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文化功能决定了它在校园教育与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中,发挥着“第二课堂”的独特教育功能,起到了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y。但在传统主体性教育思想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与文化传播土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主体间性理论是由拉康首先提出,认为主体与主体间是一种共在和谐关系,是相互理解与沟通,主体间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体间性理论逐渐受到关注并走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馆馆员与其服务对象学生读者是两个主体。主题间性教育理念强调从单一的主体性转换到交互的主体性,即高校图书馆馆员主体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以华侨大学图书馆为例,探索高校学生以社团形式主动参与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实践,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才目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
图书馆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收藏、整理、提供使用信息载体的信息服务、教育、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机整体。作为图书馆重要职能之一的文化传播职能,是指图书馆通过其不同的土作方式把馆藏文化、图书馆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现象扩散至读者和社会的过程,使其发挥自身的功用和效能。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其一通过面向学生读者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传播文化,其二通过面向师生读者图书文献收藏借阅传承人类文化。图书文献收藏借阅是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土作,本文不再赘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包含影响人的思想、增进人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理念,表现出了教育的行为。
2 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意识,赋予高校图书馆一种主体性的地位。高校图书馆文化具有传承性、自律性、自觉性和动态性,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决定了图书馆本身的主体性。主体论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土具,在方法与方式上的机械化、程序化,造成了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文化品质内涵的缺失以及人文关怀的失落,缺乏以人为本的文化向度,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多为单向式传递及对象化处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20世纪90年代末期,教育领域逐渐以后现代主义视角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进行修正。主体间性的依据在于人的生存本身,作为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人与他物的关系不再被认定是“主体一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消解了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片面性。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两力一主体,实践主体间性的“我一你”关系,以图书馆资源为中介,通过文化教育活动,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图书馆文化传播重视图书馆员这一主体的教育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另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及生命意义。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沿承并超越主体性教育理念,是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的价值取向与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