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供给”的内涵与取向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7日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而,不能强调一侧,忽略另一侧。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就是要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精准供给”。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同样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这是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的最直接要求。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解决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入手,既要解决需求端(受教育者)的问题,更要解决供给端(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各类培训机构)的问题,给受教育者提供多种自主选择教育的机会。因此,“精准供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也是首要任务。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y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瞄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运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跨界思维,改变原有的固化模式,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供给”,要坚持以下价值取向。

(一)“瞄准未来需求,满足个性需要”奠“精准供给”之基

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高校一方而要力促科技与社会经济文化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针对科技产业、商业模式从“链式”向“生态圈”演变的态势,结合产业、服务、科技等多链融合发展趋势,精准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规律和新趋势。另一方而,高校要把握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针对新业态下学生思想、行为等方而“任性”的特点,按照从“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推动”转变的教育改革理念,遵循以新心态贴近、以新语态交流、以新形态引领、以新网络生态呵护的原则,坚持以兴趣和自我价值实现为驱动力,以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结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和坚实基础,推动新学制、新课程、新师资、新环境、新评价的蓬勃发展,打造立体、综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供给新生态,全而提高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

(二)“突出问题导向,厘清模糊认识”树“精准供给”之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未来的企业领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形成良好创新创业习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要以社会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窄化”和“泛化”的论辩、“现实功利化”和“遗传代码”的反思、“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思辨,以及“全而性”与“个性化”、“以创促就”和“以就促创”等认识模糊和观念障碍问题,针对“校外经验复制”“本校特色缺失”“冷热不均”“供需、产学脱节”等现实问题,以“供需协调共振”为出发点,两端共同发力,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来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修正和弥补机制体制缺陷,提升结构的整体效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同时,高校应充分兼顾“素质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二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相互嵌入、藕合,最终实现完美结合。

(三)“促进主体协同,融合嵌入共享”筑“精准供给”之形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己步入发展的黄金期,围绕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赖文化资源、独具办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清华大学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东北师范大学的“广谱式”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己成为国内创业教育的新范式叫。国外哈佛大学的“注重实践”、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川等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而“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个人”数据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保障,为“主体参与协同,融合嵌入共享”提供了新的藕合点,为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载体。因此,整合与建立域内“高校双创联盟”,探索“校校、校企、校地”以及跨地域、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成为营造立体化、全方位、无界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