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等教育环境下微课资源建设研究一一以中医学专业系列微课乃例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新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微课具有目标细小、内容精练、时间较短、结构紧凑等突出特点,有效地适应了基于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深人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围绕微课的内涵、设日、教学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教师和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纷纷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目前,“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在新背景下,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将引发教育的改造及其深刻变化。面对“互联网+”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微课之间渗透、融合和创新,促进微课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现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问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高等教育和微课的内涵和特点基础上,以微课资源建设为切人点,通过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并以中医学专业系列微课为例,探索新时期中医学专业微课资源建设的原则和策略。

二、相关概念

(一)“互联网+”高等教育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一些研究者探讨了“互联网+”的内涵。《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实质上,作为外推力,“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或新生事物)中的深度渗透、推动“被+对象”的改造及其深刻变化,创造“被+对象”发展的新生态,提升“被+对象”的科学发展水平。

对于高等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将以信息资源为根基,以信息资源供需匹配为本质,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高等教育领域之间渗透、融合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彻底释放信息的“话语权”,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形成“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相协调、相融合”的教育新生态。这种新生态将涉及“互联网+人才培养”“互联网+科学研究”“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国际合作交流”和“互联网+管理”等基本职能角度的五个模式以及“互联网+学校”“互联网+教师”和  “互联网+学生”等受影响对象角度的三个模式从系统角度,上述模式是一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生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二)微课

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微课具有基于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良好适应性,有益于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由低级到高级,微课的概念认识经历了“微资源一微教学过程一微网络课程”三个发展阶段

从广义角度,微课属于课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相互联系的实体。依据课程的外延视角,微课需要具有计划、目标或标准、教材、资源等四个要素。通常,微课是常规课程的微化处理结果,即围绕特定的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如:10分钟以内)的条件下,浓缩计划、细化目标、凝练内容、明确方法,形成紧凑型资源。从狭义角度,微课属于教学资源,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其中,前者将微课纳人课程范畴,关注于完整的教学过程后者将微课限定于数字教育资源范畴,关注于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课程资源,是前者的呈现形式。

作为“微课”词汇的核心元素,“微”具有相对性。从内在角度,“微”具有原子性(即逻辑上的完整性)。微课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核心点,例如,概念、定义、原理、定理、方法、技术、模型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或任务、项目、操作等方面的教学环节。这种原子性体现了微课的局部特征,突出知识的碎片化。从体系角度,“微”具有再组织性。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微课可以借助核心点(即原子性)之间关联,建立微课之间(或微课与其他对象之间)的链接结构,催生较大的微课(甚至微课程)或服务常规课程的核心活动,有效地促进知识建构。其中,链接结构不仅是面向某一门课程内部的线性结构,而是面向课程群(甚至专业和学科的内、外部)的非线性结构。这种再组织性体现了微课的外部特征,突出知识的系统化。

三、微课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微课是一种依托数字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目的的微教学活动。因此,微课具有突出的资源性。针对微课资源建设,设计和开发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关键,组织是资源集成、共享和重用的重要基础,平台是满足学习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展现微课价值的重要媒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尝试,微课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微课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方面。在微课开发方面,张一春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拍摄制作技术和开场2分钟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微课制作策略。周贤波依据学习者角度,从表现形式、时间控制、内容选取、配套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微课设计策略。余胜泉等利用学习元(LearningCell)思想,从课程分析、内容分析、设计开发、包装聚合、应用、评价与修改方面提出了微课开发模式,阐述了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实现。刘名卓等提出了微课设计的概念模型,呈现了设计的内涵和外延,能够指导微课设计、开发、评价和共享。为了体现微课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刘爽等以ARCS模型为视角,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界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微课的设计要点

在微课资源的组织方面。一些研究者开展了基于本体模型、知识地图的微课资源组织研究工作。马风娟利用语义本体技术,构建微课本体模型,提供语义知识层面上的统一表达和理解,实现网络微课资源的知识组织和共享利用。杨光利用知识地图,通过知识划分,设日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组织架构

