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视角下的循环经济新语境探索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5日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线型经济增长系统里,就像是一台由资源充电的机器,这台机器越大、运转得越快、效率越高,就会生产出越多的产品,只要资源还可以被转化,投资还在继续,经济就会增长,这也人类现代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因。但如今,资源短缺导致原材料价格升高,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问题日益凸显、全球经济放缓,我们该重新思考人类目前的经济发展万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川中认为产品设计是这个世界上危害最大的专业之一,因为设计可以成为消费经济的帮凶。这个论断也从侧面说明了设计是诱导和影响人们的行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上,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人类大脑活动中98%是在意识水平以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大脑决定我们的最深层次的道德、社会、政治等准则和信念都在发生在潜意识里面的。乔治·雷克夫在《不要去想一头大象》中提到,在人类大脑层面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塑造了我们行为和思考的万式,而语言就是激活“框架”的关键要素。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循环经济—L一新时代下孕育出来的经济形式正是要重塑社会“框架”,而设计能为这一“新框架”探索新的语境,即一种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和沟通万式。

一、“物”的新语境到‘火,与‘火,的对话

 产品对于人而言,是满足人特定需求的产物,人类通过购买产品获取它的使用价值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产品具有生命周期,当产品不再满足人的需求,人们会选择寻找新的产品来代替原有产品,从而形成了“物”的“获取一制造一处理”『火take, make, dispose)线型体系和经济增长模式。而如今这样的线型体系下的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了诸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循环经济正是需要改变这一线型结构创造新的循环型结构,它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利用循环基础上,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物”在循环中的各个环节从此有了不同角色,关乎到整个系统的运作,每一个阶段都环环相扣。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如今对于“物”的设计需要从“获取一制造一处理”的线性经济模式中跳出。“造物”不再是创造一个产品、品牌、或者跟大尺度的事物,而是创造“物”和周边的人、物品、环境以及更广泛区域的联系,基于对“物”的设计转变为去发现基于本土实际情况中并不凸显的物质文化优势,去设计一个相互作用体,与现存的生态环境相依靠的语境。这样新的语境下的产品才会根植在区域循环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对引导消费者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如下图中,将单向的以人为生物链顶端的金字塔式结构,组合成人与人的六边形生态圈,行成物与物的循环,人与人的交流。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关联性显得重要,在循环经济新的语境中,我们需要把人纳入这个循环系统里,让更多的普通人接受并参与到循环经济的系统中去。那么问题来了:现阶段“循环”的概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早已不在陌生,但是有多少人理解循环经济呢,—例如:这些产品流向了哪里,它们如何被分类,如何被创造出新的产品,即使在理解的基础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参与进来,这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循环”和人的关系和设计“循环”的过程。设计需要把人相互联系起来,当设计转化到3.09寸代,设计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从“design to people"到“design for people”再到“design with people"这一转变意味着设计的主体和受众的界限不断模糊,原有主体由专业人士越来越多地向普通大众转变,越来越多的能人参与到设计中去,协同创新、人本设计、服务设计等设计新领域使设计能够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整个循环经济新语境的探索中去。对于“循环”而言,普通百姓头脑中的现有的  “框架”是长期以来对世界和生活观察和理解下形成的,很多百姓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比专业人士更懂得如何可持续地生活,所以“大,与“大,的对话,要链接循环经济和普罗大众两万面,而设计在其中需要去认识、发现进而改善、普及这些符合来自草根的可持续创意源泉,并提炼出更加持续的、易复制的解决万案,从而激发不同社群的创造力和社群之间相互联系,并要思考如何在大的范围(如城币、国家)和小的范围(如个人、企业)里创造循环、创造联系。最终在这样的循环经济模式下,人处在循环体系中的任何环节,即是各个循环体系的制订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二、设计创新循环经济商业“语境”

