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技术
适用技术是指能够切合于一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具体条件,自身具有合理的动态结构,取得最佳的效益以保持与人类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技术系统;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埃吕尔的《技术社会》;学界一般认为适用技术的直接起源是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中提出的“中间技术论”;但林毅夫等认为适用技术最早是Atkinson提出的“本地化的做中学”。在“中间技术”的基础上,D杰克逊在《替换技术与技术变革的政治》中提出“替换技术”。总体上来说,前期研究多局限于“技术与经济”,忽视技术与人类、社会、生态间的关系。由于 “替换技术”完全反对现代技术,所以印度学者A雷迪于1975年提出“适用技术论”,但该理论有封闭经济的思想,难以支撑国家长远发展,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提出“多样性技术论”或称“体制转换论”。这些理论开始强调“人类、技术、经济、社会与自然”这个大系统,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适用技术创新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综述介绍与应用等层面,如技术进步与要素票赋的适配性是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技术的适宜与否取决于使用方技术能力的高低yob。经济学研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最适宜的技术一定不是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发展中国家按自身要素票赋结构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技术,应该选择成熟技术,而不是发达国家的最先进技术。可见现代适用技术理论提倡要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或发展技术体系,而不是集中在引进最先进技术上;所以应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去发展或选择技术,不能仅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而忽略具体的社会环境。河源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地区发展适用技术,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尖”技术。
2 适用技术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变暖与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观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发展潮流,而适用技术创新理论也与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我们可以称它其为“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共生一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指两种或多种生物间按某种模式相互依存,逐渐形成共同生存的关系。共赢涉及“利益”,“共”表示平衡多方利益,“赢”表明要确保实现多方利益。共生理论强调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以及相互促进。合作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共生并不排斥竞争,更强调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合作关系。而 “适用技术”正是指导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选择与发展最适宜的技术,实现农业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共生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适用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在2个方面:(1)改造、变革和控制的决定作用;(2)适应、调节和制约的保护作用
河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在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下,平衡多方利益,实现共生共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河源发展的优势所在,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这要求河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河源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这必须在“适用技术”的指导下分析河源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河源的高效益技术,促进河源生态的永续利用、资源的高效使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共生共赢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