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i号)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同质化问题仍较为突出,影响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质量。
一、同质化的具体表现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这就是说,与学术型研究生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不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需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但是,部分办学者对这种新型学位缺乏清晰认识,思想上重视不够,在他们看来,全日制教育硕士不过是学术型硕士的压缩版或精简版,实践中基本上按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做适当“降格处理”。比如,在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时,都以发表学术论文为评价标准。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界限非常模糊,培养要求大同小异,培养内容基本一致,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脱离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目标定位,陷入追求学术性的误区。
(二)课程设置同质化
相当一部分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只是对原来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稍做修补,课程内容并没有实质区别。如某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核心课包括“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语文教学创新研究”“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新课改专题研究”“语文教育心理研究”,专业拓展课包括“语文新课改专题研究”“语文教育心理研究”。而该校语文教学论专业必修课则为“中国语文教育史”“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学科与课程研究”“语文教学实践创新研究”“语文教材论”“语文教育心理学”,方向限选课包括“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语文新课改专题研究”。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相比,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除个别课程名称稍有改动之外,绝大部分课程内容是雷同的。并且,该课程体系以理论性学习课程为主,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比较少,实践指导类课程严重不足。
(三)教学方式同质化
有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依然沿用培养学术型硕士的教学方式,以理论学习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为简便省事,任课教师通常把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合在一起授课。教学理念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没有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忽视了学生的构成主体—应届生无教学工作经验、无职业背景的特点。教学内容上,过多地关注学科概念、原则的灌输和知识的讲解,缺乏贴近教学实践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点拨,缺乏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鲜活实例。教学手段上,“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陈旧、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仍未改观。授课形式基本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教学能力的教学形式很少采用。
(四)学位论文同质化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过,相当比例的专业学位论文依然偏重专题性的学术研究。笔者评阅了某师范大学近期答辩的学科教学(语文)学位论文,发现近半数论文选题大而虚,不能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例如《论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镇西茶馆”中的语文教育思想探析》《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用、人文及审美》等。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从选题立论、资料收集到写作指导和答辩等各个环节均以学术性硕士标准统一要求,没有体现教育硕士注重应用研究的特点和职业特色。
二、同质化的原因探析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于2009年开始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录全日制教育硕士。一部分人仍然停留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认识的层面上,没有把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当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而是把它作为学校创收的手段和途径,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简单化等倾向。为方便教学管理或减轻教学负担,很多学校在培养学术硕士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带”培养专业硕士。相当一部分人则认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硕士仅有学制上的区别,全日制教育硕士不过是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压缩版。
(二)培养机制尚不健全
虽然国家出台了多个专业硕士培养文件,但是把文件精神内化为高校的具体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条件的准备。就高校而言,首先,没有根据学校的定位和专业方向的优势与特色,构建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其次,没有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新机制,包括教学基础设施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再次,没有建立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
(三)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材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与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教材不多,能突出专业硕士教育特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虽然高校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明确了各门课程的名称,但对教材基本没有统一要求。这样,实际教学中就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课程名称和学术型硕士课程完全相同或是稍有不同,但教材内容一模一样;教师与学术型硕士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二是课程实施“挂羊头,卖狗肉”,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毫不相干,而教师教授的内容或是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或是轻车熟路的内容。对于这样的内容,学生修完后照样拿课程学分。三是采用临时编写的教材(讲稿),教材质量不高。编写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不了解,或是采用“拿来主义”,照搬本科、学术型研究生教材,重理论、重概念原则阐释而轻能力养成和教学技能训练;或是“杂起种种”,从本科教材、学术型硕士教材及学术论文中进行内容筛选,形成“混合版”。并且,自编教材以纸质的、静态的居多,能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建立起紧密联系的视听材料和用典型课案制成的声像材料非常缺乏。
(四)师资力量丞待加强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队伍主体是教育学学术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还有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和少量校外实践导师。学术型导师具有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等优势,但大多没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或者长期远离中小学教学一线,不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部分导师受学术型硕士教学的经验和定势的影响,习惯于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数较多,为了平衡教师工作量,有的院校让其他专业的教师进入到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队伍。例如文学院(系)的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等教师遴选为学科教学(语文)的硕士生导师。这些教师基本上没有受过教育学专业的训练,教育专业素养不高。有的高校只有校内学术指导教师,没有校外实践性指导教师;有的虽然聘请了实践导师,但僧多粥少,况且,有的只是挂名而已,很少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
三、克服同质化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开展包括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培养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相关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师资的重要使命。大力推进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能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还能打造教育品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全日制教育硕士与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并重发展的理念,强调二者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不能厚此薄彼;同时,也应认识到二者规格不同,侧重点有异,培养模式又不能不分彼此。高校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牢牢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教师教育人才成长的规律,通过建立健全培养机制,探索、创新培养模式等,大力推进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
(二)健全培养机制,助推专硕教育发展
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要制定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标准,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标准;要健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法规,明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法律地位,为其入学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保障。高校要依据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积极推动教育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有利于选拔培养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的考试办法;要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成长规律和生源构成特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具体的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要积极探索全日制教育硕士管理新机制,包括导师遴选和聘用制度、质量考核制度、奖助制度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建设等条件保障制度,以助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实践取向,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为改变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较为严重的理论化倾向,必须突出教育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以教育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教师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突出“理论+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其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创新能力。[3es第一,要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压缩政治和外语等公共课课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专业课教学,而在专业拓展课中要增设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研究和实践指导课程。第二,加强教育专业课程自身以及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实质性整合,改变单独设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纯粹教育理论课程的做法,将这些课程的原理、规律、技术、方法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去。f41第三,要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取向的临床教学形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课堂实录分析、教育见习、实习、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第四,要落实教育实习。高校要与一批优秀中小学签订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同时,要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实习。
(四)重视教材建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就目前情况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材建设还远远滞后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要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和编写国内高水平教材相结合。[ses相关高校应组织开展对国外相关教材的比较研究,开展国际教材交流,引进适合国情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授课实际的国外先进教材。如果是采用编写教材,那么编写者应树立精品意识,而高校需加强教材的审定、审查工作,严把质量关。在具体的教材开发上,高校要结合本地基础教育的实践,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鼓励高等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发,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编写出鲜活实用的教材。教材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教材,又要有电子教材,要以主干教材为中心,研制多媒体课件,开发教学和学习软件,形成完善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案例库建设,广泛收集典型案例,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双师”队伍
针对目前高校教育硕士队伍大多由学术型导师兼任这一现状,一方面,高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对全体教育硕士导师分批地进行教育培训,定期邀请有经验的教育硕士导师交流培养经验,举办有关全日制教育硕士性质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策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并有计划地安排教育硕士导师深入中小学教学第一线进行调研或学习,让他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专业实践水平。对于非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硕士导师如语言学、文学等硕士导师还要定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另一方面,要拓宽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的来源渠道,广泛吸引和鼓励中小学及教育研究和管理部门的特级或高级教师加盟到教育硕士培养队伍。对于那些确实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或者有助于实践基地的建设、或者能提供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并能切实履行导师职责者,学校要适当放宽遴选条件,逐步建立起一支能真正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邵光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3);87-92.
[2]李子江.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倾向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0(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