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硕士学位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导师认可题目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该研究方向是否有价值的主要依据。所以在进行是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时,一定要解释清楚开题报告的目的。
另一个必须交代的就是开题报告的结构,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必须交代清楚的有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基本观点,研究方式方法,资料搜集方法,具体的步骤安排等方面。
本文由同为论文网提供一则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具体如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组织成立了项目管理学会,简称PMI,该组织其性质为国际性组织,现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已经拥有近五万名会员即研究人员、学者、顾问以及经理等,是世界上整个项目管理专业领域中最大的全球性专业组织,且该组织一直致力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推动现行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围内虽不断加强对项目管理研究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资源投入,但其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即诸多项目也在手持IPMI、PMP证书的项目经理的管理下失败了,项目经理的产品发货与客户的需求量不一致,导致项目难以高效有序的开展,同时,其文化方面、工作方面以及技术方面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项目管理离不来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有助于获取充足项目信息、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问题以及控制好项目的各个方面,而且还保证了项目信息及时、准确地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处理,进一步保障项目内部之间的信息畅通,因此,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做好与人沟通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即完善交流方式、加大交流手段的创新力度以及构建交流平台等,进而,确保项目内部交流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进而,不断推进先进的项目管理走向全球,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专业的水准。
研究背景:
我国现行各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建立在早期人类从事项目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之后,人们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的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的项目管理称之为传统的项目管理,基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其经验和艺术的成分高于科学,且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至于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伴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CPU和PERT的出现和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新型的项目管理迅速发展起来,短短的时间内,新型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复杂活动的工具运用于世界各企业中,且在各企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时间,项目管理成为人类最古来和应用率最高的成就之一。项目管理在不断的完善与扩展中,现阶段,项目管理已经趋向于健全,即新型项目管理,新型项目管理即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以及整合管理九大知识领域。
研究意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各工程项目朝着大型化、综合化以及复杂化方向发展,基于现行工程项目的复杂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工程项目的又好又快发展,所以,现阶段,应不断加大对现行工程项目管理复杂化的研究,通俗的讲,沟通协调管理的滞后性是造成现行工程项目管理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并且,有效的沟通协调管理不仅有助于工程项目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巧,而且为提高整个项目管理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于现行工程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现状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分别从视角方面、层次方面、系统方面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即通过建立新型的合作机制以及项目团队自主的文化和激励机制力求最大程度的打破传统的风险转嫁、利益对抗的糟粕理念与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效能力与资源优势,确保现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得以不断提高,进一步实现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国内研究综述:
在近期论文方面Yuhong Wang等(2000)讨论了在中国的建设项目中不同背景人员的协调问题,提出了组织措施和有效沟通等手段。
陆散弘、金维兴(2002)撰文提出从材料和信息流动的过程重新认识建筑业的生产过程,提高流动过程的沟通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建筑业的产出和顾客满意度。
张杰(2004)阐述论证了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作用。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中,项目经理90%的时间要用于沟通,沟通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论述了项目沟通管理过程,分析了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着重论述了项目经理在项目沟通与项目冲突中的重要角色。
崔彩云,王建平(2006)指出项目沟通管理关系着项目的成败。项目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对项目沟通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可以合理应用网络沟通管理系统以及规范的沟通制度和沟通形式。
陶丹霞,蒋中松,董永贤(2007)等提出了沟通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管理机制能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工程项目是基于工程项目实施者和利益关系人紧密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工程项目实施者内部的分工协作, 还涉及到工程项目利益关系人(业主、总承包方、分承包方、监理单位、主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由于存在大量的分工协作, 因此也就存在了大量的沟通问题。
王禹杰(2009)从项目的视角,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制度经济学、信息学等相关知识,以系统论、协同论和博弈论等理论为指导,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运行过程及有效性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注重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网络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的基本过程及冲突问题;剖析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过程机制,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系统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詹华章(2011)探讨了基于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角度按照沟通管理理论与代建制项目运作特点以及对代建项目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阐述了在每个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沟通管理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分析了代建制项目沟通管理的意义、模型和原则,研究了代建制项目沟通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代建制项目沟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外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际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有关Partoering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持续的热点。 ELarson(1995)等调查了280个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调查结果证明采用Partnering管理方式的项目在成本控制、技术性能的改善及提高顾客满意度方面比处于对抗、防备关系下的项目有显著改善,提出团队合作、协调、信任、开放性和相互尊重是支撑Partnering的重要理论。Partnering是一种管理和解决出现了争端的方式。Partnering管理理论尚有待发展和成熟,关于它的定义、研究方法、分类、模型、过程以及结构等还存在不少纷争。
