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机的层面看,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自我具有一些突出的属性。比如人们会努力使自我显得积极正面,努力保持自我一致等,许多研究者从这一角度概括出四种突出的属性。分别是自我强化、自我验证、自我检验和自我提高。这一系列与自我评价相联系的自我动机并非穷尽了所有与自我相关的心理特点,但是针对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评价,这四个方面最为突出(Gtegg, Heppet,&SedikideS, 2011).
(1)自我强化( Self-enhan(ement)
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体试图使自己关于自我的感受变得积极,努力追求自我的评价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个体会更愿意与之交往。在自我强化动机的推动下,根据TeSSet的自我评价维持模型(Self-evaluation maintenan(e model ),当个体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因为身边伙伴的能力提高而受到挑战时,个体很可能会疏远这位伙伴以保持自我评价不下降。自我强化动机使人们偏好关于自己的积极的反馈,即便这种反馈并不准确((Gtegg et al.,2011).
自我强化有许多行为表现。最典型的自我强化体现是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 ),即对自我持有一种不现实的积极看法,夸大了自己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以及脱离现实的乐观心态(Taylot & Btown, 1988)。比如,与自己所处群体的成员相比,美国和欧洲的大学生均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平均水平更高,自己的驾驶风险比平均水平更低((SvenSon,1981)。后续有大量研究为积极错觉提供了证据(SedikideS & Gtegg, 2008)。其中,更为讽刺的是,研究者发现如果在研究前告知被试积极错觉的存在,被试会普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这种错觉的影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客观”(Ptonin, Gilovi么& ToSS, 2004).
自我强化包含四个维度((SedikideS & Gtegg, 2008)。首先,自我强化可以分为自我前进( Self-advan(ing)和自我保护(Self-ptote(ting)两类,前者指的是人们积极提高自己的积极方面,以满足自我强化动机。后者指的是回避或减少消极的方面,维持积极的自我评价。这一维度类似个体的趋近/回避特征的一种体现((S(holet & HigginS, 2011),两者在强度上不完全对等,个体在使用两种类型的自我强化时也存在个体差异,如自尊对个体选择特定模式存在调节作用(SedikideS & Gtegg, 2008)。其次,自我强化可以分为公开的和私下的两类,前者较多地涉及了个体的自我呈现(Self-pteSentation),而后者主要是个体的内心活动。第三,自我强化可以在自我的某些领域中出现,而在另一些领域中不出现,这种差别取决于特定领域对个体自我的重要性.第四,自我强化可能是直接的((andid),也可能是策略性的(Sttategi()、间接的。直接的自我强化按其字面含义比较好理解。策略性的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体暂时不表现出对自我积极性的追求,遏制自我强化动机的作用,以便长远地提高自我的积极程度。
依照自我强化动机的维度分类,自我防御动机也可以纳入自我强化动机中,成为了自我强化的一种子类型。除此之外,将自我强化区分为直接的和策略性的,亦将个体直面自我威胁,承认自己不足、自我批评的行为解释为自我强化的一种表现。
(2)自我验证(Self-vetifi(ation)
自我验证理论认为,个体试图保证自己知觉到的社会信息与自我概念一致、连贯((Swann Jt& Tead, 1981; Swann Jt, Stein-SetouSSi, & GieSlet, 1992)。内在的假设是个体己经形成了连贯的自我概念。面对各种威胁性的信息,个体的自我努力维持这一连贯性不遭到破坏。面对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个体会回避、否认、降低其重要性,甚或给予较少的加工时间,回忆效果也较差。对应于人际互动,对于对自己的评价与自己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人,个体的交往意愿较低(Swatm Jt&Tead, 1981)。
(3)自我检验和自我提高
自我检验的动机指的是个体希望了解自己真实情况的愿望.比如,对自己能力非常不确定的人,在面对众多任务时,会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诊断性的任务,以便通过自己在任务上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Ttope, 1979)0 后来,研究者提出了自我提高(Self-imptovement )动机对这一模式进行补充。自我提高动机((SedikideS, 1999)是一种趋近动机(SedikideS &. Heppet, 2009)。指的是对带有提高、改进潜力的反馈的渴望,这种反馈也可以称为“提高指向的反馈”( imptovement-otientedfeedba(k)。这种反馈能够提供建议,使人加速朝某一当下的目标前进,或仅仅是指出某人正在顺利地前进。“提高指向的反馈”可以包括:事实性输入(fa(tual input)、批评的、有用的建议、建设性意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带有上行线索的信息,这些信息令人能够通过跨时间的比较产生提高感
