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作为个人的一种生活原则和生活价值目标,不仅与个人的实践相联,还指导个人的实践;德性作为个人的一种价值原则,不仅与个人的思想相系,还是个人所有思想的集合和成长生态。德性不仅是人类精神的灵魂,还使人最终完成社会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基于德性培养教育视点的教学设计分析
笔者设计的《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一课,为突出学生的德性养成,从总体上分为“知识学习”“话题讨论”和“情感升华”三个主题学习活动。
(一)知识学习:经济·学习
[设计内容]多媒体展示电子相册《我的一天》。教师提问“电子相册中反映出了哪些经济实体”,引导学生分析并整理总结。
[设计分析]德性培养以人的社会化为目标,通过展现不断拓展的生活世界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角色认同”,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在这一“正确的角色认同”的牵引下,逐渐扭转“私德”对个人人生的牵绊,走向更加豁达和利人的“公德”境界,从而为个人人生价值目标提供广阔的视野。在本节课例中,通过主题学习活动“知识学习”的开展,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理清本课的知识框架,为学生的德性培养奠定知识基础。
(二)话题讨论:经济·反思
[设计内容]提问1:当今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否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问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何以造福人民?提问3:面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设计分析]德性首先告诉人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最好做”和“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让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的集合体中有集体共识和实践认同,让人们的行为有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让人们共同生活在这一不断生长的社会规范之中并且接受着这一规范的“无形的约束”和享受这一规范的“有形的福利”。在这个意义上,德性基本上等同于社会的基本规则,德性培养是社会公德传承的重要内容。在本节课的这一环节中,笔者通过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是造福人民的,为学生的德性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
(三)情感升华:经济·感恩
[设计内容]多媒体展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教师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仅仅是造福了人民吗?如果不是,还有谁?
[设计分析]当今世界越来越把一个民族的德性视为文明开化的内在尺度。民族的德性培养要获得普遍认同,就要求民族的德性培养与造福全人类联系在一起。在本节课的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体会经济制度对国家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为学生形成德性提供学习基础。
二、初中政治课程德性培养的教育视点选择的若干注意事项
从结构和特点两个层面对德性培养的教学操作进行系统思考和全面剖析,可以看出良好的德性培养的教学操作不仅在学生学科能力培养上着力颇多,而且更加注重教育视点的有效选择。在这一教学操作和系统培养过程中,学生学科能力与教育视点有效融合,教学德性培养和学生德性提升相得益彰,对日常教学启发极大。
(一)帮助学生像思想家一样思考
常规的教学操作一般遵循“情境一问题一答案”的过程,整个教学操作过程以“教”为中心。这种教学操作因资源丰富、简单易行而广泛存在,但这种常规的教学操作对学生的德性形成是不够的。真正涉及学生心灵的教学应当注重阐述分析具体情境事实和情境资料,建构并评判基本的道德主张和道德选择,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德性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像思想家一样探究
德性探究是对德性情境的整理,德性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要求学生从思想家的高度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审视、再思考和再实践。因此,基于德性的探究不仅仅是一个耕耘具体情境的过程,还是一个耕耘学生学科素养和学生思想的过程。
德性探究的过程要有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应当注重探究以下问题:两难情境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现有条件是什么”“妥协的方法是什么”“妥协的优缺点是什么”“妥协的替代方案是什么”等;应当包含“情境与思考”“深人情境与再思考”“表达与论述”“互鉴与优化”等过程。
(三)帮助学生像思想家一样提问
与学生进行思想对话和思想交流是德性培养的关键向学生提出思想问题比告诉学生思想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学会提出思想问题比学生学会思考事实更加重要。
基于德性培养的教学操作,还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究的基础上质疑或支持思想观点。做到这种质疑或者支持,首先要求学生将身份融人情境,在复杂的情境中感受、分析、不断追问具体的思想选择冲突;更重要的是依据情境处理生成利于问题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提问促进思想的不断深化。
(四)帮助学生像思想家一样生活
教会学生当前生活和今后生活是德性学习的重要目标。所有的思考最终都会走向真实而精彩的现实生活,只有让思考形成体系、铸成思想并指导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思想家的学习过程,才能最终将学习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基于德性培养的教学首先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情境对话还原了德性知识的预设现场,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和感悟生成了新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在德性知识形成后,德性智慧转化为德性能力,这种转化必将有效指导学生的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