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有好老师,才能教好学生;有好学生,才能有好社会”,所以“良师兴国”有其道理。小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由此,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是目前国内专业小学教师培养和输出的重要机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小学的教学质量。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它具有与之紧密相关的结构和发展进程,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专业认同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
教师资格证“国考”之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无需参加考试即可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教育部201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2015年开始,全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师范类高校(专业)不再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参加“国考”合格后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种考试制度的改革已经让师范类高校(专业)本科学生感到“巨大的失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优越性”的丧失,是否已经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继而是否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再次成为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问题。该课题的研究无疑对确保和提高未来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促进小学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教师资格“国考”后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部分本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9份,有效问卷222份。回收率99.6 % ,有效率为92.5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1)性别抽样分布:男生12人,女生228人;(2)专业方向抽样分布:中文80人,数学80人,英语80人;(3)生源地抽样分布:大城市80人,中小城市77人,农村83人;(4)年级抽样分布:一年级60人,二年级60人,三年级60人,四年级60人;(5)志愿填报抽样分布:第一志愿156人,第二志愿44人,第三志愿12人,调配28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李运华编订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由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知认同和认同效能4个因子组成,共17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5点自评方式,得分越高,表明专业认同度越高。通过5P55 19.0效度检测,KMO=0.90 , Bartlett' 5球形检验在0.001水平上显著,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Cronbach'5 a系数为0.87 , 4个因子的Cronbach'5 a系数分别为0.84,0.78,0.75,0.830
(三)调查实施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中文、数学、英语三个方向各一个班,每班随机抽取20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当场发放和收回问卷。
(四)数据分析
调查所得数据使用5P55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
从表1可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仍然较高,均值在3.57 } 4.34之间。四个维度中,认知认同最高,即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和认同程度最高;价值认同最低,标准差值最大,即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价值、情感和信念的认同最低,认同度离散度较大。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男女学生专业认同度均较高,女生认同度高于男生。对专业认同一级维度的性别差异进行独v.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在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女生认同度均高于男生,但男生在认同效能维度上高于女生。在0.05水平上,认知认同维度性别差异显著,这与教师资格“国考”之前学者的研究保持一致。
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和社会传统的职业刻板印象导致。这一点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男女学生严重失调的比例明显可见。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来源地差异分祈
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来源地进行独v.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在实践认同、价值认同、认同效能和认知认同四个维度,来源地为大城市的学生专业认同度均高于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0.05水平上,来源地不同的学生在价值认同和认同效能两个维度差异显著;在实践认同和认知认同两个维度(P > 0.05)差异不显著,这与教师资格证“国考”之前基本一致。以上,反映各专业方向认同度均较高。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数学、语文、英语方向学生。对专业方向认同维度进行独认样本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7),在0.05水平上,数学、语文和英语三个方向(P > 0.05)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方向专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在实践认同、价值认同、认同效能和认知认同四个维度P>0.05,差异不显著。
对小学教育专业认同不同年级的L5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0.01,0.05,0.001三个水平上,不同专业方向一级维度上相互差异均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方向均为当前小学主干课程。所以专业方向间差异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其一,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学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要好于农村,农村学生不愿意回农村当小学教师;其二,农村学生受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低、没出息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学生;其三,由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形势严峻,与非教师教育高校和专业学生,特别是重点高校学生相比优势不凸显,甚至处于劣势,导致农村来源学生专业认同度低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价值认同和认同效能维度产生显著差异。
(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方向认同的差异分析
由表5可见,在专业方向维度,均值在3.87以上,反映各专业方向认同度均较高。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数学、语文、英语方向学生。对专业方向认同维度进行独认样本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7),在0.05水平上,数学、语文和英语三个方向(P > 0.05)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方向专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在实践认同、价值认同、认同效能和认知认同四个维度P>0.05,差异不显著。
对小学教育专业认同不同年级的L5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0.01,0.05,0.001三个水平上,不同专业方向一级维度上相互差异均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方向均为当前小学主干课程。所以专业方向间差异并不显著。
(五)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年级差异分析
通过表8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认同均值在3.7137一4.0953之间,认同度均较高。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年级排列依次为:大二、大一、大四、大三。按年级对专业认同进行一级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如表9),在o.ool水平r,不同年级学生在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维度(P<o.ool>差异极其显著;在o.o5水平上,认同效能(P < o.o5 >差异显著,认知认同(P > O.O5)差异不显著。
对不同年级小学教育专业认同的L5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0.01水平上,实践认同维度,大一和大三年级之间相互差异显著,大二和大三、大四年级之间相互差异显著;认同效能维度,大三和大四年级之间相互差异显著;价值认同维度,大二和大三、大四年级之间相互差异显著;认知认同维度,不同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其一,取样学校、学生校情和学情的特殊性;其二,大二学生随着学习的深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了解逐渐加深,专业认同度也随之提高;其三,大二学生开始下到一线小学教学实习,随着其与小学生情感的逐渐加深,认同度达到最高。同时,由于年级之间、实习小学之间情况的不同,造成不同年级在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这种认同又导致认同效能产生显著差异。其四,大三学生经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处于学习倦怠期,专业认同度有所降低。大四由于就业需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择业更趋理性和现实,对专业重新审视和关注,导致专业认同度再次提高。
(六)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志愿差异分析
由表10可见,小学教育专业不同志愿学生,专业认同均值在3.6086一3.9767之间,认同度均较高。专业认同度按志愿排列依次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调配志愿。在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同效能水平方面,小学教育专业自主选择志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因子均比其他志愿学生高。不同志愿学生专业认同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11),在o.ool水平r,不同志愿学生在价值认同维度(P < o.ool >差异极其显著;在o.o5水平上,认同效能(P < O.O5)差异显著,而在实践认同和认知认同两个维度(P > O.O5)差异不显著。
对专业认同不同志愿的L5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0.01水平上,价值认同维度,第一、第二志愿与调配志愿之间相互差异显著;实践认同维度,第一志愿与调配志愿之间相互差异显著;认同效能和认知认同两个维度,不同志愿之间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就业意向导致其对专业价值认同度发生极其显著差异,这种认同度差异又造成了专业认同效能产生显著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教师资格证“国考”后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度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第二,性别方面的专业认同度差异仍然明显,女生整体专业认同度仍远高于男生;第三,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度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专业认同度随着年级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态势;第四,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按照志愿填报先后顺序,专业认同度依次降低;第五,在学生来源地方面,专业认同度呈现为按照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顺序依次降低;第六,在专业方向方面,学生专业认同度趋同无显著差异。
(二)建议
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的实施,对原本毕业即可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考试本身的局限性,即便“国考”也很难准确测试和鉴定出学生真实的教育教学能力,致使众多非师范类不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或者具有“假性教育教学能力”f4〕的学生也能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甚至成为“站在讲台上的非专业教师”。这可能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构成冲击,降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继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对“国考”进行深人研究,对教育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确保学生“国考”通过率,保持和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升专业认同度。虽然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整体专业认同度较高,但也存在着不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度起伏,调配志愿学生专业认同度低,专业优势不凸显,就业竞争力低等严峻问题。如果不能增强专业特色,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知名度、认同度和就业率,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
2.增强课程实效性。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存在课程特色不明、课程设计雷同、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导致不同年级间实践认同产生显著差异。只有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指导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3.强化专业认同教育。专业认同教育是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环节。要扎实做好大一新生专业认同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男生、大三学生、农村生源学生、调配志愿学生这些专业认同度偏低学生的教育。抓反复、反复抓,方能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的教学实习,是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也是教师之初体验,更是全面了解小学教师现状的重要环节,教学实习的感受和体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小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明确小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