自我提高可以视为自我强化动机的另一种形式,即个体在短时间内面对自我威胁信息,以便吸收有意义的反馈,使自己拥有更多积极的特质,使自己在未来能够自我强化((Gteen,SedikideS, Pintet,&Van Tongeten, 2009; SedikideS, 1999; Ttope, Getvey,&Bolget, 2003)。
1 对自我一致性的孟视
自我的一致性((onSiSten(y)一直是自我的理论以及相关研究中极其突出的部分.这一概念对应的术语并不完全统一,研究者经常使用(onSiSten(y, (ongtuity, (onSonan(e或(oheten(e等概念表达一致性,有时也使用(onfli(t, (onttadi(tion, in(oheten(e或diSSonan(e等概念,以表达一致性的反面.
在关于自我的早期理论中,L,e(ky (1945)首先提出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会维持内部一致,以满足人们对于协调、一致的需要。为了维持这种自我一致性,人们会努力使自己的自我认识保持稳定不变.与这一核心观点类似的理论贯穿了许多其他的理论((AbelSon & ToSenbetg, 1958;Heidet, 1958; OSgood & Tannenbaum, 1955),比如强调人们会努力消除自我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或“失调,,的认知失调理论((AtonSon, 1969)、自我差异理论(HigginS, 1987)以及Fteud,Homey, Mead, Adlet等等许多关注“不一致”可能带来消极后果的理论.
在以往的研究中,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同样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帅Stein, 1973; Shtauget,1975)。个体的自我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自我概念之后,会采用多种手段使这一自我概念保持稳定,不发生变化((Swann Jt & BuhtmeStet, 2012a).比如,早期的研究者发现,在记忆形容词时,被试对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形容词提取难度高于与自我相符的形容词,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如此(MatkuS, 1977; Suinn, OSbotne, & Winftee, 1962).自我不一致带来的认知失调是一种极其不愉快的体验,为了降低认知失调的张力,个体会扭曲、遗忘各种“不方便事实”,显得十分不“诚实”,甚至可以理解为在使用双重标准(AtonSon, 1969). Gteenwald(1980窿至将人的“自我”对自己个人历史的修改、虚构、夸大与歪曲比喻为一个极权政府的信息控制行为,将自我称为“极权的自我”( totalitatian ego )。个体对自我一致性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认知层面上,比如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上,TogetS(1951 /198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的稳定性如果受到威胁,个体认同紊乱,会导致个体出现灾难性的结果。
2 自我验证理论
Swann等人提出的自我验证理论(Self-vetifi(ation theoty)突出体现了人们对自我一致性的追求(Swann J5 2012; Swann Jt 8( BuhtmeStet, 2012a)。根据自我验证理论,人们追求自我一致性的原因是希望“提高可预测感和控制感”( bolStet theit pet(eptionS of ptedi(tion and (onttol )(Swatm Jt, Stein-SetouSSi, et al., 1992),而非仅仅为了维持一致性本身。具体而言,这一原因可以细分为两个因素。首先,人们追求自我一致性是出于求知的考虑(epiStemi( (on(etnS)。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自我的认知是对社会现实认知的基础,动摇人的自我认知等于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会导致失控感,丧失控制感。除此之外,追求自我一致性也有实用的考虑(ptagmati((on(etnS)。该理论认为,人们与观点相似的人交往会比较容易,不会产生许多因认知差异而导致的误解,避免了许多麻烦。
