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任何哲学的创造都是继承中的创造,都是在对前人接着讲、照着讲的基础上的反思着讲、创新着讲。那种简单地抱着“为学术而学术”的信念的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只有那些抱有家国情怀,直而现实问题,勇于参加实践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践言。整套文集的创作既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继承和发展。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尘嚣甚上,陶富源先生就此撰文予以激烈的批判。他运用唯物史观,集合当代中国实际,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理论的荒谬性。类似的反思式批判性论文在《文集》中随时可见。正如陶先生在《文集》总序中提到的那样,他既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它的某些具体结论和具体原理,有的可能有错,而被证伪;有的也会过时,而被取代,但其基本原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是不会从根本上被驳倒,被推翻,因而是必须坚持的。我想这样的态度就是继承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二、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原创性就是要有主体性,通俗的说,就是要有志气和信心。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要做哲学的同时代人,而不仅仅是历史的同时代人。陶先生时常激励我们,希望我们有学术的志气和信心。陶先生曾经对我说,我们能不能创造安徽师范大学哲学学派?我说应该能够。《文集》的出版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解答。我校哲学学科的前辈学者文秉模和方永祥也多次对我说,学哲学的人要有自信和志气,要敢于言他人所未言,行他人所未行。去年刚刚放下教鞭的减宏先生多次对我说,陶先生是一个能够受得住寂寞的人,是一个能够做出学问的人。减宏先生自己也一样,虽然己经80多高龄,但仍然笔耕不比。他对儒释道贯通的研究成果虽然还未出版,但其所形成的哲学架构己经基本完成。在他们的影响下,安徽师范大学一大批中青年哲学研究工作者,正在形成各自的理论风格。在这样浓厚的哲学思考的氛围中,陶先生的哲学创造自然有着源源不竭的动力。陶先生说他出身平凡,但他却始终以关心时代为己任。正是本着这种文化自信,陶先生的哲学思考时时想到国家,想到社会,想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治学始终持一种认真的态度,并以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微力,而感到欣慰。
三、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人类对哲学的反思永远是未竟的事业。哲学研究的系统性要求研究者有发展的眼光和世界的视野。陶先生早年的哲学研究也曾受到传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带有特定时代的痕迹。陶先生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自己专门出版了俄文的翻译著作。后期研究过程中还经常关注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典籍。他虽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但任何涉及哲学的话题他都积极关注。《文集》十卷本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考察的论文和著作,也有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思想家的分析和解说,既有对传统哲学问题的追问,也有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新哲学问题的沉思。除此之外,《文集》还对哲学教育、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等问题有专门的讨论篇章。《文集》蕴含的理论丰富,内容充实,反映了一个哲学家甘于寂寞、勇于坚守的志气和哲学思想创造的自信,体现了哲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