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动词表示人们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种种反应,如情绪、情感、意愿、意志、态度等。这是一种基于主观情感判断的语义类别,在以往的研究中,其范围并未达成一致。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文雅丽(2009)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心理状态动词。
文雅丽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点,依据语义特征([+心理状态〕:表示情绪、情感、意愿、意志倾向等方面的心理现象)和功能框架(Os f人」+V [p] , Os f人〕+(很)+V[p] + (0[N, V, S] ),③S[人〕+V [p]+在/于+0 [N, V])共界定出431个心理状态动词。在这431个心理状态动词中不乏有生僻词,这些生僻词甚至对于母语者来说也不一定熟知,比如:自馁(义:失去自信而畏缩),拂意(义:不合心意;不如意),侮慢(义:欺侮轻慢)等。
鉴于我们的研究内容是留学生习得心理状态程度量级的情况,若留学生对心理状态动词的词义不熟知,必将影响其习得的结果。于是,我们对文雅丽所鉴定的心理状态动词进行了修订。首先,我们考虑《汉语水平汉字与词汇等级大纲》 (2001)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重要依据,遂参考其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动词,初步归纳出98个心理状态动词如下: 爱、哀悼、爱好、爱护、爱惜、熬、不堪、不惜、不在乎 操心、吃惊、愁、崇拜、崇敬、出神、担心担忧、惦记、发愁、发火、放心 愤恨、甘心、感激、感慨、关心、关怀、顾虑、挂念、害怕、恨、后悔、怀念 欢喜、悔恨、嫉妒、讲究、惊、敬爱、绝望、可怜、渴望、满足、梦想、迷 蔑视、怕、盼、盼望、佩服、期待、期望、气、钦佩、轻视、热爱 忍、忍耐、忍受、容忍、舍不得、舍得、生气、失望、思念、讨厌、体谅 体贴、同情、痛恨、希望、喜爱、喜欢、畏惧、无意、嫌、羡慕、想、想念、向往、欣赏、心疼、厌恶、原谅、愿意、在乎、在意、指望、重视 追悼、自愿、尊敬、尊重 然后,为了更进一步保证留学生对我们要研究的心理状态动词有足够的认识,我们选取了两套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并逐个检索这两套教材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动词,分别得到了两组不同的心理状态动词集合如下:
最后,为了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留学生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动词的习得情况,我们取以上两个心理状态动词集合的交集作为我们的研究范围,于是我们得到了83个心理状态动词,它们分别是: 爱、爱好、不堪、操心、吃惊、崇拜、仇恨、出神、担心、发愁 发火、放心、甘心、感激、感慨、顾虑、挂念、关怀、关心、害怕 恨、恨不得、后悔、怀念、讲究、绝望、可怜、渴望、留恋、满意、满足、梦想、迷、蔑视、怕、盼、盼望、佩服、期待、期望、钦佩、轻视、忍 忍耐、忍受、容忍、舍不得、舍得、生气、失望、思念、贪图、体谅、体贴 同情、痛恨、妄想、畏惧、无意、希望、喜爱、喜欢、嫌、嫌弃、羡慕、想念、欣赏、忧虑、原谅、愿意、在乎、在意、珍惜、指望、重视 注重、自愿、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