人们验证自己的自我概念的手段是多样的(Swatm Jt & BuhtmeStet, 2012a; SwanS Jt & Tead,1981)。在互动早期,人们倾向于用信息寻求策略,即更倾向于关注那些他们认为可能会验证自己自我概念的人的评价。比如,张三认为自己外向,而他发现有一些人也觉得自己(张三)是外向的人,另一些人则并不觉得自己外向。相对而言,张三更倾向于与前者互动,因为与这些人互动不太可能挑战“自己外向”这一自我概念.对于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而言,那么哪怕消极评价会使他们感到非常不愉快,他们也更愿意去接触消极评价(SwanS Jt, Wenzlaff, Ktull, &Pelham, 1992)。这一点在下面这段描述中体现得非常突出:
“无论是朝着多好的方向改变,在一开始变化总是令人感到冰冷且孤独一一,好像我们站在宇宙的边缘,耳边狂风喻叫—因为这太令人感到陌生了。无论旧的模式多么消极,多么痛苦,它总会有一种难以置信的磁性吸引力—因为它实在令人感到安适。" (Steinem, 1992, p.38)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会刻意试图引导对方按照符合自我概念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评价。比如,人们会在互动过程中用夸奖等方法,刻意引导他人对自己的印象。除此之外,人们会展示个人的身份线索,以引导他人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对待自己(类似自我呈现的过程)(SwanSJt, 198刀。如果个体的自我认识受到了环境的挑战,导致对自我产生了怀疑,个体也会通过寻求互动的方式,刻意寻求之前便认同自己自我认识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消除这一怀疑(Slottet &Gatdnet, 2014)0
互动结束之后,对于他人的评价中符合自己自我概念的部分,人们的加工、记忆、提取效果更佳。这种对符合自我概念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加工的现象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Shtauget, 1975; SwanS Jt&BuhtmeStet, 2012a)。
总之,根据自我验证理论,人们会采用各种方法以维持自我概念的稳定、一致,不发生变化。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过程形成的相对稳固的自我概念,经过不断地自我验证,最终会成为牢固的自我图式。一个不断追求自我验证的个体最终会通过筛选互动对象,将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剔除出自己的社交圈,制造出一个能够不断佐证、支持自己的自我认识的社会环境。自我验证的几个关键环节理解为一个循环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个体的自我概念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互相强化的整体。对于许多人而言,这种在身边安稳的环境(局部社会比较)中稳定的自我图式显得天经地义,不仅不需要怀疑,而且无法想象相反的情况.
3 安静的自我:超越自我的暗面
回顾以往关于自我的研究,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共同点便是“自我”的负面作用常被研究者所忽视。早期研究中,大量的研究者关注如何描述个体“自我”的现象与特征,随后又关注自我的动机、情绪以及自我在认知中的作用等机制性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早期研究均对自我在个体的社会适应的作用关注较少(L.eaty & Tangney, 2012).大多数研究中,拥有清晰的、积极的自我似乎是“好”的,有利于人的适应,另外一些研究中,人的自我会导致人的认知出现偏差,似乎不利于人长远的发展(Notth & SwanS, 2009; SedikideS 8t Gtegg, 2008)。但是“自我”对人的意义与价值,益处与弊端,长期以来并没有系统地加以总结。
与之对应,目前自我的相关研究总体上仍然更加侧重自我的积极意义,忽视或淡化自我的消极影响。这一点首先可以体现在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问题上。虽然许多研究考察了个体自我概念不清晰的消极影响,也考察了自我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但是直到最近为止,研究者们似乎无法想象“没有自我”、“无我”可能比拥有“自我”更有利,同样似乎无法想象“自我”存在矛盾可能比清晰明确的“自我”更有利。事实上,类似“没有自我”、“丧失自我”的术语本身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中带有强烈的贬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类似的概念往往与去个性化、从众、群体思维等负面的现象相联系。而“自我矛盾”则往往与精神分析、临床心理学中的病态特征存在联系,如果一个人真心认可自我存在矛盾,往往可能会被认为“自我整合未完成”或“精神分裂”。一个完全抛弃个体自我,融入集体、社会认同的人,虽然在历史上、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在早先的研究框架下是不可想象的,一直到最近认同融合理论(Identity fuSion)提出后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SwanS Jt, Jetten, Gomez, WhitehouSe, & BaStian, 2012).
