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法》共16章、272页,而李叔同的《修得法》只有3章,总共也只有14页。前文提到李叔同用了“掇拾”这两个字,我们分析的重点就在于他选择(掇拾)了原书的哪些?也就是说,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内容,目的何在?在明确这点后,更需要弄清他到底补充了哪些自己的观点(间以己意)?
紧接着上文引用的《绪言》后,就是《修得法》的《第一章图画之效力》。经过比较可以发现《第一章图画之效力》的内容来源于《教授法》的《第二章图画于人世之价值》。仔细对比二者,可以了解到李叔同只是对原著的重点做了翻译,并没有添加自己的观点。⑤但是,有一点值得推敲的是,李叔同这篇文章题为“图画修得法”,前文中也分析了他是为了给国内的学堂教育提供图画教授的具体方法,那么他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明如何修得图画,但他却选择了从说明图画的效力开始。这说明原著中对图画效力的说明令他认同,与《教授法》的作者们一样,他也认为在介绍如何修得图画之前,有必要先说明图画具有怎样的效力。我们就来看一看他认同的“图画之效力”是怎样的。
这一章是谈图画对人类社会整体的效力。先从人类“说的语言”与“写的文字”的产生说起,人类为了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而发明了“语言”与“文字”这两种符号。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思想感情也日益复杂,“语言”与“文字”意图要完全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时,就会面临两个缺陷“冗长”且“粗略”,而图画作为同样可以表达人复杂的思想与感情的符号则“简明”而“具体”。
看到这里后,我们便可以知道李叔同选择在开篇说明“图画之效力”的目的了。这里虽然说的是图画的效力,但实质上是为“图画”做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新的定义。中国的儒家传统是“文以载道”,在李叔同所处的时代图画仍被认为是文人墨客闲暇时的娱乐。而在这里图画被定义为“与语言文字相同都是可以反映人复杂的思想与感情的符号,而且图画比语言更为简明而具体”。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符号”来定义图画,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对于“绘”(画)的认识,这是基于西方符号学的定义。
中国儒家传统的说理方式讲究论述要从“正名”开始。荀子的《正名篇》便是阐述正名之重要性。后来孔子也主张“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讲“图画修得法”,首先要为图画“正名”,也就是对图画做定义。这里不仅把图画与文字并举,并进一步指出图画是比文字还先进的符号。在《教授法》的《绪论》中作者们提到对英美教育的借鉴,开篇的这个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图画的定义,已经是源自西方的观点了。
接下来,李叔同继续按照《教授法》的观点,更为具体地说明图画的效力。在大方向上,从两个角度划分图画的效力:一、实质上;二、形式上。然后,再细分,把“一实质上的效力”又分为两方面:一、作为“普通技能”的图画;二、作为“特殊技能”的图画。这种逐步分项具体说明的方法也是遵循西方逻辑学的说理方式。我们先看图画实质上的两个效力:一作为普通的技能、二作为特殊的技能。
作为“普通技能”的图画,依然是通过与语言的比较来说图画。既然图画与文字都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符号,如果用文字写的文章不都是娱乐的话,图画也不都是娱乐的。如果语言的发达与社会的发达有关,那么图画的发达同样与社会的发达有关。这处的说明可以理解为,语言与图画都是人类发明的符号,所以符号的程度越精密也标志着发明这个符号的人类社会越发达。
作为“专门技能”的图画,它是美术工艺整体的源本。举出了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时,英国人意识到自己国家工艺品的低劣现状后,政府定图画为国民教育的必修课,不过数年英制的工艺品变得优美,让欧洲各国震惊。又提到法国举办世博会后,政府投入财力劳力发展图画教育,遂成为美术大国,美国、日本向法国学习,这两个国家的美术工艺也日益进步。
以上的作为普通技能的图画可以理解为“图”,作为专门技能的图画可以理解为“画”。《教授法》在《绪言》中就提到要借鉴欧美图画先进的国家的理论与经验。在这里正是介绍了欧美美术发达国家发展图画的历史经验。作为普通技能的图画,也就是“图”的精密程度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程度。作为专门技能的图画,也就是“画”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艺术整体的水准。也就是说,图画的发展程度与国家的科学与艺术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我们已经看到,在图画的效力中先是为图画正了名,与语言文字并举甚至凌驾于语言文字之上,言外之意是美术比文学还要重要。紧接着说,图画的发达程度与社会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因为后面提到了英国法国,所以可以理解为图画发达的国家也是在那个时代近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
在这里是从世博会召开后的西方的视点,也可以理解为“近代的视点”来重新定义图画,阐述图画与一个国家的近代化程度的关系。图画是衡量一个国家近代化程度的标志。“图画”是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绘”的,它是象征着“近代”的名词。李叔同在第一段中提到了“绘”,但他没有用“绘”而是“图画”,这是因为“图画”是一个有着近代意义的概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绘”的近代的新定义。《图画修得法》的目的不仅在于说明如何修得图画,还在于提出“图画”这个具有近代意义的新的美术概念。
