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地理”所呈现出的理论理性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0日

“文学地理”的“纠缠式”研究,其目的在于对文学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首先是文学地理所呈现出来的文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历史唯物主义与空间唯物主义。“文学地理”的研究其实质是关注人地之间在特定历史时间的生理、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环境(气候、地壳运动、天文情况等)的复杂关系和运动特性,在本质上就是强调人、地两个主体的同源同构性和相互发展性。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正象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关于此,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有“历史的”和“社会关系的”两个基本的方法论视角,这两个视角“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内在统一的”,而历史性的社会关系方法论是要把“历史上每个时代的社会关系都当做这一本质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之历史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也意味着马克思对历史自身的看法,“历史是以人为核心、动力和归宿的过程”,人是“历史性存在物”,“历史正是人的自我把捉、自我决定、自我建构的过程”,“历史与人同源同质、历史专属于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普遍的人性论、整体观、联系论和运动论。

二者比较:

第一,对于文学艺术而言,马克思的历史论时间观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进行直接的、实体性体验。不仅如此,时间不能依靠自身的变动进程而只能通过空间的连续性变化来显现。文学地理对地理空间的结构性、运动性的连续考察,恰恰是对时间的直观性把握,是以文学地理学更倾向于空间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完善。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时间范畴上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容易造成表征于历史非连续状态中诸多现象的忽视,这已在尼采、福柯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明。文学地理学在直接强调空间论的基础上,显然对此能够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社会关系都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形成人的一元中心论。文学地理强调空间观,其实就是要直接呈现空间范域中人之各类关系结构,强调人与非人的双重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形成“一切皆我,我皆不见”的人类中心论解构趋势,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一次衍生。

其次,实践论与还原论。文学的根本属性在于审美经验,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文学研究必须从实践出发,在艺术活动中研究审美经验是其基本范式,实践美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等都是基于此的深入研究。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离开了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更有甚者,“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杨义认为,“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从时间的维度,进入到具有这么多种多样因素的复合的地理空间维度,进行‘再复合’的时候,就有可能回到生动活泼的具有立体感的现场,回到这种现场赋予它多重生命意义,就可以发现文学在地理中运行的种种复杂曲线和网络,以及它们的繁荣和衰落的命运。所以,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的生命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可见“文学地理”不仅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操作的具体化实现,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推进:第一,将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生物学进一步纳入到文学研究领域中来,将文学研究推及到生命的起源,在本源上是对物质、意识关系原理的再一次运用,是在原型的层次上破解了文化的生命密码。第二,文学地理不是僵化的一次性影响研究,而是立足于特定地理空间的复合结构、动态发展的时间延续性研究。在文学活动的研究上,是对生命活动形式的还原与再现。在哲学层次上,是对实践程序本身的历史追溯与原理考察。第三,在文学研究根本问题上,即审美经验与艺术活动的本质论和关系论的研究上,它不仅能够将审美经验发生形成、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场域性还原,将文学艺术研究的感性体会和理性认知更为有效地结合起来,更能在发掘文学价值意义、提供批评角度空间、厘清文学史络、掌握文学规律上提供科学实证,实现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融合。

再次,彰显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双重诗性。文学地理所显示出来的空间唯物主义、实践论和还原论,以及无论是作者、文本,还是鉴赏者、批评家,都必须要直接面对特定的地理形态,并以此为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完成文学活动的全部程序。而从审美经验的产生、艺术文本呈现以及读者和批评家的接受、阐释和再创造,面对的都是文学地理系列问题,即首先是生物学、社会心理学前提之下的生命本真,然后才是各类社会因素的复合性研究。这意味着艾布拉姆斯的“世界-作者-文本-读者”都贯穿着文学地理要素。在此条件之下,文学地理不仅是审美经验、文学文本的重要构成因素,并且还是文学活动程式完成的充要条件,它的属性、构成和基本规律,也就间接构成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本体属性,即从文学地理的多重构成,到空间唯物主义,到实践论、还原论,都强调在人-地关系中贯之以生命本位及其多元主体性。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作为社会劳动之一种,就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成为“解放人的手段”,由“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从而表征出全面而具体的诗性特征,这是对理性主义的一次反思和解放、对后现代主义的一次呈现和回应。

综上,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重新理解文学地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强调“文学地理”研究的复杂性。文学地理至少包括两个大的范畴:①具体的空间范域;②以具体空间范域为基础所形成的人-地空间结构关系。以这两个要素为基础,衍生出两条脉络,一是对于空间范域的考察,即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空间范域的实体性与抽象性、符号化与象征性、边界逾越与边界消解并存共生;一是空间状态的结构性和运动性考察,即在时间维度上解决空间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独立性与关联性问题,空间唯有在与它空间的矛盾、区别中产生。

第二,凸显文学地理在文学活动程序中的构成性,着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生命本旨。文学地理的研究首先是在人-地关系的自然性把握中摒弃人(作者、读者)身上所可能受到的各种束缚和限制,还原生命活动现场、诗性状态和直觉属性,以此来解构理性前置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其次才是文学地理要重现生命活动的复杂场域结构与动态进程,在这种结构中呈现人(作者、读者)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反应态势,并以此作为进行文学批评的切入点。如此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是自主性、人性化社会劳动,都以还原生命本真、追求自由解放为前提和目标,两者二位一体。

第三,重建文学史观。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的存在着的自身反映”,“感性和实践的联系表现在:事物的时间性和事物对感官的显现,被设定为事物本身的同一个东西”。关注文学地理就在于以空间为基本立点,从实践的发生、发展程序出发,再现时间的感性形态,消解时间抽象-理性形态的先在性和先行性,从而更真切把握文学和文学史及其规律。循此种种,唯有立足于文学地理的基础性与学理性研究,才能进一步确立文学地理学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独立学科的自主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推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发展。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