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对康复做了新的定义:康复是帮助经历着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的一系列措施。现代康复措施不仅包括康复医疗的措施,还包括康复教育、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的措施。
现代康复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职业活动。康复从业人员是经过专业训练、拥有不同从业资质的执业资格人员,接受不同专业和领域的高等教育。现代康复团队成员至少包含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营养治疗师、假肢矫形师、康复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职业康复师、特殊教育教师、康复护理师、文体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界定的健康服务业产业范围包括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即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在资本市场看来,国内的医疗卫生行业有望迎来巨大的变革和全新的投资机会。
健康服务不同于医疗服务。医疗服务需求的前提是生病,这个需求的弹性小,服务特殊性强,市场机制作用受限。而健康服务业是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前移和后延,生病不是前提,而需要少生病、生小病、晚生病,消费者福利增加,这个市场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市场机制作用很大。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7%,其他发达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
康复服务的发展,取决于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欧美发达国家,每10万人中约有4070名康复治疗师;日本每10万人约有30名康复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我国每10万人口中仅有约2名相关从业人员,且是不符合国际认可康复治疗师职业标准的人员。我国现有的康复人才规模过小,专业性不高,且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与康复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差距较远。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8500多万残疾人,其中有近60%残疾人有康复需求。残疾人巨大的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提供者的规模、质量以及服务效果均存在差异。
高等教育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为此高等教育体系设置要合理,许多专业、课程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科研或教育成果转化速度,通过教育最终产品人力资本来实现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康复综合性大学,专门培养康复科学专业人才是大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