让学生感到物理学习乐趣无穷,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从朦胧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世界,从而达到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方法。 
   
 
 2、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物理现象。从厨房到客厅,从家庭到学校,我们的身边,周围环境存在着许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物理课程资源。教师可结合课堂内容,有目的利用学生身边呈现出的一些现象。如:“弯折的筷子”——光的折射;手握瓶子—一吸热转化为热能,气体膨胀做功等。
  (2)利用学生劳动实践的亲身经历。如:用羊角锤撬铁钉与力矩的原理。踢足球感受力的作用及作用的相互性原理。观看奥运比赛分析讨论各种运动中的物理原理。提水——重力的存在;吸饮料说明大气压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关系,说明物理原理及规律。 
  (3)社会资源是重要的校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使学生获得全丽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渠道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陴物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社区、农村、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来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一要充分发挥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看科学发展的影像资料。二是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各种组织和动员家长带领学生到科技馆、展览馆、科研单位进行参观和学习,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三是要因地制宜,建立校外活动基地,鼓励家长、社区、学校附近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为课程的开发作出贡献。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如组织学生到六鳌半岛旅游参观,一方面可以利用许多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参观六鳌风力发电站,让学生知道开发新型能源的紧迫性和发展趋势以及能源的开发与环境污染的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参观漳浦粱山水电站,掌握水能发电的过程和原理、水能的利用及其重要性。组织学生到漳浦绥安工业开发区参观(或实习),了解生产过程并从中掌握一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科学道理。利用节日、假日到天福茶庄旅游参观的过程中,于欣赏茶文化的同时,从中也可

物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字数:2668    字号:大 中 小 利用一些物理资源,获得一定的物理知识(如:泡茶——分子运动论等等)。为了让所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要建立学校、家长和社区的联合开发课程资源的机制。鼓励学生的家长、社区和附近的科研、生产单位为学生举办讲座,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作出贡献。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3、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科学探究环节,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物理。从教材设置来说,所有物理课程都有实验,而绝大部分都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因此加强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搞好物理教学的重要保证。 
  (1)应当根据课程标准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以保证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2)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配备足够的实验器材,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活动的需要。 
  (3)应该开放实验室,为科学探究创设更好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4)应当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提供便利,应该鼓励师生大胆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如:细线与小重锤可制作重垂线,即可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作为单摆使用;用小灯泡、开关、导线和新电池,探究照明电路原理。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进行教学探究活动,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直至家庭,以便更充分发挥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 
  学生经历了科学实验探究的全过程,通过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引起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4、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景,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可以展示难以见到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 
  如果我们适时地利用视频的“改变时空”和“化远为近”等独特作用,适时地播放一些视频片断,创设有效获取和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活跃课堂气氛。有些生活中的物理情景、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场景学生很难见到,更不能身临其境,有的学生可能忘记或平时根本就没有见过,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些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宇宙的演化、闪电、物质问的相互作用、受迫振动、飞机的空中加油、飞机投掷炸弹、船闸原理、“神六”的发射等等。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资料的播放,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2)改变时空观,直观展现抽象物理实验 
  物理课程中涉及较多抽象的概念,如平抛运动、分子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电流的形成原因等,有的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有的属于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例如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现象呈现的时间太短,若用数码摄像机把实验过拍摄下来,在大屏幕上重复慢放,这样现象明显,过程清晰,增强了演示效果。还可以使用二维或三维图象、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例如讲分子运动理论知识中的扩散现象,通过观察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的扩散,再观察模拟的分子运动,彼此进入对方来直观展现抽象的知识,充分让学生能理解和认识扩散现象;把微观,变为宏观,让学生更具体的认识物理知识。 
  (3)呈现多种教学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能灵活便捷地呈现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演示文稿软件,可以将板书内容、例题及相应的解题过程、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需要的部分。教师讲课时就可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 
  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特别需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多录制一些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今的重大科学成果,结合教学尽量让学生多接触物理发展的前沿,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因特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信息高速共享。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整合于物理课程之中,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课程目标。 
  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最优整合,这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有待于一线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实践上去认真探索和研究。物理课程是实验性的教学学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课程资源的鉴别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选择优质的课程资源用于物理教学,使物理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才能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精神的优质人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