在微课资源平台方面。目前,国内外已出现一些微课资源网站,如:Khan Academy(可汗学院)、TED-Ed,  Watchknowlearn、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广东省学与教融合竞技云平台等。在平台设计、主要功能、微课资源等方面,上述的一些资源网站各有特点。为了适应移动环境下微课资源使用需求,有研究者开展了基于Android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研究工作,提高微课资源应用与移动学习需求之间的适用性。利用云计算的特征,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设计、云平台与微课展示之间融合途径

发展至今,微课的认知不足是制约资源建设的侄桔。据调查,50.43%学生不了解微课微课功能定位偏向于教师专业发展而忽视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等。微课资源建设聚焦于常规课程的碎片化处理,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资源制作,生成了大量的微课资源,但是尚未重视微课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两个范畴之间融合,导致资源建设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有效学习。新时期,“互联网+”教育将倒逼微课加速发展,加快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微课资源建设中的深度渗透进程,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和价值。

四、基于“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微课资源建设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建设处于战略地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为了适应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需求,微课资源建设将成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微课资源建设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学习方式已经由数字学习(E-Learning)延伸至泛在学习(U-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将成为微课资源建设的重要外推力。对微课资源建设而言,这种延伸包含了学习需求拓展和学习模式矛盾两方面的挑战。

在学习需求方面,上述延伸所包含的挑战在于:最大化地满足更广泛学习者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快速便捷获取资源的学习需求。这里以中医学专业课程为例。一方面,目前,中医药科学知识普及和传播需求日趋强烈。学习者已经超出在校学生的实际范畴(如: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等)和国家范畴。例如,健康人群需要获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资源,提升中医药认知度。微课资源建设需要适应“人人皆学”教育环境,提高资源服务的广泛度。另一方面,学习行为突破了时间、地点和施教者限制(如:学习者所处的当下、当地和所求的施教者)。学习者在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教师约束之外,开展自主、协同或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借助随身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教学名师(或名老中医)的教学视频资源,自主学习精、气、血、津液、神之间关系,理解五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也将提升资源获取的快速性和便捷性。第三方面,面对上述的学习者和学习行为的变化,兼顾资源获取的快速性和便捷性需求提升,这将促生资源获取的发散性需求。例如,学生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气和血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等学习需求,获取先修学习资源,以便深化关系的理解亦或进一步地产生其他的学习需求,深人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如:特定证侯的基本病机、方药使用等等),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如果上述情况源自于群体性的协同学习或探究学习,那么这种发散性需求将更加丰富、多样和迫切。这种发散性需求将提升资源服务的深人精准度需求,加剧资源推送的智能性。例如,“人体之精贮藏于脏腑组织器官中”。针对上述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接受:源自于知识脉络的精贮藏知识的学习提示及其资源推送、源自于资源包内的相关问题弹出等等,激发持续的学习动力,深化学习效果,促进系统化学习。针对上述两方面的学习需求拓展,微课资源建设需要适应“处处皆学、时时可学”教育环境。

在学习模式方面,这种延伸加剧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学习者可能会偏执于碎片化学习,满足于内容精练、短时高效的某一个(或几个)微课学习过程,缺失知识体系的建构意识,导致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例如,针对《中医内科学》的特定证侯,证治分类的微课资源将有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如:理论讲授型、临床实践操作型、名老中医经验讲座型等资源。但是,如果学生忽视相应证侯的其他知识点(如:病因病机、诊查要点、经典医案等)或上一层次知识(如:相应系列病证的特征乃至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等)的系统化学习意识和动力,以及忽视“理论和实践相融、学和习相长”,那么这种单纯的碎片化学习将不仅影响中医内科病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而且从知识衔接角度,这种学习无益于感悟到内科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作用,影响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微课资源建设需要正视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扬碎片化学习之长,补系统化学习之短。

