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于20世纪50, 60年代开始起步,70年代初步形成,80年代逐步完成,90年代改善升级,2003年之后稳定发展。作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的台湾,经济活跃、举世瞩目,职业教育是支撑台湾地区创造经济奇迹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借鉴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有益于我国大陆地区职业教育的探索和提升。
1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特点
台湾地区职业教育被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是指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所实施的技能养成及继续进修教育。具体来说,其技职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独立完善的技职体系
台湾地区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高等教育双轨制度一一普通教育体系和技职教育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包括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搭建了独立且畅通的技职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技职教育学制,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研究所3个层次,已经形成了包含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齐头并进。台湾技职教育层次定位非常清楚,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工人和服务人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线的管理人才、现场工程师;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研究生,将担负本行业、本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任务。此外,台湾技职回流教育管道特别通畅,各类高等技职学校除开设有夜间部、进修部及各类在职班外,还附设有进修学院、专科进修学校,开设各种班别,提供给社会人士在职进修、自我提升。
1.2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倡导全人教育理念,即“知识与品德兼顾、科技与人文结合、理想与实践融合、传统与现代整合、天道与人道合一”,并提出全人教育目标,即“学养与人格的平衡、专业与通识教育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身心健康的平衡”。穿梭于台湾的技职大学,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人文关怀精神。从团队接待、会务安排、餐饮住宿到文化参访,上至院校领导、中层骨干,下至行政人员、学生志愿者,热情接待、妥善安排、事事处处周到细致,让参访者感受到尊重、重视、关怀和温暖。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教育者身体力行,受教育者效仿实践,形成了一种互助互爱、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技职院校大多设有通识教育中心,开设人文素养、心理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的课程,重视参与式、合作式、体验式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而言,大陆职业教育“制器”倾向较为明显,而台湾技职教育“育人”氛围比较浓厚。
1.3敬业博学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台湾地区技职院校的师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入职门槛较为严格。本科层次的科技大学7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70%以上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项目开发设计经历,还有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企业。师资职称结构由低到高分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4级。新进教师除应符合相应的学历要求之外,还必须要有1年及1年以上在产业、行业的工作经历和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外,还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台湾当局颁发的《技职教育法》明确规定,技职专业及技术师资职前教育应含业界实习,新聘教师应具备1年以上业界实务工作经验,现职教师每任教满6年应至产业界进行半年以上研习。因此,技职院校教师没有寒暑假,教师要利用期间到业界实习、学习、培训、提升,完成手中的科研课题、项目。
1.4清晰实用的课程地图
课程地图是技职教育的课程实施的导航图,通过课程实施的地点、时间、内容等要素及其联系,向学习者、教师、督导人员、教务人员提供指导。课程地图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同时满足产业需求,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操作方便、清晰实用。课程地图在技职院校官网可以随时查看,方便师生随时了解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本科层次的科技大学普遍实行学生网上选课,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学生面临选不到课的结果,而没有学生来选课的教师也随时面临下岗停职的危险。这既是实力的考量,也是个人魅力的考证。这样的选课制度和开课方式,一方面是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极大考验;另一方面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自我转型是一大激励,有助于激发教师主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5严格实用的执业证照制度
落实职业证照制度是台湾技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顺利求职就业的一大法宝。根据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每位技职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1-2项职业证照。台湾地区共有即侧即评与发证机构110多家,大多数由职业高中、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来承担,分布在市县,而每所技职学院都有考取证照的课程、辅导以及练习、考试的教室,学生全年均可参加考试。职业证照分3级,即甲级、乙级、丙级,通过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职业证照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就业,而且对于就业后的续薪、升迁也有帮助。台湾当局修订了《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历的办法》,规定持有职业证照的人士,在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之后,也能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因此,技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际,不仅会努力取得毕业证书,也会力争取得职业证照。
1.6成果丰硕的产学研合作
在台湾,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形式很多,成效显著。比如:企业聘请院校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企业委托学校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企业向学校提供产品研究和开发的经验,企业向学校提供优秀学生奖学金,企业向学校捐赠仪器设备等。学生层面校企合作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轮调式、阶梯式、实习式、进修式、工读式、委训式等10多种类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成果在院校教室进行常态化展示,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制作精良。把所教所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台湾技职院校实训场的设备、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十分先进、精良,除了服务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致力于为企业同行提供认证、检验服务。校园的一些场所角落提供给学生做创意工场,给学生自主设计的空间。法:第一,进行典型核心岗位技能分析,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第二,以“必需、够用”为度,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能力;第三,已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设置拓展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其他相关素质与拓展能力;第四,将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实习3个环节依次递进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对大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2.1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是核心
课程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以培养职场所需要的能力为主,其课程体系架构包括:共同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拓展课程。其中共同必修课程,又称基础课程,主要开设以培养人文素养课程为主的博雅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又称能力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拓展方面,此外,还开设了少量的职业生涯设计课程。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和培训,通过建章立制,出台鼓励政策,实行绩效评价,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是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根据专业要求出台新教师聘用条件,严格新进教师的入职门槛,规定专任教师必须至少具有1年及1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经历。二是完善专业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提高双师素质认定评比条件,根据各学科的差异,出台双师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规范双师型教师待遇。三是加强与企业合作,认真搞好新产品研发、研究横向课题的合作,促进教师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逐步提升。四是出台奖励激励制度,将继续教育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调动教师参与在职教育的主动性,为教师提升业务能力提供便利条件。五是注重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程序,注重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理论培训,拟定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六是深入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3强化产学研合作是方向
台湾技职院校与地方企业产学合作的主要模式有:进行产学合作、设立技术服务中心、进行建教合作、设立创新育成中心、建立策略联盟、组织科技研讨会、举办教学观摩活动、为地方提供社会服务等形式。大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可借鉴以上模式,在已有的“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模式、产学互动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基础上做出新的尝试,形成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自主性、创新性,尤其在产品研发、成果推广这方面,大陆职业院校还有很大的探索、研发、创意空间。产学研合作既是对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印证,也是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