20世纪90年代初,在Freeman、Blair、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利益相关者管理原则和应用程序的研究还处于概念开始阶段。国际上,利益相关者分析已经成为发展领域十分流行的分析工具,其理念与方法对于扶贫研究、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社区资源管理和冲突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GeorgeJergeas(2001)通过对加拿大Albert工程项目的分析研究,识别确定了应用可建设(constructability)能力产生的潜在利益与行业实践中传统利益之间的差异,得出的观点是:应克服可建设能力利益所遇到的限制和障碍,提倡相互沟通理解,致力于获得存在于显在利益之外的潜在利益。
对于大型项目的沟通管理,目前国内的研究都只是局限于项目管理的一部分,资源的协调或者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没有对项目沟通协调管理做系统性的研究。
NguyenDuyLong等以在越南的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工程面临的协调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单项目提出的,并不能解决多项目协调管理问题。 HeleneFargier等利用模糊PERT图给出一种模糊项目协调的方法,这个方法仅仅是基于项目任务时间上的一种协调调度,对于项目的其他属性没有考虑,这也是现在许多协调方法所欠缺的。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每四年将 PMBOK 修订一次。PMI 在最新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008 版(PMBOK2008)一书中认为:项目沟通管理(project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包 括 为 了 确 保 项 目 信 息 及 时 且 适 当 的 生 成(generation) 、 收 集 (collection)、 发 布 (issuance)、 存 储 (storage) 、 调 用(transfer)并最处置(ultimate disposition)所需要的各个过程。
PMI 是项目管理界的权威机构,其会员遍布全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PMBOK2008被众多管理界人士奉为经典,但在项目沟通管理章节,用少量的篇幅对项目沟通管理做了简单的,比较抽象的介绍,没有给出可操作性建议,也没有提出一个全面、具体的沟通体系与方法,并且12年新版还没有出版,即使出版后能不能得到质的改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可以说在项目沟通管理方面,PMBOK2008 对管理界人士,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帮助不是很大。
综述小结:
目前,国内外对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视野和思路不够宽,不够系统,将协调理解为沟通、交流、会议等具体内容,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没有系统地研究参与者在项目协调管理中的作用。
研究目标:
一是分析影响项目沟通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将各因素加以量化,建立一个评价项目沟通效果的指标体系,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
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AHP 模型,探讨项目沟通因子对项目成败的影响
程度,为提高沟通有效性提供客观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三是分析某项目沟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将该研究成果运用到某项目实际的沟通管理中,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沟通措施,明确某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及各施工单位面对沟通问题各自应做的工作,解决该项目管理中的沟通问题。从而增加某项目获得成功的概率。
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的系统研究上不多见,本文的研究中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难点如下:
(1)本文的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等、心理学等诸多门类,学科交叉性强;(2)由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多样性,治理结构各异,增加了基本沟通体系框架建立的难度:(3)工程项目合同数量多,组织界面关系复杂,增加了组织沟通过程及冲突分析的复杂性;(4)关于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管理至今学者说法各异,如何衡量组织沟通的管理有效与否是一大难点。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CNKI、维普、Pro-quest等专业论文数据库,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等现有资料,以及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来获得论文所需的文献,以便梳理相关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
(2)定性分析法
即是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而言即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到本研究内容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强调定量分析。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某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系统进行评价。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某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关系。
设计及试验方案:
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问题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问题
1.3.3相关概念界定
1.4研究过程与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2国外研究综述
3.工程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理论
3.1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的定义
3.2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的内容
3.3项目沟通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项目沟通管理的过程
4.沟通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1沟通的基本内涵
4.2信息技术在沟通管理中的应用
4.2.1工程项目的信息沟通问题
4.2.2信息技术对沟通的影响
4.2.3信息技术在沟通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
5.某项目沟通管理的模糊评价实证分析
5.1项目沟通管理的决策模型
5.2沟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5.3管理建议
6.结论与展望
可行性分析:
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必须以沟通为前提、手段和内容,对项目管理中的有关沟通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理论发展和客观实践的共同需要。
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出问题-确定角度-体系构建-过程分析-综合评价-实证”的研究思路,并确定了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计划进度和质量保证:
2011.10月份:开题报告修改、确定
2011.11月份:文献资料阅读、查阅,提出相应观点
2011.11-12月份:论文结题和撰写
2012.1-2月份:初稿修改
2012.3月份:定稿、编辑、整理、装订
本人在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地调查经验,并掌握了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另外,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准备充分: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为关键词,查找、阅读相关文献五百余篇,博士、硕士论文近百篇,并借助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著作近五十余本,为本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预期成果:
(1)学位论文;
(2)2-3篇公开发表的论文
创新点: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定的创新点有:
(1)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深入剖析了建设工程项目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治理结构及其组织沟通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的网络框架,阐述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的基本内容、沟通方式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沟通三维框架体系,这为建设工程项目沟通管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思路。
(2)从沟通效果与沟通效率两个层面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评价理论构建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典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既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建设项目组织沟通系统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沟通有效性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因此本项研究兼具理论创新与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继平. 浅谈项目的沟通管理[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0, (01) .