(二)微课资源建设策略

新形势下,微课资源建设需要真正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借助互联网思维,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最大化水平,更好地适应“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教育环境。其中,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且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微课资源建设需要从微课内涵的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关注微课的原子性、可组织性,融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建设,保证常规课程的微化处理质量和实效。

首先,原子性涉及核心点的逻辑完整和碎化粒度适当两个方面。其中,碎化粒度是微课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兼顾逻辑完整性的基础上,设计者需要构建粒度级别,明确核心点的大小程度。级别越高(低),粒度越粗(细),核心点将会越大(小)。因此,碎化粒度的级别对应着知识的碎片化程度,反映了核心点的综合程度。以《中医诊断学》为例,针对“望诊”部分,“望舌质”涉及舌的神、色、形、态以及相应的舌象特征、临床意义和机理分析。针对构建知识的碎化粒度级别问题,一方面,从纵向角度,上述的“舌的神、色、形、态”知识点可以作为“望舌质”的下一级粒度,分别确立为微课的核心点亦或从横向角度,舌象特征、临床意义和机理分析作为“望舌质”的下一级粒度,分别确立为核心点。例如,利用纵向角度,  “望舌态”微课围绕疹软舌、齿痕舌等常见病理舌态,介绍舌象特征、临床意义和机理分析等内容,保证逻辑完整性。另外,核心点的过大和过小均将影响微课的应用实效。例如,结合认知负荷理论,核心点过大将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最后,在用户思维指导下,利用简约思维、极致思维和迭代思维,碎化粒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微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和反馈循环的推测过程,实现微课的定位准确、设计简洁、体验优良和完善及时。微课资源需要呈现给学习者,在最终学习者实际看到、亲身体验之后,进一步明确需求,不断获取反馈意见,完成资源的修改完善。

其次,可组织性涉及资源的融合性、互动性及其在移动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虚拟性。融合性主要体现微课之间及其与常规课程、其他扩展知识之间互联关系的资源组织特征,是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保障。例如,针对中医学专业,围绕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医学基础/经典/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系列课程,微课资源的关联性不仅限于课程内部的纵向连贯性,更要关注课程之间、课程和扩展知识的横向衔接性。上述的融合性将从全局角度延展微课的粒度级别,强化知识的网状联系,保证知识汇聚的高效性,充实知识地图。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学习服务过程中微课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主要涉及需求发送的便捷性,资源传递的快速性、稳定性以及信息交流、沟通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性,以便提升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其中,信息交流、沟通和反馈渠道是检验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移动环境中,适应性主要涉及资源大小和格式的设计、关键资源的推送量、资源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等问题。例如,针对智能手机的学习工具,视频应选择尽可能通用的格式,用户界面设计不宜复杂等。虚拟性涉及微课的模拟、仿真资源建设问题,拓宽实验、实与实践操作空间,丰富技能考核手段。例如,通过操作型微课,中医学专业学生通过3D仿真人体系统和人体穴位,进行模拟实训或技能考核。这种空间需要兼顾单人学习需求和多人协作学习需求。

最后,上述两方面隐含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和创新。大数据技术能够运用到资源使用数据处理过程中,即在收集数据基础上,获取微课资源建设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某种可能性。例如,通过采集学习者的身份、地理位置、资源访问行为、反馈意见等数据,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哇,发现特定学习群体的潜在学习需求、资源体验需求等,为资源的完善、修改、推送提供参考依据。这就需要牢固树立数据及其再利用意识。在微课资源建设的虚拟化过程中,物联网将有助于实现实验、实训和实践的模拟性、仿真性和远程性,提供虚实相融的学习体验。基于云计算的微课资源平台能够提供资源上载、访问、下载、审核、维护、使用与安全控制等功能,不仅能够降低软硬环境建设成本,提高数据维护及其质量控制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微课的可组织性和标准性,保证微课资源的“量”积累及其“从量变到质变”。这就需要关注跨界共建、广泛共享的平台建设模式。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