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个学校对不同的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做了较大调整,公选课的开设和选课的任意性,再加之学籍异动人数使教材征汀工作量大幅增加。对于使用手工管理模式的高校来说,教材管理处在原始的管理层面上,有关教材管理的每道程序都由管理人员手动操作完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未能配置较好的办公设施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利用在校学生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减轻工作压力。学生参与教材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还能解决学生一部分的生活费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教材管理现状及问题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以教材的结算业务为例,传统的教材管理内容包括:教材配发、建设这两种主要业务。教材配发有包括选定、征汀、人库、发放、结算。然而很多学校的教材配发、结算业务都采用电子表格甚至是手工方式,这样的工作方式决定工作效率低下,制约了教材管理工作向高效、节约发展。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部分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级分类教学或学分制教学,打破了专业、学科、学制的限制和制约,很难准确统计上课学生人数,增加了学生教材配发、统计工作的难度。
有些高校对教材管理工作投人不足,重视不够,因多种因素的限制没有找到适合本校的教材管理系统或软件,教材科配备专门人员来负责全校教材的技术性工作,工作人员处在低效率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只能应付日常结算工作,无暇顾及教材选汀工作。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没有应用到教材管理工作中,不能适应高校教材改革需要。据调查,如采取教材供应外包模式,在校学生60000多,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可配备3人,负责教材的征汀、建设、供货商的沟通联系,其余工作都由供货商完成。而采用传统的教材管理模式的我校来说,在校生14000人,但教材管理人员编制只有2人。由此可见,高校教材管理人员编制较少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扩招以来,新建本科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达到近万人的情况相当普遍,大多数高校设置的教材科隶属于教务处,属于教务处机构设置的组成部分,甚至有的学校没有教材科。教材科人员编制少是大部分高校的通病,近万人的学校仅设置2-3个编制负责教材管理工作,对教材建设、规划、研究及评价无从谈起,只能保证教材供应这一项工作。
因此,在学校未能配置较好的办公软硬件和足够的管理工作人员情况下,利用在校学生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减轻工作压力。学生参与教材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解决学生一部分生活费用,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建材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在校学生合理分配教材管理工作任务,减轻教材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
1.经济困难类学生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造成高校中的贫困生、特困生比例较大,各高校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大学学习机会,在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面制定帮扶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制度和政策。其中,勤工俭学是广大学生都能参与的最广泛的资助渠道。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参与不同性质的劳动取得一定经济收人,可以补贴学生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保证顺利完成学业。这是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学生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为毕业后步人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义务劳动类学生
各种类型的学校中学生是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的主体。教书育人是作学校的职责,而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有着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意义、形成良好的劳动品德、增强步人社会的适应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作用。教材管理部门利用学生进行工作,可以减轻教材管理的工作压力,给他们安排一些内容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如教材的清点、发放、日常库房管理等一般性工作。因此,在这期间,教材管理人员需要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检查,避免使其出现低级错误。
3.实践类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许多校内实训场所。作为学生实践实训的重要场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如秘书学专业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大学一年级就开设校内实训课程,将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办公室作为该专业的实训场所。学生通过学习秘书实务、现代礼仪、办公自动化、文件档案管理等理论课程,具备一定的管理、公关、写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果将这些学生吸纳到教材管理的岗位,他们在教材科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就能很快进人工作角色,进行教材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等工作,根据教材管理规定,做好程序性工作。
三、有效提高教材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做好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学生到岗后进行的第一道工作,了解教材管理的工作性质、特点、工作内容、要求,熟悉教材管理的流程,即选定、征汀、人库、整理、发放、结算以及在教材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适应教材管理工作、学习工作标准、工作行为习惯。管理人员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以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态度投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在教材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熟练操作某一项工作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对于第一次参与教材管理工作的学生,熟悉整个流程或部分流程所需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此,面对相对繁重而复杂的教材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学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显得尤其重要。管理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分小组管理,由接受任务的学生再次将任务细化为模块分给其他同学,在完成所分配任务的同时协助其他同学完成相应工作。
3.积极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供应对象为全体师生,教材管理部门同时也是服务部门,教材管理人员要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收集和提供教材信息以及学生对教材使用的满意度等方面坚持服务为先的宗旨,真正服务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全体学生的成长。学生参与教材管理源自于广大学生,他们更能准确反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教材科管理人员能够更方便、准确地了解师生对教材管理工作的要求、意见、建议,如教材质量、教材内容、教材服务内容的评价等,及时收集信息,使教材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拉近教材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根据反馈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有目的地改进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学生参与教材管理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4.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考核和评价的有效率
教材管理的工作职责是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员考勤、奖惩、评价等内容的规范和制度,对学生在实际参与教材管理中的表现和工作质量给予科学合理记载,对学生完成的管理工作给予恰当评价。例如,对学生完成的教材人库信息表与开学发到各个班级的教材数量进行核对查实,如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保证教材人库的准确率,减少退换货的工作量,同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有效检验和评价,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把学生在教材管理中的工作成绩上报给所在院部,作为学生年度评选奖助学金和优秀班干等评优活动的依据。反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