其次,虽然当前许多研究也考察了自我的消极作用,比如,研究表明在自我强化的推动下人们会周顾现实、一味追求积极的自我评价,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并没有直接指出这些特征是自我的“消极”面,也很少指出人们应如何避免这些自我带来的消极作用(如,Gilovi(h,SavitSky, & Medve(, 1998; SavitSky, KeySat, Epley, (attet,&SwanSon, 201 I )。其中一个隐含的指导思想似乎是:“自我本身就是如此,让我们认清自我的可笑之处,但是继续保持一切不变吧”。许多研究似乎始终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如,JoneS, Pelham, (atvallo, & Mitenbetg, 2004)。在少数给出建议的研究中,建议也常常并不现实、反常识,且缺少干预研究的证据支持。比如,在考察自恋的消极作用后,许多研究者认为自恋的源头实际上是低自尊或自尊不稳定,因而理论上根本的解决方案似乎应当是提升个体的自尊,使个体自尊变得稳定,即坚信自己是优秀的(Thodewalt, 2012)。另外,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病态地追求外界的名声(fame).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个体“不谦虚”、“太自我”、“太沽名钓誉”,而在于“还不够自我”(低自尊),因而解决办法是进一步提高人的自尊(NoSet & Zeiglet-Hill,201叼。这些研究的共同的特点在于,研究者似乎认为自我一定要非常积极正面,而且最好能无视环境的威胁而坚持相信自己优秀。令一个人承认自己实际上确实不很优秀,以此来解决这些因自我防御机制带来的问题在先前的研究中好像是不可想象的。
近年来自我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反思这一问题(teaty, 2004),并开始明确地总结自我带来的消极作用。L阳尽和Tetty(2012, p. 269)总结了自我主要的功能及其对应的积极、消极影响,见表2。具体而言,比如teaty提到为了维持、保护个体的自我,人们会进行大量自我防御,无视现实,自我欺骗;而在面对真正的困境时,由于自我的存在人们会长久地陷在消极情绪中,无法鼓起勇气去改变现状(teaty, 2004)。事实上,以往关于自我的研究已经分析并总结出大量的、五花八门的自我防御机制,以至于有研究者将自我称为一个“自我防御机制的大观园” ( Self-zoo ) (TeSSet, 2001),并且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自我的消极作用,称人的自我实际上是“自我陷阱”。Swann(1996)也在著作中激烈批评先前的“自尊运动”,认为单靠培训、讲座提高自尊,实际上无法改变许多人低自尊的问题。因为人的低自尊之所以出现,是与社会因素、关系因素以及个体自我本身的自我验证倾向有关的((Swatm Jt, 1996)。这些问题不得到解决,自尊实际上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换言之,人之所以陷入低自尊无法走出来,除了环境的因素之外,根本原因之一在自我本身。
虽然相关的研究还很少,但是目前己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考虑一种之前从未探讨过的可能性:在某些领域中,是否抛弃、超越或压抑自我更有利于个体的行为绩效与社会适应?围绕这一思路,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安静的自我”( quiet Self)尹auet & Wayment,2008; KeSeb玩2014)、自我超越(Self-ttanS(enden(e) (Meaget et al., 2014),淡化自我的心理过程 ( hypo-egoi( Self pto(eSS ) (teaty & Tetty, 2012)。这些概念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强调减少自我在认知、情感和自我管理领域中的参与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研究也体现了类似的思路,比如对于自我同情(Self-(ompaSSion)的研究(Neff, 2003),以及生态系统观(e(oSyStem)与自我系统观(egoSyStem)的对比(((to(ket, 2008)等等。 KeSebit(2014)通过五个实验考察了安静自我的典型代表-谦虚—的作用。研究认为谦虚能够有助于人们缓冲死亡提醒带来的焦虑。从自我的视角来看,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最终都将面对死亡。这一前景对于自我高度清晰一致、自我高度积极的人反而更加难以令人接受。相对而言,谦虚地承认自己只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物,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分微小,反而能够使人们觉得死亡没有那么值得恐惧。在五个实验中,研究者测量被试的谦虚程度或者通过实验启动的方式启动谦虚这一美德,随后比较不同被试面对死亡提醒后的反应。结果发现,谦虚组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能更好地面对死亡提醒,其畏俱死亡和世界观防御的程度均低于谦虚组的被试。
