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以魏晋南北朝为中心(一)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9日

早期的思想史研究中,哲学史与思想史是没有明显区分的。张岂之先生说:“过去有的学者一认为,思想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思想等,这些分门别类的思想,同时又可称之为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伦理哲学等,所以思想史实际上就是哲学史。这种看法是受西方对哲学’这一概念之理解的影响。”显然,探讨思想史与哲学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使得研究对象越来越细的结果。这种不同研究对象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不仅存在十思想史与哲学史之间,其他诸如政治史与政治思想史、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社会史与社会思想史、法律史与法律思想史、军事史与军事思想史、经学史与经学思想史、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等等,都存在这种情况。本文欲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角度,探讨哲学史与哲学思想史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说明哲学思想史研究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二哲学思想史是哲学史的主干孙正幸先生指出:哲学与哲学史是“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这一论点对十认识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如果用来认识哲学史与哲学思想史的关系,就可能导出如下逻辑:哲学史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思想史也是思想性的历史,因此,哲学史等十哲学思想史。    

然而实际生活中的哲学史与哲学思想史是有区别的。当代出版的哲学史著作中,有些内容就不是哲学思想性的。例如讲到魏晋南北朝哲学史,必讲玄学、道教、佛教。毋庸置疑,玄学、道教、佛教等思想中,有大量的哲学思想,但也有不少是不属十哲学思想范畴的。如玄学家的政治谋略思想、才干与德性关系、玄学家关十社会政治的理论、玄学的派别及发展阶段、玄学与文学的关系、道教的派系、佛教的传播、佛教的宗派、玄学家的生平、著述、道教典籍、佛教典籍等等。这些非哲学思想性的内容放到哲学史著作中并不多余,相反,他们是理清哲学史发展脉络的必不可少的。因为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全部哲学内容,包括哲学派别、哲学家及其著作、哲学思想等。    

哲学思想史以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哲学思想?从学科分类角度可以说没有,从文化内容角度又是无处不在。这种寓有十无中的现象是由中国古代文化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学科分类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当总结文化成果的典籍还不多的时候,孔子还可以把它们具体分为诗、书、易、礼、乐、春秋,然而随着文化典籍越来越丰富,能够概括它们的分类概念就越来越抽象,最后发展到经史子集四部。抽象相对具体是模糊的,但这种抽象又涵盖了具体。因此,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学术分科,虽然没有哲学学科,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只不过这些哲学思想要经过分析从各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想及社会思潮中“提绪,出来。这些“提纯,出来的思想,不是零碎的片段,而应该是系统的、反映哲学一般规律的认识。以魏晋南北朝为例,三国两晋玄学思想突出,南北朝时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兴盛,这些社会思潮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其中反映哲学一般规律认识的思想有以下内容:    

(一)本体论

本体论,即世界的本源问题,其中包括唯心和唯物两种思想。最典型的就是“有”和“无,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玄道佛都有自己的理论表述。    玄学家何晏轮道》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王弼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一,万物之宗也。”裴鞘说:“夫至无者一无以能生,故始生者一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这些思想都涉及哲学的本体论。    

道教经典伍清境妙林经》褐语云:“若生邪见,是不信空。诸漏诸尘,从何而有?如其本有,鸟得无为?若其今有?云何得生?为是缘生,为是寄生,为无因生,为是共生。离诸问答,等既无生。故知非有,不可思议。”是为道家本体论思想。    

僧肇徐本义》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口法性。法性如是,故口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言不有不无者一,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以观法者一,可谓识法实相矣。”是为佛家的有无观。    

(二)认识论    

认识论,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有唯心和唯物两种认识。玄学所讨论的“名”与“实”的关系、道教求“真,途径、佛教关十知照的论述都关涉哲学上的认识论。    

西晋欧阳建信尽意论》说:“夫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侯称,而黑白以彰。然则名之砖物无施者一也,言之砖理无为者一也。而古今务砖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得砖心,非言不畅,物定砖彼,非言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吾故以为尽矣。”这篇文章表现了从客观存在到主观意志的认识论。    

为、晋道教人物陶弘景在橙真隐诀序》中说:“尝闻古言:非知之难,其在行之。意非学之难,解学难也。屡见有人得两三卷书、五六条事,谓理尽纸,便入山修用,动积岁月,愈久愈昏。此是未造门墙,何由晒其帷席。试略问粗处,已自茫然,皆答言经说止如此,但谨依存行耳。乃颇复开动端萌,序导津流,若直智尚许人,脱能欣尔感悟,询访是非;至十愚迷矜固者一,便径道君何以穿凿异同。评论圣文,或有自执己见,或云承旧法,永无启发对扬之怀。此例不少,可为痛心。夫经之为言径也。经者一,常也,通也,谓常通而无滞,亦犹布帛之有经矣,必须锉综纬绪,仅乃成功。若机关疏越,杆轴乖谬,安能斐然成文?真人立象垂训,本不为朦狡设言,故每标通筒,而恒略曲径,知可教之士,自当观其隅辙。凡五经子史,爱及赋颂,尚历代注释犹不能辨,况玄妙之秘途,绝领之奇篇,而可不探括冲隐,穷思寂昧者一乎T②道教之“真”,自然是成仙成真人,但“非知之难,其在行之精通道教理论用以指导修炼实践,是有积极认识论意义的。    

僧人僧肇搬若无知论》说:“敬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植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此辨智照之用,而口无相无知者一,何耶?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一?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口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一矣。”僧肇所说无知,即没有被歪曲疑惑之知,通过“无知”而达到无所不知,反映了佛教的认识论。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