在前文中提到的1902年《教育世界》上刊载的《小学校拟章》以及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里都出现了图画这一概念,但究竟图画是什么却没有明确详实的定义。通过《教授法》,李叔同体会到“图画”这个概念既是中国传统的“绘(画)”之概念的继承,又是“绘(画)”之概念的变革。“绘(画)”是中国传统的美术概念,而图画是标志着近代的新的美术概念。“图画”这个美术概念先是从西方传到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李叔同在明治时期的日本接触到并理解到了它的深意,然后他把这个概念介绍到了中国。《图画修得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对“图画”进行了准确定义的文章。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图画与人生》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丰子恺提到,不应把“图画”等同于“琴棋书画”的“画”,不应把画画当作一种娱乐,一种游戏,是用来消遣的。中国有许多人把音乐、图画看成与麻将相似的东西,这是由于“琴棋书画”这个词的流弊。丰子恺区别“图画”与琴棋书画的“画”,指出音乐与图画都不是娱乐消遣的观点,其源头应该是他的老师李叔同。
不仅“图画”这一概念是标志着近代的词汇,纵观《教授法》整部书的构成也是有着近代时代特点的科学的构成。这可以从《教授法》的目录看出。它的目录是这样的: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图画于人 世之价值。
第三章、图画于普通教育之价值及目的。
第四章、图画教授法之沿革。
第五章、图画之种类附毛笔画与铅笔画。
第六章、小学应教授之图画之形式。
第七章、教材之选择排列及细则。
第八章、实物模型标本。
第九章、教室之准备附教授用具。
第十章、儿童用具及使用方法。
第十一章、图画教授法之种类及实施之注意。
第十二章、教授之样式。
第十三章、教授上训练上及其他之注意。
第十四章、教授例。
第十五章、图画科与其他学科之联系。第十六章、黑板画练习之必要。
而各章的内容也条理清楚,详细周密。比如第二章分为作为普通图画之价值、什么是图画、图画习得是容易的、作为专门技术之图画价值、图画于知识发达之价值、图画于德性涵养上之价值。第三章分为图画适应儿童身心之发达、巴黎图画教育万国会议记录、图画作为义务科之必要、小学校令实施规则、教授之要旨。
《教授法》的构成很可能是根据英国或美国的图画教育教材。《教授法》虽然不是学术著作,只是一本有关小学美术教育的教材,但它基于近代的“科学”的观点详实地讲解了图画教育的方法。这样的书籍李叔同在中国国内是从未接触过的,他意识到这是按照西方的科学的教科书体系组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认识到了它对于国内学堂教育所具有的指导价值。
在《修得法》刊载的一个月后,也就是1906年1月,李叔同靠一己之力出版了《音乐小杂志》(以下略称《小杂志》)。从封面的设计到文章执笔,从画插图到译日文,无不出自李叔同一人之手。在《小杂志》上他谱写的歌曲有一个区别于他在国内创作的歌曲的最大特点,这就是全部都是用五线谱谱写的。在《小杂志》的题为《昨非录》的一篇文章中他说:“十年前日本之唱歌集,或有用1234之简谱者,今则自幼稚园唱歌起,皆用五线音谱。吾国近出之唱歌集与各学校音乐教授,大半用简谱,似未合宜。”他认识到国内的音乐教育基于简谱而不是五线谱的教学,跟日本相比是不够科学的,是落后的。留日前,他曾出版了简谱书写的歌唱集《国学唱歌集》,留日后他对此耿耿于怀,同是在《昨非录》中他说:“去年余从友人之请,编《国学唱歌集》,迄今思之,实为第一疚心事。前已函嘱友人,毋再发售并毁版以谢吾过。”来到日本后,通过“耳闻目染”李叔同认识到日本的教育体制更为科学,意识到中国无论图画教育还是音乐教育,最当务之急的乃是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有理论体系的、说理具体明晰的教学方法。
再次回到《教授法》,在《绪言》的最后作者们这样说:“斯状态不应长久继续,如今事关图画教授大革命之时机已成熟,余辈应肩负图画教育前途之大光明之一闪。”这里说的“斯状态”是绪言中提到的当时日本图画教育还落后于英国法国的状态。这一说明表达了虽然日本的图画教育进步于中国,但教授法的作者们依然看到了教育现状的不足,抱着振兴日本图画教育的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同样也是李叔同所具有的,基于中国落后于日本教育的现状,李叔同的使命感则更为沉重与刻不容缓。
在留学前夕,李叔同在他填词的《金缕曲》(贺新郎)中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与振兴中国的使命感在留日后,在接触到日本举国近代化进程的扎实步伐后,则更为迫切与强烈。在《小杂志》中他撰写的歌曲《我的国》的歌词是这样的:“东海东,波涛万丈红,朝日丽天,云霞齐捧,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万岁。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万岁。”
清末政府虽腐败而势弱,但光绪帝与臣子们也在努力寻求发展进步的方法。他们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只有加快近代化的进程才能使国强。强国之根基在发展教育。前文中提到全国上下已经意识到了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一些教育的新制度已经陆续出台,各地的学堂甚至聘请日籍教员广募人才。留日前李叔同已经创作了《国学歌唱集》。这本书在当时报上的广告是“师范学校,中学校最善之教本”,说明这是一本音乐教科书。
通过《修得法》我们可以看出,李叔同虽然是赴日留学的学生,但在他的思想与灵魂深处具有着一个教育者的强烈使命感。正是这个使命感驱使他积极学习近代的科学教学方法,并把它们介绍到中国国内,为国内的学堂教育提供详细而科学的理论知识。到达日本数月间,他执笔了《图画修得法》,创刊了《音乐小杂志》。李叔同留学日本学习艺术,目的也许就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学成归国后投身可以提高国人整体素质的,可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