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文献回顾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3日

国内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可行性的研究基本持支持观点,认为跨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有利。金晓春等认为农村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既有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又有市场竞争一加剧,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打一张增强竟争一力的原因。大小银行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选择跨区域发展或者本地化经营来应对米来的竞争-格局。江锋等(2009)通过对安徽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提出跨区域发展是米来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Jayaratne等(1995)证明了在取消地域限制之后,美国银行业经营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有促进。随着美国允许银行在州内设立分行以及跨州经营,银行的营运成本和贷款损失显著下降。Allen(1993)选取了1980一1989年间美国银行业的观测值,对数据进行面板分析,结果显不银行业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资产总额超过5亿美元后会发生规模经济递减,因此仍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的小银行在取消地域管制后,可以通过跨区域发展继续扩大规模。

但也有少部分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存在质疑。如甘露(2013)认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能通过跨区域发展达到更高的高度这个问题仍值得探讨。尤其是小型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优劣势,并不是所有的小型农村商业银行都适合跨区域发展。葛伶燕(2010)也支持该观点,她选择了49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是一直都存在,当银行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平均规模效率会下降。

同时,对于跨区域发展的作用研究,学者一般采用构建数据模型对已实施跨区域发展的银行进行分析。对于跨区域发展的效率,研究结论有效率提高也有效率降低,还存在无明显影响的结论。陈烯等(2011)以25家中小银行为样本,建立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异地分支机构数、资产规模为影响因子的参数模型,通过2007一2009年这三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异地分支机构数与银行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本支持的结论。卢独景(2012)对跨区域发展是否能降低贷款损失率进行了研究。从对2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一2010年的数据分析看,总体而言,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可以减少贷款损失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尤其是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效果更为明显。Berger等(2001)发现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后,总行的管理半径会加大,随着分支机构距离的扩大,总行对其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分支机构越小,管理难度越大,内控机制作用的减弱,将导致经营风险上升。Farrell(2011)认为限制跨区域经营有利于提高小银行的竞争一力和盈利能力,并以美国富国银行为例,说明正是因为富国银行米实行跨区域发展而逃过了美国金融危机。王伟、赵天荣(2013)通过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整体效率,发现2007一2013年18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效率波动和小幅下降阶段,从测算结果看,实施省内与跨省经营的银行效率要高于仅仅省内经营和仅仅跨省经营的银行。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