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机器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是一项新技术,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优势有:立体成像技术提供了放大的三维立体术野,机械腕多方向的操作功能提高了手术灵巧度,先进的震颤过滤系统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尽管有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围手术期感染和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仍十分重要。本研究对于行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及并发症护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初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医院妇产科
2013年9月一2015年9月收治的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均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74例,平均(53. 22士9. 3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 <26. 65士4. 05 ) kg/m2 o FI-GO分期:其中IA期49例、IB期8例、11期9例、IIIA期1例、IIIB期1例、IIIC期6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人标准:所有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均有诊刮病理作为依据;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纳人病例均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2)排除标准: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等有手术禁忌者;未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术病例;无法耐受子宫内膜癌分期术者。
1.3 手术方法
((1)所有患者术中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胧截石位。
(2)手术设备: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二氧化碳气腹机、气腹针、单极及双极电凝装置等。
(3)具体手术步骤:电凝结扎双侧输卵管;处理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依次切除腹主动脉旁、骼总、骼外、腹股沟深、骼内和闭孔淋巴结;打开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分离阴道直肠间隙;处理子宫动脉;打开膀胧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胧;处理双侧主韧带、宫骸韧带、宫旁组织;切除子宫及宫旁组织;子宫及淋巴结经阴道取出,连续缝合阴道残端;腹壁放置引流管记录引流量,常规留置尿管。
1.4 围手术期感染防治方法
(1)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感染。
(2)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常规抗菌药物静脉注射预防感染,抗菌药物选用二代/三代头抱菌素或喳诺酮类。
(3)术后72 h内经验性用药预防感染,术后隔日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如有必要则留血液、引流液等体液标本送微生物科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若72 h内感染未控制,则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2 结果
74例患者行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后,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200;其中并发感染4例,感染率为5.400,
3 讨论
3.1 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3.1.1 子宫内膜癌患者特点
子宫内膜癌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肥胖、高龄、糖尿病等。该病患者肥胖和多重合并症的特点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更高要求。例如,肥胖患者腹壁厚,手术切口相对正常体重指数患者愈合慢,因此,要加强术后对腹壁切口的观察和护理;另外,肥胖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围手术期血压和血糖的监测、感染的预防控制也是护理工作关注重点,从手术的情况、临床医师用药到患者每天饮食营养、出人量记录均是护理需要考虑的因素。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以及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更高,这些均会增加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机器人手术特点机器人手术术中器械准备时间要多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包括调整机器人手臂位置,腹壁寻找穿刺孔位置并穿刺、连接镜头和机械臂等,因此患者接受麻醉的时间要长于传统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另外机器人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是单双极电凝装置,与腹腔镜下使用的超声刀相比,单双极电凝装置热辐射范围较大,术后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机器人手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开展时间不长,尽管机器人手术的学习曲线和腹腔镜手术相比更容易达到平台期,但术者水平和经验与传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相比均有待提高,这也会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 2 护理对策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围术期护理原则就是采取积极、个体化护理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护理治疗,增进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治疗效果,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3. 2. 1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子宫内膜癌分期术的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在术中与术后应常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取决于患者基础状态、过敏情况、手术范围、当地抗菌药物政策与临床医师经验。
(1)术中感染预防控制:WHO对于术中使用抗菌药物建议是在”刀碰皮”前60 min或更少时间内使用,以使术中抗菌药物达到最大血药浓度。机器人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术中常规带抗菌药物,由手术室护士在术前1h内使用,本研究中所有病例选用二代/三代头抱菌素或喳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术后感染预防控制: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短时期内体温升高通常会自愈,如果术后发热持续超过24 h,应寻找感染源。最常见的感染源为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腹壁切口等,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主诉、生命体征、查体和心肺腹等多脏器进行评估,及时向临床医师报告。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后发热常见原因分析:对于术后发热患者可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本研究中全部病例术后次日均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查,视患者体温升高情况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如有必要则留血液、引流液等体液标本送微生物科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查,如72 h内感染未控制,可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菌药物。平片、超声和CT等检查可以帮助寻找感染源,如盆腔积液、脓肿、输尿管梗阻、肺炎和肺不张等。
3.2.2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疼痛护理: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是术后护理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患者早期营养摄人和康复进程。可考虑降阶梯镇痛方案。注意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和部位以及是否有用药禁忌。在镇痛药使用同时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有无肠梗阻和呕吐的发生,合用止吐药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2)出血:术后出血和盆腔血肿是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后患者常规进行心电、血压、氧饱和度检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腹壁引流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及时报告临床医师,采取措施。
(3)肠道损伤:肠道损伤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肠梗阻,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时向临床医师报告,腹部平片和CT可以辅助判断肠道损伤情况,应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4)输尿管膀胧损伤:输尿管走行和膀胧位置与妇科解剖临近,术中易造成损伤;机器人手术中能量器械的应用和术者水平与经验的差别也会增加泌尿系统副损伤发生率。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排液颜色和性质,术后尿管拔除后阴道排液量多者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同时注意记录腹腔引流量,观察引流液性状;膀胧镜检查和泌尿系统超声可辅助判断泌尿系统损伤性质和部位,应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5)深静脉血栓:机器人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术的手术时间长,肥胖患者多,因此,本研究中全部病例在围手术期均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患者常规术前穿弹力袜,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如果患者无凝血功能异常,应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等;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术后在床上积极翻身,进行腿部肌肉按摩,遵医嘱早日下地活动。这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一般持续到术后5-7天后患者下地活动好可考虑停止。
机器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是微创手术理念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相关的护理经验和技术有待积累和提高,本研究对于行机器人子宫内膜癌分期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及并发症护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初步研究,应根据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对策,使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尽快康复出院。