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热议,争论的观点可以分为“挺转”(力挺并支持转基因食品)与“反转”(反对转基因食品)两派。“挺转”派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其依据为:转基因食品问世至今并未发生食品安全性事件;国际上广泛认同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是实质等同,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安全可靠的。此外,他们还指出转基因技术潜在的经济价值,认为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既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粮食的产量,有效缓解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反转”派则认为转基因食品有潜在安全隐患,其依据为:将通过转基因技术修饰过的转基因农作物置于新环境中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还很难预测;不能片面地认为现在没有出现安全性问题的转基因产物就是安全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J胜同传统农作物的安全性是否等同仍不能确定。对于转基因技术及其产物的市场化,“反转”派认为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与政治利益,并没有把人身安全置于首位因素予以考虑。“反转”派还认为,应该对转基因产品加贴标签,既有利于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同时还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挺转”与“反转”之争主要集中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转基因产物市场化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实乃转基因技术的风险之争。因此,对转基因技术自身的追问成为透视转基因之争的关键环节。
转基因之争的实质是转基因技术的风险之争,对转基因技术自身的探析是透视转基因技术风险的理论基础与关键环节。转基因技术源于对遗传物质的研究。1866年,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在他进行的豌豆试验中,用大写字母代表显性性状,用小写字母代表隐性性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根据希腊文“给予生命”之义,创造了" gene "(基因)一词,用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英文“gene”经谈家祯教授翻译为“基因”一词而在我国生物学界广为使用。1910年,美国遗传兼胚胎学家摩尔根在果蝇实验中,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直线排列。1944年,Avery的细菌转化试验证明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基础。1952年,Hershey和Chase用32P和35 S进行了同位素掺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的正确性。1953年,Watson和Criek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证明基因就是DNA分子,揭示了基因的本质。狭义上讲,基因是合成一个功能多肤或RNA全部核昔酸序列,主要指DNA序列,但在逆转录病毒为RNA序列。广义上讲,基因技术DNA大分子中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段,是生命遗传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并在染色体上占据一定位置的物理单位,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体中,负责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深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DNA的体外重组获得成功。自此,不同来源的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重组的DNA分子可以在细菌或其他生物细胞中实现新的遗传性状的表达,转基因技术日渐成熟。
转基因技术又称基因重组技术,是将某种生物体内控制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的意愿经过体外重组后再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并使之表达,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生物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从而产生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达到某种目的。“转基因技术是对所有能将人工克隆的基因(可以是自身与其他物种的基因,也可以是经人工改造过的基因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放进受体生物的基因组内,并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正常表达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总称。所产生的生命个体成为转基因动物或转基因植物,由转基因动植物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同以往的传统技术不同,转基因技术是基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重组与改造来实现对生物的再塑,更具有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