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体育休闲环境存在刚性需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体育休闲环境存在空气质量、场地设施、产业结构、运动技能、政策执行力缺失等诸多问题和不足。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加强体育休闲环境保护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由于城市资源的有限与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使体育休闲环境的改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民众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积极性。环境问题既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本文以体育休闲为主体,发散性的对城市化体育休闲环境的缺失现象进行现状调查与困境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逻辑
2015年初冬的情形,可能会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11月下旬开始,持续近20天的雾霆笼罩了从内蒙古到安徽偌大一片天空。处于重度雾霆地区的北京,在12月1日,一度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在公园中锻炼的大爷大妈们,在雾霆和昏暗的灯光下,戴着口罩依然伴随音乐跳起广场舞圈。无所不在的有害空气雾霆成为全民健身热潮最大的“敌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与雾霆的战争是持久而艰辛的。与此同时,城市化既是中国过去20年社会发展的特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内使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达到70%,在数量上达到9亿左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观念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环境保护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环境污染与公共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并存。据世界经合组织对我国城市人口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超过1 000万的大城市已有15座,人均绿化面积仅为4m2,与我国2010年《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要求人均占有10扩的树林面积或50扩的草坪面积相距甚远特别是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致使相当数量的锻炼人群不得已而选择街道两侧区域、树木稀疏的广场和交通干线附近的空地作为体育休闲场所,这些现象不仅凸显了城市规划的滞后,也为区域城市文明建设埋下了隐患。
众所周知,农村经济一度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如今,中国正全力向现代化、城市化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以出口以及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来拉动,因而,政府更多关注地是城市的生产功能、交换功能、消费功能、聚散功能,而对其环境功能、休闲功能关注不够,没能将经济发展置于环境保护之上。首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近80万座各级各类国有体育场馆受政策、体制、经费、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制约,对民众的开放率并不高;少部分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体育场馆受商业化驱使,高额费用抬高了参与门槛,把一部分收人较低的人群排斥在外,如此一来,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矛盾普遍存在。其次,通过观察城市的规划布局可以发现,经济效益成为了城市化功能的标尺。在我国以商业区为核心、居民区为保障、工业区为动力的思路尤为明显,由此衍生出的是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密集、空间匾乏、污染严重等负面效应。如表1所示,经济生产总值增加的城市伴随的是人口密度增长,虽然部分城市受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因素干预,但总体呈现的是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破坏现象。最后,人们普遍认为:发展就是GDP,发展就是要有产品,环境资源是发展过程中的消耗品,因此,从经济发展的开始就将环境保护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这种既定的逻辑使我们没有把体育休闲环境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也没有树立生态价值和自然资本的概念,更没有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会行为约束。如今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已经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由“量”到“质”的模式转型。习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习总书记认为,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是内在统一的。
(二)体育教育边缘化
我国学校体育一直作为基点承担着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但现实中,学校受“升学率”“就业率”等多元化的利益驱使,在利益的权衡时可能会潜意识地舍弃体育教育原本的执行策略,而更多地将人、财、物资源投人到学生智育的发展上。由于长期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在启发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方面,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家长和学生不重视体育运动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消极心态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采取回避态度,造成了运动技能缺失的现象蔓延,以至于学生进人社会后,体育参与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现今,我国大多数城市已普遍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产能模式,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来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背景下,体力劳动者逐渐被脑力劳动者所替代,企事业单位在聘用时更多地倾向于高学历或经验丰富的创新性人才,同时在资本分配上,脑力劳动者也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由此,生产力属性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部门对人才培养策略向市场需求倾斜。首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体育本应和智育、德育处于并列关系,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学校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升学率、就业率成为办学的重要目标,因而把更多的资源投人到对学生的智育培养。而事关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则不断地被挤压,逐渐成为教育的附属品。其次,依据发改委数据显示,51%的家长更倾向于孩子从事脑力劳动;24%的家长倾向于技术工种,如IT业、医疗业、教育业、金融业以及公务员等都成为首选的热门职业,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回避与培养目标不相关的学习内容,体育教育自然也被淡化叫。虽然,许多家长也认识到体育教育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受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发展只能依附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社会人才的现实需求,大多数家长还是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投人到对孩子智育的培养。最后,社区体育一直是体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虽然具备了精简化、活跃化、灵活化的特征优势,但因持续性得不到保障、规范性无法落实,导致我国的社区体育教育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学龄前儿童虽然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但大多以娱乐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并不具备技能获得的能力;老年人虽然有充裕的活动参与时间,但受生理机能的限制,以体能为主导的项目并不适宜,而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时技能的储备又得不到保障,其收效也并不大,而恰恰最适合体育技能培养并处在生长关键期的青少年和精力充沛的中年人群,因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很难被社区开展的体育活动所聚集,由此也消饵了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政策“单目标任务”执行取向
在提倡提高全民素质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全民健身的指导文件,比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推动全民健身的实施。虽然国家对群众体育工作提供大力的财力支持和法律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式主义多有发生。往往是以几次群众体育活动来覆盖体育工作的落实,以基建数量评价场地建设成果,而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延伸效益则没有涉及,致使好的政策执行难、评价难、推广难,政策的执行大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城市化进程中,计划经济已被市场经济所取代,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关键期,是由市场决定经济还是由政府引领市场,已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经济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市场主导型,就是靠老百姓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导型就是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握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当全世界把奥运金牌作为衡量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准时,我国集中全国力量在各省组建“国家体工大队”,培养专业运动员,搞“金牌突破”,十几年时间就走完了欧美国家百年的路。当全世界开始以全民体质健康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准时,国家体育总局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从城市到乡镇的体育设施建设,并同时实施对国内所有高校进行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与监控的庞大工程,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所不能及的。但政府主导型经济这种体制也是有缺陷的,它的问题在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只能完成“单目标任务”。我们以各种政府主导型赛事的运作来解释什么是“单目标任务”。赛事完成了,但赛事的社会效应、文化内涵、财政盈利、节能环保等方面就无法顾及,因为这些任务目标,没有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管理起来更为繁琐。而“单目标任务”则更能展示成果与价值,这种计划经济的直线思维依旧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方式。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能成功举办奥运会、获得更多的奖牌,但很难提高广大群众体育休闲运动的参与意识。可目前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从统筹管理的思路出发,倒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要将体育以产业形式向大众推广,如果不改变现有体制和思路,情况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