[2] 汪樱灿. 论项目的沟通管理[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14) .
[3] 杨谊龙.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协调沟通的重要性[J]. 山西建筑, 2010, (09) .
[4] 马龙. 浅谈项目中的沟通管理[J]. 知识经济, 2010, (01) .
[5] 王明远. 论项目的沟通管理[J]. 中国质量, 2007, (02) .
[6] 邓鑫.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沟通与协调[J]. 科技传播, 2010, (08) .
[7] 张涛,韩膺南. 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谈专业管理团队如何做好项目沟通管理[J]. 项目管理技术, 2006, (07) .
[8] 孔力荣,杨宏强.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有效沟通作用与途径[J]. 陕西水利, 2010, (02) .
[9] 陶丹霞,蒋中松,董永贤.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的沟通管理研究[J]. 中国建设信息, 2007, (11) .
[10] 魏树麾. 项目管理中的沟通管理[J]. 中国市场, 2010, (14) .
[11] 王婷. 对我国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J]. 建筑经济, 2010, (03) .
[12] 龚梅, 彭更旺. 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7) .
[13] 王彬. 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控制分析[J]. 网络财富, 2009, (12) .
[14] 许开慧. “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J]. 机电信息, 2006, (10) .
[15] 秦春平. 应用木桶原理 搞好物资管理[J]. 山西建筑, 2008, (16) .
[16] 郭斌, 靳选东. 食品质量安全要靠文化接力[J]. 监督与选择, 2007, (09) .
[17] 贾魁桐. 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及分析方法[J]. 湖南水利水电, 2009, (01) .
[18] 陈世进. 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总结评价的思考[J]. 石油工程建设, 2005, (05) .
[19] 黄永. 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的关系[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9) .
[20] 孔祥宽. 建设项目管理、质量、进度控制[J]. 科技资讯, 2009, (05) .
[21] 赵朝霞. 论工程项目沟通管理[J]. 山西冶金, 2010, (02) .
[22] 孔力荣,杨宏强.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有效沟通作用与途径[J]. 陕西水利, 2010, (02) .
[23] 王继平. 浅谈项目的沟通管理[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0, (01) .
[24] 邓鑫.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沟通与协调[J]. 科技传播, 2010, (08) .
[25] 赵霞. 浅析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沟通管理[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 (03) .
[26] 马龙. 浅谈项目中的沟通管理[J]. 知识经济, 2010, (01) .
[27] 张志辉.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1) .
[28] 李华. 浅谈沟通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河北企业, 2010, (02) .
[29] 李莉.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J]. 经营管理者, 2009, (13) .
[30] 程传山. 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 .
[31] 李湘宁. 基于函件分析的国际工程项目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 2011 .
[32] 毋文彦. 谈如何做好项目经理部的内部管理和协调管理[J]山西建筑, 2011, (15) .
[33] 李晓东.张德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4] 李世荣.邓铁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4-19.
[35] 石登荣.刘晓敏. 信息系统管理[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blog.mypm.net
[36] 刘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25-28.
[37] 丁士昭.“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暨对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和发展的思考”,《土木工程学报(建设工程与管理分册)》,2002,1(1).
[38]PMI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the Third Edition(PMBOK Guide) .
[39]Roberts T L, Cheney P H, Sweeney P D,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p communication: an investig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2002, 45(2):84-98.
[40]Raymond McLeod, Jr. George Schel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ighth Edition).Prentice Hall, Inc., 2002: 238-256.
[41]Richard Smith et al. Financing Inno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il 1995.
[42] Ancona D G,Caldwell D F. 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Administer[J].Science Quart,1992,37(4):63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