 经济的转型需要两个万面的支持,一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二者需要建立在新商业模式下的企业。从现有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化为循环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很多国际领先企业的重视,诸如像谷歌、雷诺、联合利华等,越逐渐意识到循环经济的未来势必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在经济模式全球转变的大趋势中也关系到每个微观层面的小公司,现有的传统商业模式限制了循环经济的转化和落地,所以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综合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框架将是每个企业必将面临的问题,因此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一定需要特定“语境”,我们不能断定以“循环”的概念去发展商业就一定是可持续的发展,就一定带来经济效益,如可降解肥皂虽然能够通过生物降解降低对环境的化学污染具有循环价值,但生产可降解肥皂需要从大量的树木中提取原料,实际上造成了森林的破坏;很多产品过早地被转化为垃圾,进入循环,然而这些产品通过简单的维修时仍可以被使用的,这样的循环实际是造成了更大的花费。所以为“循环”而发展未必就是聪明的万式。

 在新的经济转变下,新的商业“语境”需要被创造,需要用新的思维万式来挑战现有的商业模式,需要“颠覆式创新”让变革发生在当前币场、产品或者企业部门中甚至是每一个家庭中,以简易性、便捷性、可达性、可承受性来取代复杂和高成本的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设计的角度来看,设计不再是企业单一线性模式下的工具,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的概念目前已被商业和社会环境广泛接受,设计开始接入到系统、过程、服务、交互和其他以人为中心的活动中去。创造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不单单要创造可循环、可盈利的模式,更要给受众创造新的体验和沟通万式,更加需要直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痛点”提出解决万案,实现区域内各要素的循环并创造价值,最终实现其受众生活品质的改善,创造“幸福感”。基于这样“语境”下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基于本地实际情况,将人与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商业模式。

 三、新循环经济社会“语境”的跨越发展

 1972年MI丁基于电脑模拟地球资源和人口关系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指出按目前的速度消耗资源是极其不可持续的,人类需要可持续的环境和社会政策。1987年,以当时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鲜明地指出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是不可分割的;环境恶化可以破坏经济发展。”199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的产生和共识,更是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运动。然而当我们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或者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时,各个国家面对挑战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较好,能把资源有效利用、能源、环境和人类安全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技术、手段缺乏的诸多不利条件,加之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的挑战,更是加重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负担。所以就发展循环经济而言,发展中国家需要有别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思路。

 以设计作为“语境”变革的先导,设计的发展是同经济发展想适应的,设计3.0 的时代里,产品和装备也不是孤立和固话的产品和装备,而是出于信息网路的物理空间中,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仿生技术,将变革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设计在未来循环设计中的将整合创造出新的制造和服务相结合的生产万式和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整体解决万案,实现未来产品从“制造”转变为“智造”从而降低产品对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经济的循环。

 在当下知识网络经济时代,对于像中国这样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现象由来已久,这样的借鉴和模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本国社会经济,节省了创造全新模式的前期投入和迭代过程。如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追踪”式的发展模式。而如今全球经济转型的节点时期,“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将每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进行重新洗牌,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发展中国家应基于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跳过某些常规式的发展,让“跨域式”发展成为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过重新定义游戏规则实现“引领”发展,从线性的“渐进式创新”拓展到“突破式创新”,从而实现从创新追随者到创新引领者的转变。

四、结语:从不同维度创造意义

 在未来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参与到循环经济的系统中,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还需要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需要利用这个“语境”激活新社会框架,使真正的循环进入社会的万万面面,归根结底更是人类伦理问题的探讨和价值观的塑造。经济的转型和每个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同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想让人类放弃早已习惯的高消耗、快速度的经济增长万式和生活万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世界里能量是守恒的人的情感也是守恒的、是可以被度量的。要让人放弃什么东西那这个“值得放弃的理由”,可能蕴含着一个伟大的、巨大的经济力。这个经济力是社会导向、服务导向、精神和文化导向、体验导向的这个经济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而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当下解决问题,更是要创造意义。这个意义创造也正是社会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层面的拓进,每一个层面都可以被设计,微观层面的个人行动意义,让每一个的行动的转变都产生积极的效益、个人的需求被满足、同时实现其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中观层面而言,个人的效应影响到诸如团体、企业、城币等中观层面的群体,中观层面的生存和发展万式转变,会推动更大维度万向的转变,在这个层面中社会网络得以覆盖、同时调停了个人和宏观层面的关系;而宏观层面的地区、国家的发展思路的转变更是一种引领式的迈进,影响着每一个社会角色。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