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历史,从实践来看,实际上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在政策性银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逐步向开发性银行转变的历史。1998年之前,国家开发银行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同属国家政策性银行。由于宏观经济、自身管理体制以及成立时承接的政策性项目效益较低等问题,其1997年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40%。1998年以后,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三次信贷改革、重组接收以及探索建立市场机制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开始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变,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到2015年底,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2.62万亿元、净利润达到1 027.88亿元、发行债券余额超过6.6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81%的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开发性金融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化解中国城市化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存在的瓶颈因素提供了解决路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和实践模式。
(一)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资金,助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第一个使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城市化建设的项目始于安徽芜湖。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与安徽省政府签署投融资合作协议,为芜湖建投提供10.8亿元十年期贷款,用于包括公路建设、城市供水系统改善和废物处理填埋场建设等在内的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13年的资金运作,芜湖市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从1998年的38平方公里扩展到2012年的150平方公里,形成了“四纵十横”的交通网络,跃升为安徽省经济、文化、交通的次中心。这种将国家开发银行融资优势与地方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模式成为国家开发银行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芜湖模式”。之后,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与多个城市合作,全力推进各地城镇化建设,围绕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传统行业,拓展市政管网、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促进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截至2015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1.19万亿元,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为铁路、公路、电力、农林水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截至2015年末,国家开发银行铁路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7 209亿元;公路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1.56万亿元;电力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7 831亿元;水利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3 112亿元。庞大的资金投人,不仅带动了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国家开发银行围绕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作用,为自主创新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包括奇瑞汽车、比亚迪电动汽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敦煌月牙泉治理工程、太湖水污染治理、苏州河治理、三峡工程、生物制药、移动通信4G标准研制、文化产业基地、电影院线建设,以及广东、福建、辽宁的核电工程在内的多个项目中,国家开发银行投资金额均超过千亿元,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就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 530亿元。截至2015年末,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人民币1.57万亿元,节约标准煤7 18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二氧化硫204万吨,节水5亿吨。
(三)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水平滞后是制约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国家开发银行在业务重点上,将大量融资投向中西部“两基一支”项目,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仅2015年,就新增中西部贷款人民币5 494亿元;新增东北老工业基地贷款人民币774亿元;新增西藏和4个省份藏区贷款人民币160亿元;新增新疆贷款人民币228亿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等西部重点建设项目上贷款金额逐年增加。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的作用,将大量资金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仅2015年就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人民币7 509亿元,同比增长近1.84倍。截至201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余额累计562亿元,占全国助学贷款市场份额的 80%以上。服务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82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2万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创业青年、城市下岗职工等各类社会群体,覆盖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近20个行业。
(四)开展国际投资合作,探索开发性金融国际互利共赢模式
国家开发银行在重点支持“两基一支”项目和民生金融的同时,还进行了开发性金融的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金融、农业、民生、能源等领域进行了项目合作,通过解决合作国的难点问题,探索开发性金融在国外更有效的合作共赢方式,先后合作设立了中非基金、中葡基金、丝路基金等多个投资平台。
另外,国家开发银行将已经在中国运行较为成熟的开发性金融理念和方法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在海外进行扩展,借助规划合作和市场化的原则,针对合作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挖掘项目,设计适合当地金融市场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国际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截至2015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外币贷款余额2 76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贷款余额690亿元,成为中国银行业对外投融资的主力。境外代理行网络进一步发展,国际业务代理行全球分布初具规模,已与104个国家和地区的747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