安静的自我可以使人平静地接受不偷快的命运,而在自我的能动性方面,“自我控制”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效果不如超越自我的“自我控制”(Meaget et al., 2014)o Meaget等人((2014)发现,当人们学习数理化等理工科课程时,“超越自我的”动机能够使人能更好地忍受学习过程中的单调与乏味,坚持学习,而西方二十世纪以来主流观点所推崇的“兴趣”以及其他自我利益驱动的学习反而更不易持久。理工科的许多课程都是当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技能,但是由于公理化程度己经很高,学习者在初步学习时不会接触到任何“解释性”的文字。为了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学习者不得不通过频繁、单调、高度重复性的练习掌握一些纯粹经验性的公式、常数、定理等。这些科目(比如数学、统计学、生物学)常常不见得短期内直接改变学生的生活,而且许多科目的练习过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非常乏味,所以传统的为兴趣而学习、为了自我提升而学习、为了就业而学习的目标与动力在这些科目面前显得十分苍白。相比之下,一个超越了自我的,更为宏大的目标赋予学习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意义,为了超出自我的目标而学习,反而能使人坚持下去,即便这些任务还是一如既往地无聊、乏味。Yeaget等人通过四个研究支持了这一论断,无论在大规模纵向数据中,还是在实验室实验中,拥有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均比自我利益驱动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考试成绩更高、升学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超越自我、安静的自我等等概念并没有否定自我的积极作用,也并不是要求人们自我贬低。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可以在自我达到一定的积极程度后,不要过于积极、主动、热切地维护自我的利益,以至于为了保持自我的积极性(poSitivity)与连贯性( (oheten(e)牺牲了对现实的准确认知,降低了任务的绩效(Leaty & Tent', 2012).
以上的研究中,KeSebit(2014)考察了安静的自我的作用,针对的是自我中追求自我积极性的一面,而Yeaget(2014)的研究考察的是自我管理和自控中减少自我参与的效应。然而,自我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对自我一致性的追求—目前尚无研究加以考察。个体为了追求自我一致性,同样可能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如果能够超越对自我一致性的这种病态的追求,人们或许能够避免自我一致性的种种负面影响。
虽然直接考察自我验证的消极影响的研究并不多,但自我验证带来的消极作用也是明显的.个体自我验证的倾向会降低个体知觉的准确性,即便当改变自我认识能够提高个体幸福感时,自我验证倾向也会阻止人们改变(Notth & Swann, 2009; Swann Jt, Wenzlaff, et al., 1992)·最终,生活在一个自己营造的自我验证(Self-vetifying)的环境中,在个体内层面一个人会丧失进行更深层自我探索的兴趣与动力,在个体间层面上,也丧失了跳出局部社会比较的局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挑战并实现自己的潜能的勇气。从他人的视角上看,这样的个体往往显得对自己的自我认识非常自信,但这一自我认识很可能明显与现实存在偏差;这样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很可能不讨人喜欢。
本研究认为,个体承认自我存在的矛盾,在特定情况下主动追求自我矛盾性,可能是克服自我一致性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